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皇明圣孙朱雄英朱元璋 > 第287章 釜山
    李芳远站在山丘之巅,晨曦初破,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他的脸庞上。

    他的目光穿透远方,锁定了釜山港的方向,那里,明军的旗帜在晨光中微微摇曳。

    而在釜山港外围,遍布着明军修建的寨堡。

    之前东南各州,确实对继位的高丽世子王奭有所响应,不少的县都倒戈了。

    但是明军毕竟兵力不足,忙着以釜山为核心进行布防,所以并没能给这些县多少支援,而李成桂的决策下的果断,李芳远这五万战兵加上三万辅兵和两万民夫,拢共十万人,来的又快又猛,很快就把造反的各县给摆平了。

    其中某几个县比较顽固,但李芳远很快将其攻破,并屠城。

    是的,李芳远对于高丽人,干的可比明军还要狠。

    因为对于李氏父子来讲,他们是篡位者,如果不能够杀人立威,把人杀到怕,杀到根本不敢反对他们的话,那么李氏对于高丽的短暂统治,很可能就要结束了。

    李芳远骑着一匹雄壮的黑马,缓缓行至阵前。

    他环视四周,高举长剑。

    “全军听令!”李芳远的声音浑厚有力,穿透了清晨的宁静,回荡在山谷之间。

    “进军!”

    随着李芳远命令的下达,高丽军队各部都开始迅速行动起来。

    重甲步兵在前,手持长矛与盾牌,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轻骑兵则在两侧待命,马蹄轻轻踏地,准备往旁边迂回......釜山的地形,理论上在攻坚阶段并不适合他们发挥,真正管用的还是能啃硬骨头的步兵部队。

    而弓箭手们则站在队伍的后方,已经调好的弓弦紧绷,箭矢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

    不过,这支高丽大军还没等靠近明军布防的寨堡,就遇到了威胁。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如同乌云压顶,自远方草原边际席卷而来。李芳远眉头微蹙,锐利的目光穿透了前方的尘烟,心中已明了即将到来的威胁——蒙古游骑,而且是一股又一股的蒙古游骑。

    这些在济州岛上生长的蒙古人,并没有因为济州岛是个海岛,而忘了祖辈纵横天下的骑射功夫。

    相反,那里地形平坦水草丰美,非常适合养马,所以这些岛上的蒙古人,不仅会水,而且还善骑射。

    一位身着兽皮战袍,头戴鹰羽冠的蒙古百夫长尤为引人注目,其名为巴特尔,身形魁梧,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所有济州岛上的蒙古人都知道,每当他拉满弓弦,箭矢便如同死神之眼,精准无误地射向敌阵。

    “儿郎们,让这些高丽人见识见识我们蒙古铁骑的厉害!”巴特尔用他那浑厚而充满力量的声音激励着身边的游骑们。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蒙古游骑如同离弦之箭,灵活地穿梭于战场边缘,在釜山周围平原和矮丘陵间,不断威胁和骚扰着高丽大军的后方与侧翼。

    这些蒙古游骑,最大的单位也不过是百户,经常数十人或者十几人,就组成一支小队。

    要让他们刚正面,这个时代的蒙古骑兵确实不太行了。

    但是在这种地形远远袭扰,那真就是一个如鱼得水。

    只要高丽军队的本阵,分出大股骑兵来追,他们就直接跑,然后带着人兜圈子。

    如果人数等于或者小于他们,那他们就不断地使用最喜欢的“曼古歹”战术,这种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在战马上转身挽弓向后方的敌人射箭。

    这一战术说白了就是假装溃逃,诱使敌人追击,而其精髓就是速度和突然性,可以从远距离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而且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多么坚强,只要追下去,把自己追的彻底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种战术的核心,或者能成功的前提,则需要几点。

    第一,蒙古人的马速和战马耐力,要强于敌人。

    第二,蒙古人能拉的动强弓瞄的准敌人,而且是在转身射击这种高难度动作的时候。

    第三,蒙古人能够维持在小队甚至单兵作战时候的高度坚韧。

    这几点,现在草原上的鞑靼人和瓦剌人,都做不到了。

    甚至,他们玩曼古歹战术,玩的还不如大明的北部边军精锐。

    而这些济州岛上的蒙古人,如果要跟北部的明军精锐骑兵玩,也玩不了,但是呢,溜这些高丽人,放他们的风筝,却是绰绰有余。

    说白了,高丽人在这个时代虽然战马很多,骑兵也不少,但因为国土缺少大面积的平原、草原,根本就玩不明白骑兵,没有这个先天条件。

    所以他们的骑兵,很多都是骑马步兵,打起仗来就得跟女真人一样下马步战,根本就不是什么骑射起家的马上民族。

    而少数训练有素的骑兵,确实可以做到正常的骑马作战。

    但问题在于,这些骑兵在骑射和控马,以及耐力方面,都跟蒙古人比不了。

    因此,高丽军很快就陷入了两面为难的境地......继续前进的话,这些根本不需要统一指挥的蒙古人,就会各自为战,疯狂地袭扰高丽军的行军队伍,而一旦派出己方骑兵,那不但分散力量,而且收效甚微。

    高丽军队的阵型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大量的重甲步兵虽稳固如山,但在蒙古游骑的灵活攻击下也不免显得有些笨拙,弓箭手们在这种快速移动的目标面前,抛洒箭雨的命中率也是大打折扣。

    李芳远见状,眉头紧锁,迅速调整战术。他命令一部分轻骑兵放弃直接冲锋,转而采取小队的模式,在大军的行军队列外围建立游动的防线,就像是一条隔离墙一样,灵活应对蒙古游骑的骚扰,同时加强了对后方的保护,确保补给线与撤退路线的安全。

    巴特尔艺高人胆大,此时见高丽军变阵,竟然带着自己的百人队,冲着李芳远的中军而来,试图牵扯对方的阵型。

    李芳远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他深知巴特尔此举的意图,却也欣赏对方的这份胆识。

    “螳臂当车。”

    他并未慌张,反而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传令下去,中军继续前行,两侧轻骑加速迂回,务必截断蒙古游骑。”李芳远的命令通过传令兵迅速传达至全军。

    同时,李芳远亲自率领亲卫骑兵,如同一道闪电,猛然加速,向蒙古游骑的侧翼反包抄而去。

    他们的马蹄声在不算宽阔的丘陵间平原上回荡,激起一阵阵尘土,气势如虹。

    巴特尔见状,眉头紧皱,他意识到高丽军并非等闲之辈。

    但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率领队伍向中军逼近,试图利用蒙古骑射的优势,带走一部分高丽军骑兵的注意力。

    “儿郎们,跟我冲!”巴特尔高声呼喝,手中的长弓已经拉满,一箭射出,直奔李芳远所在而去。

    箭矢划破长空,带着凌厉的风声,登时就射杀了一名高丽骑兵。

    就在此时,包括李芳远亲卫骑兵在内的两侧好几股包抄的高丽轻骑兵已经接近,他们迅速形成包围圈,将蒙古游骑团团围住。

    巴特尔带人想要以切角撤出战斗,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当面这支高丽军的战马马速都非常惊人,双方画了个圈,竟然堪堪将其兜住了!

    蒙古人擅长游击,却不擅长正面战斗,此刻被高丽军以多打少,顿时陷入了苦战。

    巴特尔一边指挥着游骑们奋力突围,一边寻找着李芳远的身影,他深知只要能够斩杀对方主将,就能彻底击溃高丽军的士气,然而,对面高丽军的亲卫骑兵,全都穿着一模一样的甲胄,只是通过腰牌来分辨身份,他根本就找不出来李芳远是哪个,这位高丽军的主将就仿佛消失在了战场的迷雾之中,让他无从寻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芳远的亲卫骑兵再次加速,这些高头大马在短距离爆发出了惊人的速度,如同天降神兵,直冲蒙古游骑而来。

    巴特尔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知道轻敌了,今日已无退路,只能拼死一搏,看看能不能突围。

    他猛地一夹马腹,战马长嘶一声,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兜在面前的李芳远亲卫骑兵。

    两军弓矢交锋,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

    李芳远并没有身先士卒,而是在阵型的中间,他的黑马如同战场上的黑色闪电,速度快的惊人。

    他的眼神冷冽而坚定,仿佛能洞察战场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引领着他的亲卫们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蒙古游骑的防线。

    巴特尔见状,心中的战意被彻底点燃。

    他高声呼喝,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战士,让他们感受到他那股不屈不挠的意志,蒙古游骑们在他的带领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尽管人数处于劣势,但他们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精准的箭术,不断给李芳远的亲卫骑兵制造麻烦。

    战场上,箭矢如雨点般密集落下。

    只有这一轮箭雨,也唯有这一轮的机会。

    接下来,因为这支蒙古百人队被李芳远斜兜住了,所以必须冲破李芳远的阻击,才能逃离此地。

    因此,一场硬碰硬的血战开始了。

    阳光逐渐驱散薄雾,将战场照得通明,空气中弥漫着铁与血的肃杀之气。

    高丽亲卫骑兵,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矛,他们队形严整,进退有序,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与协同作战的能力,虽然耐力和骑射不行,但是他们人多,因此,他们就像是渔夫捕鱼的大网一样,每当有蒙古游骑试图突入阵中,都会被他们紧密的防御网迅速包围。

    反观蒙古游骑,虽人数不占优势,但他们凭借灵活的身手与精湛的骑射技艺,在战场上犹如幽灵般穿梭,不断寻找着高丽军的破绽。

    没有机会放箭,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拔出马刀,与敌人近身搏斗。

    两军交锋之处,刀光剑影交织,马蹄声、喊杀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战场撕裂。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愈发激烈。

    有一些蒙古游骑冲出了这条阻击线,而还有不少冲不出去,在里面苦战。

    高丽亲卫骑兵凭借着人数与装备的优势,逐渐将蒙古游骑压缩至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然而,蒙古游骑并未因此放弃抵抗,他们仍在巴特尔的带领下拼死挣扎,试图寻找一线生机。

    然而,随着战斗的深入,蒙古游骑的劣势愈发明显,他们的体力也开始透支,在亲卫骑兵的强大攻势下,他们终于难以支撑。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交锋后,李芳远找准时机,一枪刺穿了巴特尔的战甲,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襟。

    巴特尔的身体颤抖了一下,随即无力地倒下,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他的战士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

    随着巴特尔的倒下,蒙古游骑的士气一落千丈,高丽军队趁机发动围攻,将剩余的几十名蒙古游骑彻底击溃。

    战场上回荡着胜利的欢呼声,而李芳远则屹立在战场中央,宛如战神降临。

    接下来,高丽军的行军虽然依旧遭到了蒙古游骑的袭扰,但比一开始就顺利多了,至少骑兵在两侧建立了保护防线,步兵可以免受箭雨的打击,正常地行军。

    很快,高丽军就来到了釜山港外侧的寨堡,并且开始进攻。

    重甲步兵首当其冲,他们步伐稳健,盾牌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道移动的铜墙铁壁,明军的箭矢如雨点般飞来,但大多被坚固的盾牌所挡,偶尔有箭矢穿透缝隙,落在高丽士兵们的甲胄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却未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而弓箭手们则开始拼体力了,他们不需要调整射击角度,只需要四十五度角抛射就行了。

    随着一阵阵“嗖嗖”声响起,一些缺乏铁甲的蒙古兵被射杀。

    随着箭雨如蝗般倾泻而下,大部分蒙古兵与少量明军混合的外围防线开始出现了裂痕。

    重甲步兵趁机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明军的寨堡在重甲步兵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高丽军队如潮水般的攻势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毕竟他们这些寨堡,建造在这里,说白了就是为了吸引火力消耗敌人锐气的,所以也不太可能得到什么像样的支援。

    对于外围寨堡的清扫和夺取,战斗从一开始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士兵都拼尽了全力。

    高丽军队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逐渐取得了上风,主要由蒙古人组成的步兵防线开始崩溃,士兵们纷纷撤退,试图逃离这片死亡之地。

    然而,高丽军队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重甲步兵继续猛攻寨堡,轻骑兵则紧追不舍,不给蒙古人任何喘息之机。

    毕竟,济州岛的这些蒙古人在马上是龙,下了马步战,那最多就是个虫。

    李芳远站在战场中央,指挥着全军进行不断地攻坚和突破。

    战斗进行的很漫长。

    明军在外围寨堡,还是投入了不少的心思,虽然没有多少人力投入,主要以蒙古人作为防守主力,但是设计上还是很有思路的。

    所以,哪怕蒙古人战斗没那么强,也没装备那么多的铁甲,更缺乏足够的远程火力支援,但是光是这么一个一个啃下来,高丽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这种代价,除了战士性命的伤亡,更多的是锐气的折损。

    很多人已经打烦了。

    一座又一座的寨堡,星罗棋布地在釜山港的外围,就算打起来没有那么困难,可也是需要时间,需要人命的。

    在消磨了两天的时间以后,李芳远终于抵达了釜山港的港城。

    之所以这么不顾人命伤亡的往前猛攻,就是因为李芳远是知道明军的虚实的,正经的明军只有几千人,剩下都是蒙古人,蒙古人的战斗力没那么强,只要强行突破袭扰,等到真刀真枪的步战环节,济州岛的这些蒙古人是相当拉胯的。

    而且,不管是从战术层面还是战略层面,高丽都拖不起。

    战术层面上来讲,明军有着一支相当规模的远洋分舰队一直部署在济州岛,再加上济州岛上囤积了很多的物资,高丽又没什么像样的水师......要是真有水师,也不至于被倭寇给打的焦头烂额了。

    总之,明军他们可以始终通过舰队来获得补给,所以根本不怕长久的围城或者对峙。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可以从国内获得源源不断的援军......大明有二百多万军队,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跟农民差不多的屯田军户,但光是正经的战兵,也有数十万,从国内随便调遣一些过来,就够高丽喝一壶的。

    嗯,人口和军队比是“301”的这个比例其实是通用的。

    高丽有六百多万人口,有二十多万军队。

    而大明有六千多万人口,则有二百多万军队。

    至于隔壁的日本,有一千多万人口,因为处于长期战乱的原因,所以南北朝加一起有四十万军队。

    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有着“十农养一兵”的说法,但这个其实是战争的极限状态才能维持的,比如当年诸葛亮北伐,季汉一共一百多万人口,才堪堪凑出来十万大军,而这十万大军就是国本,诸葛亮根本不敢折损,因此才有了秋风五丈原的故事......为啥要在五丈原屯田?说白了就是这个地方是山路的出口,即便赢不了魏军,也可以把所有士兵都带回去。

    而一个正常的国家,三十个人里出一个兵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这个兵大概率也是去种田的,或者干点后勤辎重运输的活计,要是光算人口和战兵的比例的话,那可能几十比一,或者一百比一,都是很正常的。

    而从战略层面,高丽正面临着南北夹击。

    虽然此时此刻的李芳远,并不知道北面糟糕的战况,毕竟他也没有无线电台。

    但问题在于,他很清楚,自己有着很大的兵力优势,对面也不是有多能打的部队,只有少量的明军,剩下的都是蒙古人。

    所以,他必须战胜。

    而且必须要快速地战胜。

    如此一来他才能挥师北上,帮助父王。

    而如果李芳远在釜山迟迟久攻不克,迁延日久的话,那整个高丽的战略局势,都会变得很糟糕。

    正因如此,哪怕军队已经因为连续赶路和战斗,变得相当疲惫了,李芳远也没有任何的犹豫,他选择了压榨部队的体力极限。

    天刚蒙蒙亮,一觉醒来还浑身酸痛的高丽军,就开始出帐篷去吃早饭了。

    饭团加上泡菜,再加上一碗海带汤,半点肉沫都没有。

    没办法,高丽国小民穷,有的吃就不错了,现在绝大多数农民,还在吃黑乎乎的馍馍呢,白米饭团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好东西。

    很快,没怎么吃饱的高丽军,就要面临最困难的任务。

    ——攻克釜山港港城。

    跟之前那些对外围寨堡的清扫工作不同,这次的任务难度,急剧升高了。

    因为这里面驻守的,基本上全都是明军,而且有着相当多的重甲单位,同时守城器具,比如什么滚木礌石火油金汁,全都一应俱全。

    更要命的是,明军有火炮。

    而且是大量的火炮!

    除了陆地上的炮群,此时在釜山港外,还游弋着明军的战舰。

    这些战舰的炮口,也都指向了釜山港城的方向,虽然已经基本上处于极限距离了,但是一旦开战,还是能够给予守军一些帮助。

    毕竟,这个时代的釜山港,实在不是什么规模巨大的港口,说是小渔村可能磕碜了点,但确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沿海港口。

    嗯,水文条件还是很不错的,适合停泊大规模舰队。

    而且潮汐较为规律,也没有太多的暗礁。

    若非如此,明军肯定不会选择釜山港登陆,毕竟对于他们来讲,还是有离济州岛更近的选择的。

    但不管怎样,高丽军都要无可奈何地发起进攻了。

    大量的重甲步兵,这些在没有具装甲骑的前提下的军中最强战力,被赶鸭子一样推在了前面,只不过从他们虚浮的脚步来看,多少有些疲惫了。

    明军也没气。

    “开炮!”

    仗着火炮多,以及事先标定好的射击诸元,高丽军的重甲步兵大阵刚刚进入明军炮群的射击范围,就遭到了迎头痛击。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明军的火炮仿佛张开了愤怒的巨口,喷吐出毁灭性的炮弹。

    开花弹划破长空,带着死亡的气息,精准地落在高丽军的重甲步兵阵中,瞬间炸开,掀起阵阵尘土。

    重甲步兵们虽然身披厚重的铠甲,但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也显得脆弱不堪,炮弹的冲击力将数名士兵直接震飞,坚固的铠甲在爆炸中扭曲变形,有的甚至被撕裂开来,露出里面血肉模糊的身体。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与血腥味,让人窒息。

    “稳住阵脚!继续前进!”李芳远的声音穿透炮火。

    他很清楚在火器的绝对优势面前,任何恐惧和退缩都只会加速失败的到来。

    而李芳远也是勇,他策马奔向前方,亲自督战,鼓舞士气。

    见到这番情景,其他高丽士兵们强忍着恐惧,咬紧牙关,继续向前推进。

    弓箭手们在后方寻找着射击的机会,很快箭矢如雨般射向城头,试图压制住明军的火力点。

    而随着高丽军的步步紧逼,一些火炮因连续发射而过热,不得不暂时停止射击进行冷却。

    趁此机会,高丽军的步兵开始咬着牙继续快速冲锋。

    城头上的明军士兵也不甘示弱,他们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不断向城下投掷滚木、礌石和火油罐,给进攻的高丽军造成极大的困扰。

    “咻!”

    火箭点燃了火油罐,大片大片的火焰在战场上肆虐,将一切生命吞噬其中。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在为每一寸阵地而拼尽全力。

    高丽军凭借着人数优势和顽强的斗志,逐渐逼近城墙,并且开始用云梯像是蚂蚁一样爬城,而明军则依靠着火炮和城防工事,顽强地守护着这座港口城市。

    “砰!砰!砰!”

    明军的火铳手也开始发威了,铳口对准下面,扣动扳机。

    烟雾升起,随后高丽军大量的重甲士兵被击倒或击杀。

    毕竟弹丸这种东西,在近距离的冲击力是很大的,而且能够对扎甲造成不错的破甲效果。

    李芳远站在前沿阵地,目光如炬,紧盯着城头的一举一动。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向李芳远报告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根据沿海渔民的报告,明军的一支援军正从海上驶来,预计不久后将抵达战场。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李芳远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新的命令:“不惜代价,加快进攻,在援军到达之前攻下釜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