翻页 夜间
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嫡女替嫁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密谋
    这事,还要从司空郡主说起。

    几日前,黎王夫妇决意与司空郡主同行,也从郡主那里听到了一个消息:

    东宫与北蛮人有书信往来,他们在密谋除掉一个人。

    这件事情是司空郡主离京时无意听到的,彼时东宫正与中宫密谋,郡主隐隐听到了定远通商、京都劫案、北蛮皇族和黎王苏怀岷的字样,大为震惊之余,便一直将此事放在了心里。

    此刻说出来是为黎王示警,郡主原以为东宫密谋要除去的人是黎王。

    却被黎王一口否认了:

    “太子要除掉本王,明刀明抢的亦不少,实则不用同北蛮人联手。”

    王妃便问:

    “那么东宫想要除去的人是谁?”

    黎王沉思片刻,然后答道:

    “完颜诺。”

    王妃不明:“天各一方,东宫为什么要杀完颜小王子?”

    此事说来话长,黎王苏怀岷用了一个漫漫长夜才将个中细节慢慢讲予王妃听。

    说起来,这件事与王妃是有关联的。

    当初黎王更是用这件事拿捏了大理寺卿曲蕤飏,让其配合他想要让曲大小姐礼佛三年的计划。

    只是后来出了替嫁的变故。

    甘州愈近,黎王觉得有些真相虽然残忍,但还是有必要让王妃知晓的。

    “王妃可记得三四年前那场震惊朝野的京都贵女大劫案,是如何定性的?”

    黎王猛然提到了这件事,让王妃的心再一次纠结了起来。

    大理寺卿曲蕤飏亲自为此案盖棺定论,当时的结论是:

    “异族所为。”

    因为三四年前的那场大病,曲倪裳有部分记忆丧失了,哪怕后来她想起了一些往事,也始终把关注点放在梅菉身上,并未及细想这场劫难本身的前因和后果。

    如今回想,曲大小姐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父亲虽然曾经......改变过立场,但是他是一个读书人,他有文士的清高与自律,他身居大理寺卿位置上多年,一直以铁面无私自居,他怎么可能指鹿为马呢?”

    黎王笃定地看着曲大小姐晶亮的眼神,试图安抚她有些错乱的情绪,也支撑着她逐渐接纳那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京都贵女大劫案是不是异族所为,王妃应该是最清楚不过了。”

    曲倪裳怔怔地望着黎王苏怀岷,他这样说的前提是......

    黎王苏怀岷执起曲倪裳的手,指腹摩搓她的食指,那里本该戴有一只他们定情的帝王绿,此刻却是空空如也,他微笑着看向她的王妃:

    “是的,我早知道是你,倪裳。”

    “除了你,本王不可能娶别人。”

    “本王心里眼里都是你,从来没有心里想着一个,怀里搂着另一个。”

    曲倪裳此刻满心扑在京都大劫案的真凶上,黎王的表白来得猝不及防,以至于曲小姐有些难以接受。

    她微微后撤了一步,延缓黎王的亲近:

    “等一下,先说正事。”

    诚然,黎王和王妃的亲昵里,永远都隔着正事。

    曲倪裳曾经见过劫匪,还与劫匪有过对话和殊死搏斗,她自然清楚地知道劫匪不是异族。

    劫匪不仅不是异族,还十分熟悉京都地形,理应是久居京都的大雍子民。

    可是父亲曲蕤飏,为什么要胡乱定案呢?

    聪慧如黎王妃,她很快地想起了另一个人:

    “青儿。”

    青儿姑娘的资料里明明白白地写着她是罪奴,是逆党的后人。

    黎王给的那份资料上又清清楚楚写着她的父兄曾经参与过京都大劫案,却不曾干下一件欺辱贵女的坏事,甚至还帮助了梅菉和贵女出逃。

    资料上说,青儿父兄参与京都贵女劫案是为了救回青儿。

    逆党和劫匪......

    曲倪裳心中警铃大作,所有的事实都像冲破谜团的阳光,把矛头对准了一个她无比熟悉的人:

    “殿下,杀害那些贵女和梅菉先生的真凶究竟是谁?”

    黎王看着王妃,淡然又沉静地说:

    “倪裳,其实你已经知道了。”

    四年前,十三岁的东宫太子收到线报,奉旨前往易县清除逆党残余。

    彼时逆党中的成年男子流窜山林,家中只留少数妇孺。太子下令,将幼儿归为罪奴,以充宫廷,这其中便有青儿。

    彼时青儿年岁尚小,也因此逃过了一截。

    余下的成年女性遭到了东宫一党的无情玩弄,还被东宫下令挂上了易县的城墙,逼迫逆党就范。

    风吹日晒,衣不蔽体。

    妇孺本就体弱,如此不留人情的清扫,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存活下来,而且死得毫无尊严。

    “这便是京都大劫案为什么只劫掠贵女的原因,而且被劫的贵女大多是东宫一党。”

    黎王陈述事实的语气里有太多的无奈,他掩藏了太多当年在易县所见的残酷,但是黎王妃能够从黎王的语气里感知他的悲悯:

    东宫初出茅庐的残忍,迫使逆党被逼成劫匪,冤冤相报,以至于酿成了京都贵女和梅菉的悲剧。

    一切,本可以避免。

    “既然是逆党所为,京都大劫案后来又为什么要定性成异族所为呢?”黎王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父亲曲蕤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黎王叹了口气:

    “大理寺卿为什么就范,以异族作案将震惊大雍的劫案了结;父皇为何以天子之尊亲自为画师梅菉下定义、妄图以清白热议转移世人对劫匪背景的追踪和揣摩,都是为了一人而已。”

    王妃心知肚明那人是谁:

    “东宫太子。”

    为了保全太子的声名,为了掩盖太子追击逆党时犯下的罪行,为了补救太子清扫逆党不成反而引发轩然大波的过错,为了将那些贵女被劫掠的东宫党羽蒙在鼓里、依然坚定地为东宫摇旗呐喊、保驾护航。

    黎王继续道:

    “那时大理寺刚刚抓获了一队北蛮奸细,尚未定论,就被曲大人秘密替换,成了公众眼中的京都大劫案的元凶。”

    “当时京都护卫营和大理寺卿的人马追踪到劫匪的时候,他们正躲在山洞里,其中还包括几个受辱的贵女,东宫丝毫没有在意这些人的死活,他下令用火......”

    “焦尸难辨,京都贵女大劫案就此结案,世人很难从其中窥探更多。”

    “可是偏偏,可那一队北蛮人,并不是寻常的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