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嫡女替嫁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动身
    黎王苏怀岷要动身前往甘州,便如军令般排山倒海、刻不容缓。

    新婚翌日,黎王府大队人马便从京都城整装出发了。

    曲倪裳在得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感叹: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此行蓄谋已久,成行前黎王府和各方势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割,离京之行虽无人相送,但明面上也无人强阻。

    算是风和日丽,平稳无波。

    黎王队列中最大的那辆马车属于黎王妃,陪伴她而坐的是中宫派来的教习嬷嬷和丫鬟。

    这些人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仗着自己是宫里出来的,又得了中宫的懿旨,在黎王车队间四处指手画脚,全然无视黎王妃当家主母的。

    她们听命于中宫,平素见贯了宫妃贵女。黎王妃一个庶女纵使得了些许体面,却入不了她们的眼。

    为首的顾嬷嬷,每日都要明目张胆地用驿站的信鸽给中宫汇报黎王和王妃造人的进度,其中又难免要掺杂一些黎王大队的动向。

    第一夜,顾嬷嬷信中奏言:

    婢子等下榻宛城驿站,黎王未归。婢子遣人问,黎王答:

    君命臣娶臣不得不娶,然此妇甚丑,臣下不去手。

    婢子细观王妃,其长相虽无法与倪裳小姐相较,但亦不算无盐。

    为不辱命,臣请王妃换上寝衣,并派美婢将其送至黎王房中。

    王爷冷落王妃甚,目不斜视。美婢使劲浑身解数,皆不得黎王欢心。婢子白日曾见医倌出入黎王府,又听王妃私下告知,王爷恐有恶疾......

    婢子以为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必有眼见之实为证。

    婢子深恐有愧于皇后娘娘重托,明日再战,当推陈出新,再探黎王隐疾。

    第二夜,顾嬷嬷传言:

    黎王一日未尝驾临王妃马车内,婢子旁敲侧击令王妃尝一哭二闹三撞墙,皆无效。

    王妃伤心,不欲再战。婢子屡屡以人伦纲常规劝王妃,并时时教习以御夫之道,美婢两两结队,当面呈效于王妃驾前。

    令王妃重拾了信心。

    婢子又遣人送信给黎王,称路途颠簸,王妃病了,盼其相顾。

    黎王却回:死了才好。

    王妃闻言竟然失笑,不愿再听计于婢女,称:说了多少遍,王爷有疾,你们偏偏不信。

    婢子为主上计,若黎王当真不举,子嗣艰难,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待婢子再试黎王深浅。

    道阻且长,但婢子时刻谨记娘娘教诲,一片赤诚忠心可昭日月。不达目的,婢子誓不还。

    第三夜,第四夜,第五夜,第六夜,所承奏之事大同小异。

    等到了第七夜,顾嬷嬷终于死心了。

    非是顾嬷嬷没有写就条陈,而是黎王命人将驿站里唯一的一只信鸽炖了,给王妃滋补身子。

    待嬷嬷发现时,那炖鸽已有半只下了王妃的肚子。

    顾嬷嬷上前抢过那半碗汤品,见那半只鸽子身上尚漂浮着党参、枸杞、当归等药材,俨然是一锅滋养进补的好汤,王妃当着她的面便将那汤品悉数饮尽了,愣是一点也没有浪费。

    饮完犹自叹气:“该进补的,倒也并非是本宫。嬷嬷,你说是不是呢?”

    顾嬷嬷气急,前去与黎王理论。

    黎王惊奇万分:

    “说要关怀体恤王妃身子的是嬷嬷,本王照做了,嬷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顾嬷嬷失了信鸽,如丧考妣,以泪洗面之余,句句不忘提及中宫威仪。

    然,中宫的名号到了此时此地,已经不好使了。

    此刻行路已过七天,甘州虽还很远,但京都城亦不算近了。

    顾嬷嬷人在异途中,不得不忍气吞声,心想着等到了下个驿站,寻到信鸽,定要好好将黎王的恶行报与中宫知晓。

    她没有想到的是,后面一连几天,黎王大队走的全是山路。

    别说是城镇,便是连停下来歇脚的机会都不多。

    黎王的队列里,多以男丁为主。

    男丁又多骑马,便体会不到马车里的颠簸。

    颠簸的马车中,叫得最厉害的,又当数王妃车里的一群日常养在深宫里的女人。

    “啊哟喂,老奴怕是要折在这儿了!”

    “奴的腰,奴的心肝,全都颤得厉害,这去往甘州的路途若一路都是这样的话,奴家可到不了甘州了!”

    “奴头晕的厉害,医士呢,快命他来给奴看看。”

    .....

    村姑小芳奉命来给这些人喂药,听着她们期期艾艾地抱怨了一路,很不耐烦:

    “顾嬷嬷,你们且要忍着点,奴家听男人说了,这去往甘州的路可不全是这样的。”

    女人们听了这话比灌下去的药还要好用,以为苦难终究会有个尽头,不料村姑小芳又说:

    “我家先生说,等过了庆阳关,便是连草木都不大有了,走的是戈壁,吃的是黄沙,那滋味比山路可难受多了。咱们不先拿山路历练历练的话,进了戈壁沙漠可都要没命了。”

    小芳姑娘如是说完,哀嚎声一片。她便趁机压低声音在她们耳边说:

    “嬷嬷们,姐姐们,你们身娇肉贵的,若是受不住可要趁早说,趁着这一路还邻着城镇,要早做些打算,不然等过了庆阳关,可就没有后悔路罗!”

    如是说完,嬷嬷美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怀了心思,却被顾嬷嬷一口喝止:

    “奴等奉了中宫懿旨,便是爬也要爬去甘州的。”

    村姑小芳摇了摇头,迈过这些已然放弃了端持、横陈于车内的女人身躯,走到马车最里面的黎王妃身侧。

    纸鸢姑娘歪倒一边,已经自顾不暇,管不了自家小姐了,只是在心里惦记着:

    王妃用来修饰五官和脸部轮廓的几块人皮假面虽可以撑些时日,但脸上扑的锅灰可是时时掉啊。二小姐虽近来有变白的趋势,可同自家小姐天生的白璧无瑕相比,白皙里还是掺杂了许多血丝,若不拿锅灰遮挡些,恐难逃黎王殿下慧眼。

    黎王殿下要是再不命大队人马进城安置,她们出门时带的锅灰和涂料可就不够了,王妃倾国倾城的真容怕是要显露无疑了。

    显然,纸鸢姑娘多虑了。

    黎王妃此刻脸色铁青,印堂发黑,两只手无意识地揪着坐塌上的锦垫支撑着自己的坐姿,但仍免不了随车飘摇,看着样子补不补锅灰实则无甚区别。

    小芳看了不忍,上前关怀道:

    “王妃觉得怎么样?”

    照理那碗鸽子汤中,是添了些晕车药的,这黎王妃不是说只是个不受宠庶女吗,翻墙越货都很是在行,怎么这么经不住颠簸呢?

    曲倪裳探头看向窗外,山路纵深千米,一眼望不到底,仿佛梦回了枯洞崖。

    曲倪裳身子虽飘摇,但脑子还算是好使。黎王走的这条路,注定了不平凡啊:

    大路不走偏走小路;山路盘旋,他更要走那起伏大的;山间明明有小道,他偏要去穿那荆棘遍布的丛林;雨夜不停催进,几度扎进了泥坑里......

    曲倪裳头昏脑涨之际不断安慰自己:天恐有大任降于自己。

    这样想了一路,果然那大任便来了!

    村姑小芳代黎王传话:“王爷请王妃今夜侍寝。”

    马车里本已奄奄一息的嬷嬷丫鬟等人,垂死病中惊坐起:

    “苦尽甘来啊王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快去,快去,定要趁着夜黑风高一举将殿下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