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第一次战斗(二更)
宝船旗舰,牙旗猎猎!
邓愈将望远镜伸出,又给缩了回去,反复动作着,对顾正臣言道:“打倭寇,确实没什么问题。可现在倭寇基本上灭了,岸上的可就是北朝的武士了,杀了他们不难,就怕有朝一日文官得知今日情形,对你不利。”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文官那群人,打探消息的能力很是出色,写黑材料的能力更是一流。
顾正臣看着退朝中的海水,言道:“卫国公,还是那句话,杀海贼,不足以立威,更不足以形成威慑。要威慑,那就必须打疼了,彻底让他们有了阴影才行。”
邓愈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纳哈出就是最好的例子,可问题是,打纳哈出是奉命出征,这里可没皇帝旨意,属于擅自行动了。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为求一个周全,大可先回去请旨。”
邓愈劝说。
顾正臣敲了敲船舷,坚定地说:“我怕陛下不给旨意,更怕我回去之后,就没机会来到这里了。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必须给他们一个血的教训,让他们知道,大明不是可以随意招惹的,惹急了,后果是不好办的!”
老朱的心态不好捉摸,倭寇进犯多少年了,也不见他说一次要收拾日本国。
说到底不是明朝的水师不行,而是“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覆轨的元廷水师很惨,那老朱能不明鉴嘛,好不容易水师有了些家底,万一重蹈覆辙……
再说了,老朱现在就一个心思,早点准备好,早点去美洲弄农作物回来,别说什么日本国了,就是现在买的里八剌站在长城外举办篝火晚会,估计也不会节外生枝,该防还是防,没大的动作。
机会不多,该做就做。
大不了全给他们扣上倭寇的帽子一起弄死,等文官知道了又如何,有本事说,就应该有本事带自己指认现场去。
邓愈眼见无法说服顾正臣,索性也不再劝,拿出一份舆图,展开了说:“我们现在是在博多湾,要从这里登陆的话,必须通过石筑地。你也看到了,倭寇想要上岸,被石筑地后面的武士射杀了不少,损失很大。我们虽然有火器,可想要毁伤石头后面的武士还是有些困难。”
神机炮角度有限,不适合大抛射。虎蹲炮虽然适合大角度抛射,在地面之上调整几次,试射几次,也能杀伤他们。可这是在船上,船并不是完全静止不动弹的,前一次试射找准了位置,后面一次就可能打不到了。
顾正臣抬手指了指志贺岛方向:“在那里安排人手登陆,从博多湾西岸的石筑地突破进去。”
邓愈皱眉:“我们对志贺岛内的情况并不熟悉,也不知里面有多少倭军。”
顾正臣笑道:“若那里当真有大量倭军的话,神机炮发射的时候,他们应该早就冒头了,瞭望人手中有人一直在观察志贺岛,并没有发现倭人的踪迹。志贺岛很可能是被倭寇这些人折腾空了,人口内迁到了博多、太宰府等地。”
海贼可以通过船只来无影去无踪,加上抢劫行业不分白天黑夜,也没有休息日,一个外伸出去的岛屿,也没多大纵深,筑前国估计也知道,守的价值不大,索性将人口带走,外面怎么样就不管了。
就像是对马岛,沿海地带是允许海贼登陆,甚至是留下来住宿的,不是对马岛的宗主没脾气,而是没办法,今天赶走这个,明天赶走那个,后天呢?
疲惫之下,无力应对,也就认可了,想来的时候你就来,我不找你茬,你也别招惹我。
邓愈看了看志贺岛方向,微微点头:“若是没什么人的话,以水师的战力,确实不存在多少问题。”
顾正臣指了指舆图上的太宰府,肃然道:“要立威,就必须拿下太宰府。从博多石筑地到太宰府,距离大概是三十里,急行军前进,两个时辰抵达,一个时辰结束战斗,随后打扫战场退回来。”
邓愈问道:“就这么简单?你不考虑考虑其他地方可能有倭军前来支援?”顾正臣淡然一笑:“支援是需要时间的,不给他时间,如何来支援?这次作战,求的就是速战速决,早点打完早点收工。”
赵海楼的脑袋从船舷外冒了出来,插了一句:“他们就算是要支援,那也需要拦得住我们才是。不过定远侯,若是匆促进军,恐怕给不了他们多少威慑啊,左右杀不了多少倭人。我有个提议,不如放出风声,让他们先集结,我们再进取,毕其功于一役岂不是更好?”
翻身,上了船。
随后,秦松、梅鸿等人也跟着上了船。
朱棡对赵海楼的想法很是赞同,言道:“先生,这个可行。”
顾正臣想了想,摇头道:“让他们先集结,我们再出手,这个想法是对的。但你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制造出巨大的麻烦,他们能集结多少人过来?”要让倭人大范围收缩力量于一点,必须让他们感觉到明军的强大。
而要给倭人证明明军的强大,那不是在石筑地弄死几千个武士就可以做到的,必须制造出足够震惊倭人的大事件,而这个大事件,就是太宰府!
太宰府就相当于整个九州之地的首府,象征着权力、政治中心。
南朝控制着太宰府,那就是士气大涨。
北朝控制着太宰府,那就能发号施令,逼迫其他地方国臣服。
换言之,得太宰府者,得九州。
打下太宰府,就是整个九州最大的事件。
顾正臣以不容商议的口吻道:“太宰府就是我们的目标,拿下那里,在那里插上大明的旗帜,就是我们的第一次对日本国的战斗!”
赵海楼、王良、秦松等人肃然。邓愈直皱眉:“等等,你说什么,第一次战斗,你的意思是?”
顾正臣露出了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缓缓地说:“卫国公不会以为,大明百姓的血海深仇只一次战争——就能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