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贬义,这已经是褒义词了。

    一个东北地区县城,能够达到大城市边缘区域的水准,很不错了。

    “开阳县的下一步,应该是集中力量发展更高效的经济模式,比如…”

    杨东想聊开阳县,但是被苏沐芸打断。

    “过年就别说这些了,无趣。”

    “说说叔叔阿姨喜欢什么,还有我要注意什么。”

    苏沐芸翻白眼,对杨东很无语。

    大过年的提什么工作规划啊。

    这又不是庆和县,不需要杨东操心。

    “我爸妈没什么喜欢的,家里也没那么多规矩,没事的。”

    农村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永远都看第一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喜欢你,咋的都行。

    花费了一个多小时,两个人从商场购物,买了七八千块钱的。

    两个人不光要给爸妈买,还要给杨东的七大姑八大姨,叔叔舅舅们准备礼物。

    过年串亲戚,很正常。

    “沐芸,这是大姑和大姑夫。”

    “沐芸,这是二姑和二姑夫。”

    “这是二叔,二婶。”

    杨东带着苏沐芸回了开阳县下水镇小杨村老家,家里面早就是宾满座,亲戚满屋,都看一看侄子媳妇。

    听说这位侄子媳妇还是县里的大领导啊,纪委书记啊。

    一个个都提前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过来,坐在凳子上,嗑着瓜子,吃着冻梨。

    等到杨东和苏沐芸回来的时候,就开始进入漫长的认亲戚,介绍亲戚的环节。

    说句实话,有些亲戚,连杨东都不怎么记得了,因为很多年都不来往。

    但是今年,他们都过来串门,什么意思,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且不说苏沐芸是开阳县干部,光是杨东本身就已经是庆和县的县里干部。

    七大姑八大姨啥的,谁不想沾点光啊?

    所以哪怕以前跟父母关系不好的亲戚,也都一个个赔着笑脸,一嘴一个大侄儿。嘴巴那个甜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吃过了糖才过来。

    总说官场需要场面话,实际上跟亲戚朋友打交道,依旧必不可少的需要场面话。

    这一圈亲戚介绍完了之后,就开始进入夸夸的环节。

    “我就说小东有出息啊,你看果不然吧,人家高考就六百多分,高材生,这毕业立马在官场出名,纪委书记,副县长啊,咱老杨家祖坟冒烟了。”

    “谁说不是啊,打小就能看出小东这孩子能成事,就是比我家那个败家玩意争气。”

    “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你们啊,可别光夸大侄儿啊,看看侄儿媳妇,长的真白啊,这大个,再看看这个气质,不愧是城市姑娘。”

    “嫂子啊,我可真羡慕你啊,找这么一个好儿媳妇,哎,我家那小子连工作都没有,别说娶媳妇了。”

    二婶满脸羡慕的夸奖着苏沐芸,然后话题一转,就提到了她的儿子工作问题。

    咱也不知道怎么转的话题,可以这么刻意。

    杜玉香哪里不知道妯娌的意思?不过没有接茬搭话。

    她俩不给儿子儿媳妇添麻烦,人家都是做大事的人,作为父母可不拖后腿。

    “小豪还年轻,而且小豪可不是蠢笨孩子,那孩子聪明着呢,是个有本事的,早晚能成事,你还担心这个?”

    杜玉香用手肘碰了一下二婶,一脸‘不悦’的开口,似乎很不满意二婶对自家孩子这样的评价。

    二婶干笑一声,没办法继续说了,难道还能承认自己儿子真不行啊?

    儿子小豪可就在旁边坐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