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个青年抿着唇道。

    “东家,我不要银子,咱跟你一起走。”

    “对,我们跟东家你一起走!”

    三十二个人,愿意跟东家走的一共八个人。

    将银票都塞进弟弟怀中,东家咬牙道。

    “不许发国难财,你给我记住了,这是做人的底线!

    将银子带回去给大伙分一分。

    至于家中亦无需多言。

    能为康国而战,相信她们娘俩会以我为荣的。”

    东家回到马车前,拿起防身的长刀道。

    “咱们走!北上淮城,不破西戎!誓不归家!”

    东家带着八个人,朝着淮北的方向而去,独留男人在原地吼着骂着。

    “你就是个蠢货,康国关你什么事!

    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你便要将命都赔上嘛。

    哥,你回来!!”

    世人皆有千般面,有人慨然赴死终不悔,亦有人笑天塌赏景,从中谋利。

    就如秋风不解春语,盛夏不遇寒冬。

    京中百姓不少人聚集在皇宫门前,有人带头放下一些散碎银子,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铜钱与碎银子,仿佛下了一场暴雨,不断落向宫门口。

    “报仇!!”

    “新君一定要为陛下报仇啊!!陛下!!陛下啊!!”

    就连京中行骗的乞丐与青楼中的姑娘都跑到了前面,银钱落下,百姓齐声高呼。

    文武百官在朝堂内都能听见那山呼海啸般的报仇之声。

    谢左苍老了许多,一夜白发多了一半,他红着眼睛高声道。

    “尔等都听见了?!!

    此乃民心所向!!报仇!!为康国雪耻!!

    本丞相愿往淮城,提剑杀敌!

    西戎想突破淮城,便先从本丞相的尸体上跨过去!”

    身为康健帝的嘴替,谢左有多了解康健帝,君臣已是交心挚友一般。

    如今陛下不在,再也没人会欣赏他谢左之才。

    千里马常有,难得一伯乐,康健帝曾笑谈,说谢左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有他在,康国朝堂稳如山岳。

    平日赏赐从未断过,康健帝知道谢左替自己背下了多少黑锅。

    “末将陈勇,愿当此任!”

    “末将吕沈,愿当此任!”

    “末将彭邵辉,愿当此任!”

    武官齐齐出列,而在最前方,慕容博,慕容斯,慕容清皆红着眼,等待着太后到来。

    慕容斯匆忙回京,是因为康健帝的旨意。

    却没想到,人才到京城,便传来噩耗。

    宋老国公高声道。

    “本国公亦能上马杀敌!”

    “太后驾到!~”

    太后眼睛已经肿了,她是被两个宫婢搀扶着走进的朝堂。

    她心中不断的骂着,儿子康健帝好狠的心,丢下她一个人,却止不住眼泪,刚刚在后面太后两次昏厥,这才拖到现在来宣旨。

    四全公公展开康健帝早已经准备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

    四全公公泪洒当场,再也读不下去,哽咽道。

    “老奴,殿前失仪,愿随陛下而去。”

    百官闻言,无不掩面而泣。

    “使不得,四全公公您慢点,我们听着就了。”

    “四全公公,我等一定会给陛下报仇!”

    太后有气无力的喘息抽泣着道。

    “四全,你继续宣,不打紧。”

    四全公公应了一声,这才再次拿起圣旨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康健二十三年,西戎继盛阳之战二十九年后再兴刀兵。

    朕御驾亲征与众将士,以赴国难。

    守淮城,壮军威,以拒西戎于关外。

    然西戎兴兵更甚盛阳之战,以康国之力,恐难胜。

    大限将至,朕继先祖之志,殚精竭虑,为求康国复兴,百姓和乐。

    奈何治世多艰,诸事未竟。

    每念及此,意难平,愤难消。

    自朕称帝,一扫康国积弊,如履薄冰,片刻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