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常家是个非常中庸的家族。
放在满朝文武中,不是最拔尖的那个,却也绝对不会是最差的那个。
保持中游偏上的水准,对于同阶很多家族来说,已经算是拼尽全力的事情,对于常家来说,也算是个拼尽全力的事,但常家是拼尽全力不让自己过于出彩,说起来特别气人。
常家祖训上,有一条明文规定。
身为常家子孙,但求平安康健,不求泼天富贵。
真要算起来,常家积攒下来的家族底蕴,是远远比如今风光的王家更深厚的。
常家是世代读书人,到了常护的爹那一辈的时候,常家才算是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大官:督察院御史,常深远。
常深远作为常家的第五代长孙,自小念学便是拔尖的。
参加第一年科举,便直接考到了殿前三甲,非常对皇上的胃口,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如他的名字一般,深远不可限量。
长子有此功名,身为次子的常淮阳,便谋了个县令的散差事,年纪轻轻上任,远离帝京城了。
兄弟两一人风光,一人低调,再次将常家拉回中游偏上的水平,使得常家能够中庸,非常中庸。
可只要是熟悉常家两兄弟的人都知道,弟弟常淮阳的文学,是绝不低于常深远的,就是这么个原能够同样拔尖,一举将常家推向上位家族的常县令,却将这大好的机会生生搞砸,考中个举人,便潇洒上任去了。
非常的气人。
常县令在任期很长,非常长,仿佛是打定了心思,只要常深远在督察院御史那个位置上一直坐着,他就能把常县令这个官职也给坐穿了一般。
他为官清廉,口碑名声都极好,这么多年,人人都说,常县令什么都好,就是运气差了一些,哪怕是天上下的是黄金雨,地上铺的是宝石路,常县令都能精准的避开每一滴雨,绕开每一条路,扎扎实实走在为百姓服务的县令之道上,升官加爵这样的事,就是摆在常县令的脚跟前,他也能临门一脚,踹给旁人。
事实上,常淮阳运气不差,人也不傻,这些年越发和蔼慈祥的微胖面容,也渐渐收敛了年轻时候的锋芒。
常家人不爱名利,常淮阳尤其不爱。
在川渝金平城周边的汉县呆了二十几年,常淮阳深沉的爱着这片凶险至极却又山灵水秀的地境。
他爱漫山遍野的娇花绿树,他爱热情爽朗的地方百姓。
他爱极了这里的姑娘,南方曾有佳人如兰,是他见过最好的人心和模样。
而今他也常去西河桥头的泼面馆,辣椒要放三满勺,花椒要搁一勺半,半碗下肚,满头满身都是汗,再去桥尾要一碗酸梅汤,冰镇过的,囫囵灌下去,夏日的风刮来,舒爽了。
当年这样吃东西的姑娘已经没了,葬在汉县后山上她自己选的风水宝地,常淮阳每次去看她,都要带上一壶芝兰酒,拔了杂草席地坐,说一声我来看你了,一直闷声到日落,也说不出几句话来。
常护在家里是老幺,往上数有个大姐姐和二哥哥,两人都是温和性子。
大姐早几年就嫁了人家,大姑爷家也是读书人,没两年便考上了功名,做了朗州的通判,离得有些远了。
常二哥帮着打理家里的庄户也有几年了,每年到了科举应试的时候,常淮阳总说再等等,再等一等,这一等便等到常二哥年满二十二了,也没能走上考场。
他不知道父亲在让自己等什么,可常二是最沉得住气的性子,书本功课一日都没丢,只要常淮阳说去考,他便能胸有成竹的走进考场。
这样一个书香世家,偏偏就出了常护这么个刺儿头,混世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