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画包括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和博古九鼎!”
“六幅锦地它们画的都是万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和花卉!”
“在腹部以下,是仿宋代的官釉,属于高温单色釉,接下来又是一层青花,这层青花是仿明代永宣风格的青花,然后是一层粉彩!”
“下面一层是珊瑚红釉加金彩回纹,然后是仿宋代的汝釉,属于高温单色釉!”
“最后一层是酱釉加金彩卷草纹,其中酱釉是高温颜色釉!”
这巴拉巴拉一大堆说出来,观众们总算是对这个看上去五颜六色,艳丽异常的大瓷瓶有了一个具体的认知!
“厉害啊,难怪叫做各种釉彩!”
“我想问的是,温度都不一样,是怎么烧到一起的?”
“我光是听一下都有点晕了,当初制作它的工匠,该有多厉害啊?”
“哈哈哈,拆开来看,每一部分都非常好看,怎么拼在一起就有点难以描述了呢?”
杨光这时候做了一个总结:“我们总说让文物活起来,可是怎么活起来?其实就是需要我们大家,对文物充满热爱,如果做不到热爱这些东西,是理解不了它们的内在美的!”
“然后我们再说回这个多层釉彩,有的是高温釉彩,有的是低温釉彩,烧制的时候,温度根本就不一样,所以,我就很好奇,清代的时候那些工匠,他们没有温度计啊!”
“那你说这些工匠是怎么控制这个温度的呢?”
当杨光问出这个大家心里几乎都在疑问的问题后,专家就开始解释:“古代的工匠在烧制的时候,有很多方法可以判断温度,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用肉眼去观察,在一个就是测温瓷片,其实许多都是非常简陋的方法!”
说白了,就是当时并没有温度计,只是靠着这些最原始的方法,然后利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温度。
而当大家震惊于这件瓷瓶的工艺之复杂的时候,下一件文物也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石鼓!
一共十面,每面石鼓重约一吨,身上刻有诗文,被称为石鼓文,记录了先秦时期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是国内历史上最早的时刻文字!
当镜头给到石鼓上面那些文字特写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这件国宝的守护人是梁家国,在看完石鼓以后,他总结:“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他们的文字,在历史上同一时期的很多国家,他们的文字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文字,心里并不会觉得它有多伟大,可是国内的方言那么多,如果没有这些文字,我们该怎么交流?”
“人,在它们面前,真的非常渺小!”
“但是为了它,人,又可以变的非常伟大!”
说完这些,画面一转,回到了演播厅的主舞台,梁家国站在中间,和前面两个国宝守护人一样,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便开始介绍起这件国宝!
“这是十块命最硬的石头,因为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
“石鼓上原来刻有七百一十八个字,用大篆体书写,是汉字演变历史过程的活化石,即使到今天,它经历了几千年,七百一十八个文字,仅存三百二十七个,但是石鼓,仍然能够跻身国内九大镇国之宝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