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两线作战
从赵鸿的这个角度来看,曹操、秦琼他们全都率军往北方而去,他们兵分三路,将被贞德他们夺下来的带方给围了起来。
另外一边,吕布高顺郭嘉则是率领着原本在江陵城中的士兵往西方打了过去!
贞德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带方,到达带方的时候肯定在冰川当中就会损失一万左右的士兵。
这说明他们后方的城池绝对空虚。
甚至他们本身很有可能就是奔着换家去的。
他们西方贫瘠之地,换东方这边已经被曹操经营的富庶之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贞德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死亡那么多人,从北方的冰川来到东方这边,攻打的第一个城池带方就受到了强烈的抵抗!
这带方城当中居然一共有三万的屯田兵。
虽然说屯田兵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但是他们这十万大军是经过长途跋涉,穿过了非常危险的冰川才到达的带方。
他们的士兵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以疲惫的状态去攻打带方城,战斗力大打折扣。
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让他们的攻城整整花费了十天的时间!
十天时间!在这个不过两个州大小的地图,足够让这个消息由骑兵加急传回都城当中。
曹操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当即就做出了决定,让下令让吕布他们直接向西方进攻,他们则是赶往北方带方支援!
此时的曹操等人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围在带方周围,城中的士兵大概有十万左右,他们用城中的战俘来弥补了自己攻城的损失。
但是这部分士兵明显达不到十字军的标准,只能做一些搬运之类的杂活。
等曹操他们来到城外面之后就直接驻扎起来不再进攻。
他们不需要急着攻城,贞德他们的计谋没有成功,有些太低估了青州军的实力,没有能打下一片足够自给自足的地盘下来。
现在城中的粮草顶多能让他们吃上三个月左右,他们不用急着攻城,反倒是贞德他们应该急着突围。
此时的带方城内,贞德和查理曼也在商议着这件事情。
他们两人吵得有些不可开交,查理曼的主张是最好这两天就出城突袭敌军,敌军长途跋涉过来,人困马乏的战斗力正弱。
而贞德则是认为,他们这十万大军同样没有休整好,敌方可是有十五万大军和完整的补给线。
就算再这个时候他们出去突围,迎接他们的后果也很可能是被大军给击败,不应该赌这一点战胜的几率。
他们应该再寻找其他机会,城中的粮草还够吃三个月,极端情况可能更久,他们有时间去等。
双方各执一词,实在是争执不下的时候,还是选择在城中点燃起了火焰。
这火焰是用来传递信号的,是他们与阵盘外的罗赛尔取得联系的信号。
在火光出现的那一刻,罗赛尔反应迅速,直接按下了阵盘上的暂停按钮,随后进入到了阵盘空间当中。
赵鸿看见时间同步之后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同样进入到了阵盘当中。
此时的曹操正在军营内,赵鸿自然出现在了军营大帐当中,曹操和其他将士们正在大帐当中处理军务。
在他进来的时候,曹操还在低着头处理手上的事情,并没有注意到他。
直到赵鸿来到曹操的面前,他这才发现赵鸿的到来。
“殿下!”
曹操立刻站了起来,向赵鸿行了一礼,向旁边退了一步。
赵鸿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桌子上的竹简,上面写的是吕布那边的战况。
他们这边有江陵城这种战略要地,镜像地图的另外一边自然也是如此。
吕布他们率领着三万兵马将那座城池给包围了起来,开始不计伤亡日夜攻打,再加上有陷阵营的帮助,攻下那座城池应该不成问题。
贞德他们走之前将剩余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来,留了两万人驻守那座城池,三万人进攻两万人的城池,还占据了优势,恐怕也就只有带着陷阵营的吕布军才有这种战斗力了。
赵鸿笑着看向曹操说道:“孟德,你觉得对方会在什么时候出来突围?”
曹操略微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说道:“这应该取决于对方将领的性格,若是性格激进一点的,会在这几日就想办法夜袭我们的营寨,如果是性格沉稳一点的,应该会继续等待,等待着我们出现破绽的那一刻。”
“不过对方的将领乃是其他国家的人才,这方面的情报我们并未知晓,所以只能做好完全的准备。”
赵鸿点了点头,对方将领的性格这种事情,人才当然是不知道的。
除非说他们在同一个时代,而且两个国家之间还有交流。
一般这个情报应该是需要领主告诉他们,但历史人物,领主也只知道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对于性格方面其实也很难猜。
再加上赵鸿也只能看见对面是什么人,而看不见他们的年龄。
不同的人物在不同年龄段性格可能天差地别。
就像对面的查理大帝,这位大帝年轻时候也是作风比较激进,可是到了老年的时候就沉稳了很多。
而且西方那边的国家,并没有官方的修史,如果没有人为某个人物专门写传记的话,就只能从别人的自传里面去拼凑某个人物的一生。
这种自传里面的记载往往都十分主观,经常会出现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自传当中描写的性格相反。
这也是赵鸿没有和曹操说明敌方人才情报的原因。
赵鸿开口说道:“那就在这几日做好迎敌的准备吧。”
他脸上有一些自信,然后说道:“对方应该快要前来夜袭我们营寨了。”
“哦?”曹操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趣的表情,站在了赵鸿的身边,拱手说道:“殿下为何如此觉得?”
赵鸿一开始召唤曹操的时候其实有一些事实都问过曹操,哪怕是他心中已经确定的事情。
这对于一名君主来说其实是缺点。
不过赵鸿一直以来都虚心请教曹操,并且每日都在研读他与刘备当初写下来的兵书和心得。
现在的赵鸿开始以自己的判断来下令,这让他心中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同时对于赵鸿这么下判断的原因也很是好奇,就像是有猫抓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