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皇明圣孙朱雄英朱元璋 > 第274章 日暮途远
    从淮河到黄河开封段,朱雄英的行进路线,基本上与当年南北朝时期陈庆之“白袍入洛”的路线是一致的。

    随着队伍离开凤阳,沿淮河北上,朱雄英一行人穿越了广袤的江淮平原,沿途所见,皆是忙碌的农人与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稻田,偶尔可见几处渔舟唱晚,增添了几分祥和之气。

    一开始对于曾经途径过一次的开封,朱雄英还是很期盼这座古城有什么变化的。

    实际上,在五京之中,如果论历史底蕴,开封的底蕴,可是相当雄厚的。

    五京里面,中京凤阳是最没底蕴的大农村,而北京北平,则是从宋辽金时代才渐渐繁盛起来,元朝成为了大都,也是元朝诸京里面实际上最重要的京城。

    但饶是如此,北平的底蕴,在如今明初洪武朝这个时间节点,没有后面五百年的积累,还是差得很。

    因此,中京凤阳倒数第一,北京北平倒数第二。

    第一的,肯定是西京西安,这个没的说,咸阳-长安在华夏的历史上,是绕不过去的。

    而六朝古都金陵城,貌似却不如开封底蕴雄厚。

    因为开封,是八朝古都,嗯,其实也有点硬凑的意思,但是不论如何,就这么个地方,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宋朝,金朝在此定都。

    总之,金陵还不叫石头城的时候,庄子与惠子就在大梁留下“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名梗了。

    所以,第一西安,第二开封,第三应天,第四北平,第五凤阳,大略是如此的。

    当然了如果不从文化角度出发,而是从经济水平出发,那么应天要到第一位,其他的依次往后稍稍。

    而朱雄英之所以认定开封的经济情况不如西安,则是因为眼见为实。

    不是西安进步了,刚过去一年多,西安肯定没什么大的变化,而是开封退步了。

    黄河在开封段,已经连续两年决堤了。

    随着淮河的波光渐渐隐没于身后,朱雄英骑马行进在队伍前列,目光不时掠过那些因洪水侵袭而留下的痕迹——残破的房屋、荒芜的田地、以及根本看不到人的黄泛区。

    朱雄英的心,随着这些景象的展开而渐渐沉重。

    或许这些情景,在地方官员的奏章上,只是一句话而已,但当真的看到这一幕,朱雄英还是有些心情沉重。

    大明太大了。

    大到有的地方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宛如天堂,而有的地方百姓则流离失所,吃口饱饭都困难。

    虽然土豆、玉米、红薯、木薯、黑麦等作物的推广种植,经过这么多年,确实改变了不少百姓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存几率,但是对于个体来讲,尤其是自然条件不稳定地区的個体来讲,生活依旧相当艰难。

    规模浩大的舰队在南洋与另一个帝国争雄,而内陆中原腹地的百姓,却在争先恐后地逃离黄泛区。

    宏大叙事下的时代就是如此怪诞,波澜壮阔与支离破碎并存,史实与悲剧共同被书写。

    如果从历史浪潮之外的角度来看,大明的对外进取,当然是最重要的,只有不错过大航海时代,才能让华夏在下一个五百年内,屹立于世界之巅。

    但如果身处浪潮之中,茫茫多的普通人,就这么被裹挟着,茫然地向前走着,他们哪知道万里之外的南洋有什么重要的呢?他们只知道,自己今年又吃不饱饭,可官府的赈灾粮,却迟迟没有到。

    或许皇帝老儿是好心的吧?或许都是那些贪官污吏干的坏事。

    但朱雄英很清楚,为了支持第二次下南洋,国库的余额已经又一次到了红线边缘了。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大明不会有大的对外战争了,但同时,对内包括赈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也不会有太大的力度,至少要等缓过这口气来再说。

    看着黄泛区的景象,一路来到了开封,众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墙还算高大古朴,城门巍峨。

    然而,当朱雄英一行人穿过城门,步入城内,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不禁眉头紧锁。

    开封城内,街道虽宽敞,但两旁的建筑却显得破败不堪,许多店铺门可罗雀,行人稀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闷与压抑。

    朱雄英注意到,不少百姓衣衫褴褛,面带菜色,显然生活困苦。

    “开封啊开封,承载了太多历史的辉煌,如今却为何如此多舛?”一旁的解缙,摇头晃脑,在心中暗自叹息。

    他想起自己曾在史书中读到的那些关于开封的辉煌篇章,夏商周的古韵、魏国的雄风、清明上河图的繁华,一幕幕如同画卷般在脑海中展开,与现实中的残破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原腹心,竟是如此景象?”夏原吉在一旁低声感叹道,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

    朱雄英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在前方,心中暗自思量着对策开封的问题远比凤阳复杂得多,这里不仅是中原的经济中心,更是整个中原的交通枢纽,要想改变这里的现状,绝非易事。

    在开封府衙,朱雄英见到了知府任毅。

    任毅,山西长子人,贡生出身,历任苏州府知府、重庆府知府,如果历史线没有变动,这位将在开封府任期满后,调入中枢担任工部左侍郎。

    这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地方志记载其人“风姿俊伟,学问瞻博,三守大郡,一为卿贰,俱著伟绩”,总体来讲水平还是可以的。

    正因如此,虽然一路走来开封府受到黄河连续两年决堤的影响很大,但百姓确实没有说活不下去的,最多就是面有菜色,商业跟着衰退了不少。

    而沿途百姓,也没有反应说官府有多不好,反而说的都是任知府尽力了。

    在朝廷并没有大规模拨粮的情况下,仅靠地方府库积蓄和募集,能坚持到现在,实属不易。

    毕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么只要今年秋收搞好,那么这两年的洪灾就算是熬过去了,以后的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任毅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一股干练与沉稳,他早已得知吴王朱雄英的到来,亲自率领府衙官员在门外迎接。

    “下官任毅,参见吴王殿下。”任毅跪倒在地,行以大礼。

    朱雄英上前扶起任毅,温声道:“任知府不必多礼,本王此行乃是为了巡抚五京,了解民情而来。”

    任毅闻言,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连忙将朱雄英一行人引入府衙内。

    府衙内虽不比凤阳宫殿那般富丽堂皇,却也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朱雄英在任毅的陪同下,考察了府衙的文书档案,查阅了近年来的赋税记录、赈灾款项的发放情况以及官员的考核报告。

    然而,随着翻阅的深入,朱雄英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

    他发现,开封府虽不比凤阳府有官员贪腐、地主豪强欺压百姓的普遍现象,但是现在这样,肯定跟官员与商贾勾结,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等行为脱不开关系,如此才使得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任知府,这开封府的问题,可比凤阳府复杂得多啊。”朱雄英将手中的文书重重摔在桌上,目光如炬地盯着任毅。

    任毅脸色一白,连忙解释道:“殿下息怒,下官在任期间,虽尽力整顿,但无奈开封府情况复杂,积弊已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而就在这时,周王世子朱有炖匆匆到来。

    朱有炖是与朱雄英一起在幼军里训练过的,之前便回到周王身边了,他很清楚这里面的事情。

    随后,朱有炖把朱雄英拉到一边,附耳低语了好一阵,朱雄英方才面色稍霁。

    这两年大灾,周王府没少出力协助地方,王府府库里的粮食,基本上都放出来了,而且为了避免被弹劾“邀买人心”,都是无偿捐赠给开封府的,甚至不能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否则的话,你一个藩王,收拢百姓的民心,让其感恩戴德,什么意思?

    而任毅也确实尽力了,只不过,开封府当地的情况确实复杂,地头蛇们也确实势力强大,任毅也不可能离开士绅自己去治理这么大的一个府,这在大明的实际情况下是不现实的。

    朱雄英听完朱有炖的低语,眉头渐渐舒展,心中对任毅的疑虑也减轻了几分。

    他转头看向任毅,语气缓和了许多:“任知府,本王并非有意责难,只是见百姓困苦,心中焦急。开封府的问题,本王已有所了解,确如你所言,积弊已久,非一己之力可解。”

    任毅闻言,连忙躬身道:“殿下体恤民情,下官感激不尽,定当竭尽所能,配合殿下解决眼前困境。”

    朱雄英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量要想彻底改变开封的现状,必须双管齐下,既要解决眼前的困境,又要从根源上铲除那些阻碍发展的积弊。

    “任知府,本王以为,当务之急有三:一是立即组织人力物力,修复黄河堤防,防止水患再次发生;二是整顿市场,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行为,确保民生所需;三是加强官员考核,严惩贪腐,树立清正廉洁之风。”

    任毅闻言,心中一震,连忙应道:“殿下所言极是。”

    朱雄英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在场的官员,继续说道:“此外,本王还想见一见开封城中的士绅与商贾,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毕竟,开封的繁荣离不开他们的支持,解决当前的困境也需要他们。”

    官员们闻言,连忙安排下去。

    不久之后,开封城中的士绅与商贾们纷纷被召集到开封府衙,他们之中,既有世代居住于此的望族,也有因商业繁荣而迁居至此的新贵。

    面对朱雄英的询问,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但无论是谁,都没有那种真不要命要跟朱雄英对着干的。

    嗯,很对应那句台词“只要我想干的,很少有干不成的,有没有人反对我呢?有,但是很少,除非他不要乌纱帽”。

    对于开封城说的上话的士绅商贾们来讲,敢反对手握尚方宝剑的吴王,那就是不要脑袋。

    朱雄英耐心地听取了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多少是提供了点情绪价值。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嘛,这时候共同应对挑战,总归是要团结大多数的。

    在强权的压迫下,开封城的地头蛇们,被迫同意了平抑物价。

    同样是王,但吴王朱雄英跟周王朱橚不一样的是,周王朱橚管不了封地的民政,但是吴王朱雄英有着“天使”的身份,是负责代表皇帝巡抚五京的,这里发生的事情,朱雄英有权管。

    会议结束后,朱雄英与任毅、朱有炖等人一同商讨具体的实施方案,其实也不算复杂,一方面是黄河堤防的修复工作,一方面是设立市场监督部门,打击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加强官员的考核与监督,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就是题中之义了,这个需要随行的锦衣卫,找几个人出来祭旗。

    随后趁着还没天黑,朱雄英又走访了开封城内的几处贫民区,亲眼目睹了百姓们的艰难生活,他每到一处,都耐心倾听百姓们的诉求,详细记录他们的问题。

    夜幕降临,朱雄英回到借住的周王府邸,心中满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坐在书房中,提笔写下巡视开封府所见所闻的奏章,同时开始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开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问题。

    呃,之所以没见周王,是因为周王出城了,还没回来。

    等到第二天早晨,周王才回来。

    “大侄子!”

    周王一踏入王府,便朗声唤道,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他没有身着华丽的亲王服饰,而是跟个药农似的打扮,更添了几分亲切。

    朱雄英闻声从书房走出,迎上前去,躬身行礼道:“王叔,侄儿有礼了。”

    周王连忙上前几步,扶起朱雄英,笑道:“雄英啊,你此番巡视五京,可辛苦了。我听有炖说,你在开封看到了不少问题,可有应对之策?”

    朱雄英点了点头,正色道:“王叔所言极是,开封府的现状确实令人忧虑。侄儿已初步拟定了几项措施,一是修复黄河堤防,防止水患再次发生;二是整顿市场,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行为;三是加强官员考核,严惩贪腐,树立清正廉洁之风。但这些只是治标之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开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入手。”

    周王闻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沉声道:“雄英所言极是,开封作为中原腹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黄河水患频发,加之官员贪腐、商贾哄抬物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本王虽有心相助,但奈何力有不逮,如今有你这位天使坐镇,本王也就放心了。”

    “力有不逮”这四个字,真的是一点都没错。

    难道周王不想像朱雄英一样大刀阔斧地做事吗?他当然想!

    周王也是一个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藩王,对于开封府的百姓是极好的。

    可是身为藩王,不能管民政!

    而能管民政的开封知府,根本无法跟整个开封固有的利益集团对抗。

    这就形成了悖论。

    而真正解开这个悖论的,就是朱雄英。

    朱雄英看了周王一眼,道:“王叔过誉了,侄儿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此次巡视,侄儿还得多谢王叔和周王府的支持,尤其是有炖兄弟。”

    周王摆了摆手,笑道:“自家人何必气,有炖能与你一同共事,是他的福气,对了,本王这次出城,也是为了查看黄河堤防的修复情况,顺道筹集些救人的草药,如今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朱雄英心中一动,道:“王叔此举.可是药园那边弄成了?”

    “不错。”周王颔首道:“基本都摘了,用来熬粥熬汤都用的上,虽然不多,但也能解一时之急。”

    朱雄英闻言大喜,道:“王叔高瞻远瞩,侄儿佩服。”

    周王朱橚是植物学家兼中草药专家,他深知编著方书和救荒著作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并利用自己的能量,在开封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作为研究工作的骨干,还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画工和其他方面的辅助人员,大量收集各种图书资料。

    所以“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不是吹的,朱雄英是亲眼见到了那么多的书籍。

    而且,周王还搞了专门的植物园,种植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这次中原洪灾后大旱,周王就专门让人宣传教授百姓,那些植物是可以食用的。

    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成了目前正在编撰的《救荒本草》。

    顾名思义,这玩意就是教百姓在饥荒年岁怎么吃草活命的。

    在华夏封建社会各朝各代,大体上都是赋税繁重,灾害频繁,百姓生活很苦,吃糠咽菜成为常事,而在长期食用野生植物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性的知识而且自古“药食同源”,本草学的发展也为对野生植物的认识和利用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和方法。

    周王朱橚和他招募的学者们,正是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进行《救荒本草》的编著的,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这本书是从传统本草学中分化出来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而且,这个版本的《救荒本草》,还参考了朱雄英送来的《赤脚医生手册》,可以说在饥荒年岁的救命方面,更加实用了。

    朱雄英,也前往了黄河开封段进行观察。

    现在由于黄河改道的原因,过了开封,黄河可就直接往东南流,进入淮河了。

    因此,山东那一段,根本就不存在。

    随着队伍一路前行,他们终于抵达了黄河岸边。

    望着那滚滚东流的河水,朱雄英听见的是它低沉的咆哮。

    在朱雄英看来,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警示。

    他也很清楚.要解决开封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治理黄河,防止水患再次侵袭这片土地。

    “先组织人手加固堤防吧,说不定有秋汛,要务必确保今年不再发生类似灾害。”

    朱雄英之前在长江入海口的堤坝工程建设中,是有一定了解的,而这时候开封各种物资都比较缺乏,再加上黄河从宋代开始一直都是地上河,就算他想弄,想根治,也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弄。

    所以眼下最靠谱的办法,就是继续加固、加高。

    “要征发徭役吗?”开封知府任毅小心翼翼地问道。

    徭役,就是无偿征召百姓自带工具干粮,参加官府需要进行的工程。

    自古以来,徭役都是对劳动人民摧残最大的,不知道多少百姓的累累白骨,才堆成了秦长城、隋大运河。

    “不。”

    朱雄英摇了摇头:“以工代赈。我们不仅要修复堤防,还要让百姓们从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任知府。”

    “下官在。”

    “即刻发布公告,招募百姓参与黄河堤防的加固工作,每日给予工钱和口粮,确保他们劳有所得,让他们通过做工来换钱粮。”

    任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应声道:“殿下英明,下官即刻去办。”

    他是聪明人,以工代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人力问题,还能缓解百姓的生计困境,可谓一举两得。

    朱雄英点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心中已有了更长远的打算。

    仅仅加固堤防只是治标之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还需要更加系统的规划和治理,甚至包括了上游宁夏、陕西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下游夺淮入海的问题。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稳住局势,让百姓们看到希望,重拾生活的信心。

    随着任毅的离去,朱雄英转身对身旁的官员们说道:“诸位,黄河水患关系到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确保堤防加固的顺利进行。”

    官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负重托,全力以赴。

    朱雄英见状,心中稍感宽慰嗯,官员们之所以这么听话,是因为今天出发前,就有几个官员被锦衣卫揪出来押走了。

    很快,整个开封府就都动员了起来。

    粮价被平抑以后,城池里的居民能买到了粮食,而放出的粮食,也跟周王府内众人从种植药园收割以及野外采摘的可使用草本植物,一起用来熬野菜粥,发放给周围确实吃不上饭的百姓。

    而更多的大米和工钱,被堆在了开封城最醒目的位置,只要百姓参与加固黄河堤坝的以工代赈,就能领到这些。

    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封府上下动员起来,百姓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参与到黄河堤防的加固工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堤防逐渐加固完成,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开封城内,街道两旁的店铺重新开张,行人往来不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勃勃生机,一片万物竞发之景.

    离开的前一天,朱雄英独自站在黄河岸边,凝视着那片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如今却又带来无尽苦难的河水。

    而朱雄英其实也逐渐发现了黄河决堤背后的复杂原因——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为疏忽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那句话,没钱!

    光是做这些,还不够,远远不够。

    等他下次来到这里,就将带来大量的水泥用来修筑堤坝,同时用“束水冲沙法”彻底治理好黄河。

    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发展大明的经济,而有了钱,不仅能够在上游进行植树造林,而且能在中游束水冲沙,在下游让黄河归位,不再夺淮入海。

    朱雄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开封重现昔日的辉煌,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再受水患之苦。

    连着两年洪灾啊!

    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真的想象不到,开封怎么就凋敝成这样了。

    他要解决这一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和决心。

    不过,如今在朱雄英的带领下,这场针对黄河水患的治理行动在开封段轰轰烈烈地算是落在了大幕。

    百姓们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到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中。

    很明显,民心可用!

    这对于朱雄英来讲,比什么都强,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咆哮肯定会渐渐平息,开封的天空也会重新焕发出希望的色彩只要民心可用,也唯有“民心可用”四个字能改变这一切。

    日暮途远又如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