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满脸的问号
陈青兕挂着弘文馆直学士的身份,这一次进宫就简单了许多。
没有多余的查问,陈青兕在间隔十余日后,再次见到了大唐天子李治。
李治还是一如既往地温和,真就如一只绵羊一样。
若不是陈青兕熟知那段历史,真就会给他这副模样给蒙骗了。
“见过陛下!”
李治亲和的笑道:“一旁入座。”
等陈青兕入座以后,方才道:“朕召见你来,是对你提出正对国子监的改制很有兴趣。朕发现,你的建议中有些事情点到为止,似乎有所保留,却不知为何。”
陈青兕道:“回禀陛下,并非臣藏着掖着,是实际情况并不允许。”
李治问道:“这是为何?”
陈青兕对于国子监的改革,对于庶族有大利,让李治看到了一条新的方向。
总之路得一步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蛋。
陈青兕当然知道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只是这个时代并不适用。
这是他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李治想到了前年的科举,摇头道:“相对公允的环境?又谈何容易?”
本来庶族寒门因教育资源问题,对标五姓士族就远远不及,五姓士族又有足够的政治资源,他们可以通过行卷,投谒举荐等方式取得先机,从而霸占绝大多数的名额,以此压榨庶族的晋升空间。
陈青兕心中松了口气,终于说到关键点了。
“考核!”陈青兕道:“真才实学看的不是出身,不是名望而是成绩,通过一次次公允的考核,以成绩来定高下。”
李治飒然一笑道:“说得在理,事在人为……”
陈青兕道:“先皇有先见之明,扩建国子监,招揽天下英才,让天下寒门有机会入国子监接受名师指点,成为栋梁之材。只是将生员的选择职权下放,让地方县令、县丞来选,本就不太适宜。县令、县丞忙于县衙事务,哪里能够分心他顾?”
李治一脸感叹:“朕也想如陈爱卿设想的那样,在天下三百六十州府,一千五百余县都开办县学、州学,奈何有心无力。我大唐立于万国之巅,万众瞩目,哪能有片刻懈怠?便如西突厥,朝只是小胜而归,他们便宣扬自己大胜。若不给他们教训,西域诸国真以为我大唐无力护卫西域安定。”
陈青兕对此也是无言以对,也不知西突厥可汗的真实想法。
李治忙问:“怎么做到的?”
尤其是现在士族逐渐重视科举,开始派族中精英参加科举。
结果状元派系受到针对,庶族派也让李义府弄臭了,都受到了不小的阻碍。
陈青兕继续道:“臣能够想到最合适办法是在各地修建县学、州学,让天下人都能感沐浴陛下恩典,依靠成绩来定资格。可大唐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无法做到如此规模的改变。故退求其次。先将生员的成绩与官员的政绩结合,以此鼓励乡县推行文教,为朝廷选择优秀人才。”
陈青兕道:“临时出卷,由专人当众考核。将试卷糊名,让人不知试卷是何人所作,总有办法应对。”
他望向陈青兕的目光中也带着几分赞许,身为一国之君,他擅长画大饼,也会有人给他画大饼。
“不能,却可以通过政策方略做到公允。”
也许这个时期的大唐,在周边诸国眼中,能抗住不灭,就是大胜吧。
但他画的饼是饼,给他画的饼却是空谈。
李治当然明白,也不点明。
李治为了对付五姓士族扶持了上官仪为首的状元派系与李义府为首的庶族派。
李治质问道:“考核真就能做到公允?”
针对关东士族,李治做了很多手准备,既有长远的,也有眼前的,但效果都不明显。
李治心下了然:“陈爱卿确实顾虑的周全!”
程知节这一战确实没打好,但也凭借苏定方超神的发挥击溃了两万西突厥的骑兵队,斩获颇丰,打得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惊惧远遁。
他只是皇帝,不是言出法随的神,没办法控制天下人都如圣人一样。只能自己以身作则,提倡廉洁。
“不说这些!”李治摆了摆手,然后目光灼灼的看着陈青兕问道:“爱卿出身贫寒,应该最能体会庶族寒士之苦。朕观你改革之法,大利庶族寒士,可是有心为天下寒士开路?”
也导致了程知节的西征大军回师不足两月,苏定方再次西征。
ltdivquotcontentadvquotgt陈青兕知道苏定方此次西征的战果,这位华夏历史上外战战功最辉煌的大将将会大放异彩,将大唐的疆域扩张到咸海附近。
陈青兕原本跪坐在席子上,听李治这么说,赶忙起身作揖道:“臣惶恐,未敢有此心。只是臣受过此类苦楚,深知寒士百姓不易。不敢奢求其他,只想创造一个相对公允的环境,谋一条生路。”
结果没给打死的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见唐军退了,就跟喝了三斤美酒飘的一塌糊涂,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在西域耀武扬威。
陈青兕这种能够考虑国情行为,在李治看来确实有心了。
李治听着陈青兕的答案,豁然起身。
陈青兕并不懂印刷术、造纸术,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百姓的识字率,让他们接触到知识,推动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
陈青兕说的是国子监,但李治已经将之联想到了科举。
水至清则无鱼,身为皇帝,只要不过分,李治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敛财行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陈青兕当然不会说,进入国子监便有机会攀龙附凤。那些家里有些权势地位金钱的庶族会以各种手段获取名额。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这么想,他是皇帝,只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而不是事在人为。
他继续道:“那以爱卿之见如何在国子监中创造相对公允的环境……”
换作任何时代这都是唐军的一场胜利。
陈青兕道:“任重道远,但总归事在人为。”
这对县令、县丞是一大考验,很婉转的表示县务繁忙。
印刷术跟造纸术还未到位,书本的价格注定全面推行教育任重道远。
“哈哈!”
李治昂首笑道:“爱卿真乃福星也……”
陈青兕一脸茫然不解,俊朗的脸上满是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