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 第三百零六章 殿试
    京师抓捕舞弊的考生也好,官吏也罢,很是腥风血雨了几日,之后,殿试准时举行。

    卯时,冒辟疆、侯方域、方光琛、李信和参加此次廷试的三百多名考生,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等候在承天门外。

    依照会试的名次排列,冒辟疆位于队伍的中间,即不靠前也不靠后,可就算缩在队伍中间,此时的冒辟疆也不敢抬头四处打量。

    队伍两旁是为了廷试而派来的两百多大汉将军,在此肃穆的环境下,冒辟疆也颇是紧张,他可从未想过这次加试能中,却因为陛下大力查抄舞弊之事而上了榜,于他真是意外之喜了。

    可他不知道的事,这次就算没有舞弊,他的名字也定然是在榜上的,朱由检问黄道周要了士子的名单,将有才的几人提前勾了名字,冒辟疆自然也是在上面。

    自然,冒辟疆不会知晓,他自以为是运气好,此时的他盯着城墙上一块块砖石,大红色的宫门,琉璃瓦和脊兽,带着一丝激动,等待着殿试的到来。

    这份激动掩在其余考生的兴奋之中,便微不足道,也理所当然。

    在两旁侍卫和将军的注目礼下,众考生要接受完整的搜查,而后继续跟着礼部侍郎的脚步穿过承天门。

    承天门后是端门,穿过端门,便可望见午门。

    午门正面有个门洞,两旁有两城阙,整座门呈“凹”字型,除了一眼就看见的三个门洞之外,还有两个门洞位于城台两侧的基座。

    午门有六间王公朝房,是王公、官员们集会和候朝的地方,其他朝房皆为六科值房,也称为六科廊。

    路过这处时,队伍中明显有了些骚动,但在侍卫的注视下,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礼部侍郎吩咐考生按照会试中名次的单双数重新排列,单数走东侧的左掖门,双数走西侧的右掖门。

    这两个掖门只在廷试和大朝之际才会开启,在场的考生中,这次便是今生唯一一次,但也有人,将会在今后几十年的仕途中,无数次得走过这扇宫门。

    穿过午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紫禁城最大的宫门——皇极门。

    此时,朱红的大门还紧闭着,考生站在门前广场上,等候着大门的开启。

    辰时,皇极门缓缓打开,考生静默无声朝前走去,在引导下站定,遂即一声唱和,静鞭声响起,皇极殿前出现了一道明黄色的身影。

    朱由检还是第一次主持殿试,不得不说,他也有一点小兴奋。

    见了皇帝,考生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礼,首辅范复粹宣读圣旨,无非是说了一通好好考,报效朝廷之类的话,最后是读了这次策题。

    宣读完毕,考生落座,考试用的案桌在昨日已由光禄寺的官员摆放好,执事官将策题发到每个人的桌案上,而后,殿试正式开始。

    朱由检全程没有说一句话,他坐在御座上看着埋头答题的三百多考生,从他这个角度,他委实看不出什么来,也没找到在贡院见过一面的李信。

    一场殿试得要一整日时间,答题快的考生也要午时后才会交卷,按理说,朱由检露了一面,待一个时辰就能离开,内阁大学士也能离开,留执事官和御史就成。

    可朱由检偏生就没有走,他不走,大臣们也不能走。

    这一坐,便坐到了日暮西山,还剩两三个考生没有完成,执事官已是开始强制收卷,那几人也只好唉声叹气得看卷子被抽了去。

    这日晚上,文华殿灯火通明,受卷官将收上来的三百多份卷子交给弥封官,而后送到东阁等到翌日读卷官的评阅。

    这次的评卷官也是朱由检选的,黄道周自然在列,另加了倪元璐和陈子龙,再者就是范复粹、郑三俊、卢象升、蒋德璟、刘宗周并几个翰林学士。

    凌义渠其实也够资格评卷,可他因为自己儿子在这次殿试之内,怕因为笔迹认出而有偏袒之嫌,故自请不入东阁评卷。

    朱由检知道了这事,还又唏嘘了一番,这年头,像凌义渠这么耿直的,不多了!

    评卷要三日,三日后内阁会将选出来的前三甲一一读给皇帝听,由皇帝判定名次,若三份都不满意,皇帝便会要求读卷官按照名次继续读下去,直到选出满意的为止。

    这是正常的情况,可这次,就是不正常的。

    不正常到翌日辰时,评卷官刚开始评卷,朱由检就来到了东阁之中。

    “陛下怎么这会儿来了?”黄道周起身问道。

    朱由检朝他摆了摆手,又朝阁中众臣说道:“无事,朕来瞧瞧!”

    说罢,“来瞧瞧”的朱由检老实不气得抽了五六张卷子,左右看了看,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看了起来。

    众臣见皇帝看起了卷子,也就不再多言,各自坐下后继续评阅。

    这次的殿试策题是朱由检自己出的,策题很简单,找出如今大明面对的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方法。

    越是简单的策题,越是需要认真思考,可朱由检看了这众多卷子,能提出大明存在问题的不少,可真要写解决之法,却是没看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多是泛泛而谈,稍微好些的也不过就其中几个问题写了点策略。

    比如有提到财政问题的,稍微好些的能谈写税收方面的政策,大多数只能提一提辽饷对于大明财政的负担,但最重要的是关于藩王制度,他们才是如今造成大明财政空虚的主要原因,没有人敢提。

    又比如田地政策,倒是不少人说了屯田,这也是因为自己支持清屯充饷,这些考生听闻了才敢提上一提。

    另外还有吏治,贪腐和不作为成为了众多考生的选题,朱由检不奇怪,殿试前那波动作让他们看到了自己惩治贪官的决心,不在这次殿试中提一笔才不正常呢!

    朱由检快速翻完手中几张卷子,倏地听到卢象升“咦”了一声,似乎对手头的的一分卷子很有兴趣。

    “怎么了?”朱由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