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蜀汉 > 第669章 内忧外患,鲜卑凶嚣!
    魏国皇宫,寝殿之内,烛光摇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与殿内陈设的华贵形成鲜明对比。

    曹丕坐在龙榻之上,身着一件宽松的锦袍,显得身形更加消瘦。

    他的面色惨白,唇角泛着不健康的白色,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无力,仿佛一盏即将耗尽的灯火,勉强维持着最后一丝光芒。

    郭女王身着华丽的皇后袍服,那袍服上绣着繁复的龙凤图案,金光闪闪,映衬得她肌肤如雪,更添几分丰腴之美。

    她的身姿丰满,少妇的风韵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成熟而温婉的气质。

    然而,此刻她的眉宇间却满是忧虑,那双美眸中闪烁着对曹丕深深的关切与担忧。

    “陛下,喝完这碗药,还有一碗。”

    郭女王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黑漆漆、浓稠发苦的汤药,那药味刺鼻,令人闻之欲呕。

    曹丕勉强挤出一丝苦笑,接过药碗,眉头紧锁,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抗争。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抗拒,然后缓缓将药喝下,每咽一口,面部肌肉便不由自主地扭曲,显然这药对他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考验。

    “一日日喝药,怕是要喝死在宫中了。”他苦笑中带着几分自嘲。

    郭女王闻言,脸色微变,责备之意溢于言表:“臣妾不许殿下如此说!您乃万金之躯,怎可轻言生死?”

    皇后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显然是被曹丕的话触动了心弦。

    曹丕见状,轻笑一声,那笑声中既有无奈也有宽慰:“好好好,我不说就是了。有你在身边,我怎能轻言放弃?”

    说着,曹丕目光温柔地望向郭女王,那眼神中既有感激也有不舍,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依恋。

    郭女王一边继续给曹丕喂药,一边轻声细语地说起近日朝堂之事:“近来太子监国,成效不错。臣妾从外面听到的消息,都是好消息。寿春那边顶住了汉国的攻势,处理国事也是有条不紊。尚书令还有九卿臣工,皆称赞不已,都说他有陛下当年的影子。”

    曹丕听后,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既有欣慰也有忧虑。

    “如今的局势,也希望他能撑得住了。”

    他轻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曹叡的期望。

    自己的身体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魏国的未来,将不得不依靠这位年轻的太子。

    郭女王见状,心中五味杂陈,她轻轻握住曹丕的手,那手冰凉而瘦弱,仿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温度与力量。

    “陛下,您一定要振作起来,为了魏国,为了臣妾,您也要坚持下去。”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梗咽,眼眶微红,显然是在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曹丕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苦涩与释然:“有你在,我放心。只是,我恐怕不能陪你走到最后了。”

    就在这个时候,内官轻手轻脚地上前,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陛下,太子与尚书令求见。”

    话音刚落,寝殿内的气氛似乎瞬间凝固,曹丕愣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一般没有大事,太子是不会轻易来见他的,若是前来,必然是遇到了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

    曹丕的眉头紧皱,身子不自觉地坐直了起来,他努力调整着呼吸,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一些。

    他对着内官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让他们进来。”

    皇后郭照有些担忧地看向曹丕,她的眼中闪烁着对丈夫的深深关切。

    她轻声说道:“陛下,莫要动了肝火,保重身体要紧。”

    曹丕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但他的心中却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很快,太子曹叡与尚书令陈群到了殿前。

    两人进来后,当即对着曹丕行了大礼,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儿臣(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曹丕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

    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们两人前来,有何要事?”

    曹丕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显然已经预感到了即将听到的消息可能并不乐观。

    曹叡与陈群对视一眼,最后还是曹叡上前一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青州军报,汉军二十日前在东莱郡登陆,如今已经占据了北海、东莱二郡,形势危急。”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面色骤变。

    他的眼珠快速转动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曹丕再问道:“汉军有多少人?”

    曹叡老实回答道:“汉军号称十万,但根据我们的情报,实际上应该只有五万人左右。”

    “五万人……”曹丕喃喃自语,他的思绪在飞速转动。

    他继续说道:“若是引动不了世家,五万人翻不了什么大浪,但若是引动了当地士族,那就麻烦了。”

    曹叡当即说道:“儿臣也是这般想的,不知此事要用什么办法为好?”

    曹丕平静地说道:“越是到危局,便越要冷静。边地的大军调动不了,洛阳的禁军也禁不起调动,便只能调动徐州、冀州、幽州兵卒,镇压山东。”

    曹叡再问道:“以何人为将?”

    曹丕想了一下,说道:“曹真曹子丹,可为平青州主帅。他经验丰富,足智多谋,定能胜任此职。”

    曹叡再问道:“那颍川方面谁人为帅?”

    曹丕说道:“郭淮可当重任。他勇猛善战,且有谋略,定能镇守颍川。”

    曹叡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儿臣明白了。”

    曹叡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和安心,显然对父亲的安排非常满意。

    此时,寝殿内的气氛似乎稍微缓和了一些。

    曹丕看着眼前的太子和尚书令,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力。

    但他仍然努力保持着镇定和威严,对着曹叡和陈群说道:“你们务必尽快行动起来,调动兵马,镇压叛乱。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汉军的动向,随时向我汇报。”

    曹叡和陈群齐声答应道:“是,陛下。”

    曹丕点了点头,示意他们退下。

    他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未来的路还很长,而他已经无法再陪伴魏国走下去了。

    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够为魏国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魏国的社稷,不能毁在他手上,也不能毁在他儿子手上。

    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这辽阔的北方边疆之地,矗立着秦朝时期修筑的长城,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横亘于山峦之间,蔚为壮观。

    长城的砖石虽历经风雨侵蚀,但仍显得坚固异常。

    在这段长城之上,不少地方依旧可见魏国士兵的身影,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矛,警惕地守望着北方,以防范日益强大的异族鲜卑的侵袭。

    秋风瑟瑟,带着几分凉意,吹拂过长城,也吹过了长城以北那片一望无际的草原。

    此时已是秋日,草原上的景色与夏日时节的生机勃勃截然不同。

    那曾经翠绿欲滴的草叶,如今已变得枯黄无力,仿佛是大自然在用这种方式宣告着一年轮回的变迁。

    风从草原深处吹来,带着几分寒意,预示着冬季的脚步已经不远。

    草原上的天空依旧辽阔无垠,只是那湛蓝之中多了几分深邃,几朵白云悠然飘过,投下淡淡的影子。

    偶尔,一群群南迁的候鸟掠过天际,发出阵阵凄厉的鸣声,它们正急于寻找温暖的栖息地,以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冬。

    在草原与长城的交界处,一些小型的聚落依稀可见,那是魏国的边民为了生计而在此定居。

    他们的房屋简陋,多由土石和木材搭建而成,但在这荒凉之地,却成了他们遮风挡雨的港湾。

    此时,村民们正忙碌着收割最后的庄稼,储备过冬的粮食。

    离渔阳城不过百里之遥,一座雄伟的鲜卑王帐赫然矗立于广袤的草原之上。

    这座王帐,不仅是鲜卑大汗轲比能的居所,更是他权力和威严的象征。

    周围,还散落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帐篷,这些帐篷是鲜卑族人的住所,也是他们生活的中心。

    帐篷内,鲜卑族人们围坐在火堆旁,烤着肉,喝着酒,欢声笑语不断。

    除了帐篷,草原上还遍布着无数牛羊马匹。

    这些牲畜是鲜卑族人的重要财产,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来源。它们悠闲地在草原上吃着草,时而发出欢快的叫声,为这片草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在王帐的附近,还有一些帐篷内关押着抄掠来的汉人女子。

    这些女子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与绝望。

    她们是鲜卑族人战争中的牺牲品,被迫离开家乡,忍受着无尽的苦难。

    此外,王帐内还堆放着大量金银珠宝。

    这些珠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是鲜卑族人通过战争和掠夺积累起来的财富。

    王帐四周,密布着轲比能的部从,他们身着皮甲,手持弓箭,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勇猛。

    控弦十余万骑,这是何等的壮观场面!

    鲜卑的勇士们,如同草原上的狼群,随时准备扑向他们的敌人。

    他们的马匹健壮,肌肉饱满,蹄声如雷,仿佛只要一声令下,就能踏破山河,席卷天下。

    在这片草原上,轲比能就是无上的王者。

    他的部从们对他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相信,在轲比能的带领下,鲜卑族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此刻,王帐之内,火光熊熊,烤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垂涎欲滴。

    鲜卑大汗轲比能身着华丽的袍服,那袍服上绣着繁复的图腾,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

    他身材健壮,肌肉如同磐石般坚硬,面容粗犷,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轲比能正坐在一张铺着狼皮的宝座上,手中撕扯着一只烤制得金黄酥脆的羊腿。

    他大口大口地嚼着羊肉,满嘴流油,显得豪放不羁。

    就在这时,一位汉人使臣走进了王帐。

    他身着华丽的汉服,步履稳健,神态从容。

    汉使走到轲比能面前,行了一礼,然后坐在了位之上。

    轲比能哈哈一笑,用他那粗犷的声音问道:“不知道汉使到我部来,有何贵干?”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与期待,仿佛对这位汉人使臣的到来充满了兴趣。

    汉人使臣轻笑一声,说道:“我此刻前来,便是要给大王送一个富贵的。”

    汉使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仿佛能够洞察人心。

    “富贵?”轲比能愣了一下,随即用一块用蜀锦做成的衣服随意地擦拭着嘴角的羊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疑惑与期待,仿佛对这位汉人使臣所说的“富贵”充满了兴趣。

    “能比商盟的富贵更大?”

    汉人使臣哈哈一笑,说道:“比之我家陛下要给大王的富贵,商盟算什么?”

    轲比能闻言,心中一震。

    他深知商盟的巨大利润,那些汉人商队用丝帛、瓷器、五石散等珍贵物品交换他们的马匹、牛羊、皮草、草药,其中的利润可谓惊人。

    然而,这位汉人使臣却说,他家陛下要给他的富贵比商盟还要大,这让他不禁感到震惊与好奇。

    他当即问道:“比商盟更大的富贵?仔细说说。”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期待,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位汉人使臣所说的“富贵”究竟是何物。

    汉人使臣娓娓道来:“我大汉天兵已经在东莱、北海站稳脚跟,有十万人之数。后续还会来十万人,二十万人,足够吸引魏国冀州、幽州、青州兵力。

    届时,幽州、冀州空虚,大王有骑军十万,一战便可下幽州,剑指邺城。能扩土千里,掌握百万百姓。期间财富可是数不胜数,难道不比商盟的富贵大?”

    闻此言,轲比能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野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挥师南下、攻占幽州、掌握百万百姓的壮丽景象。

    轲比能当即问道:“大汉皇帝要我出兵?”

    汉人使臣点头说道:“富贵便在眼前,大王取不取,你自己的事情。我到此出来,不过是告知一下大王而已。”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诱惑。

    轲比能闻言,眼神闪烁不定。

    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一方面,他对这位汉人使臣所说的“富贵”充满了向往与渴望;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是一场骗局,担心自己一旦出兵就会陷入汉人的陷阱之中。

    汉人狡诈,那可是出了名的。

    然而,当他再次想到那扩土千里、掌握百万百姓的壮丽景象时,他的心中便涌起了一股无法抑制的野心与贪婪。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能够让他实现霸业、扬名立万的机会。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汉人使臣说道:“我意已决,愿与大汉皇帝共谋大事。你回去告诉你家陛下,我轲比能愿意出兵相助,共同攻占幽州、冀州。”

    汉人使臣闻言,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于是,他站起身来,向轲比能行了一礼。

    “大王,今后你会发现,你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