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赤子心:老朱真的,很多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走歪了。
吃不饱的大可爱:从他搞《大诰》就能看出来,和贵族出身的皇帝不一样,直接允许民告官。
彩云之南:但从明朝中期开始,贪腐现象很严重。
独自飞翔:这方面他得和雍正学一学,怎么戳人肺管子。
百忍成金:雍正和朱元璋毁誉参半,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他两反贪。
李世民暗道,农民出身的皇帝,是不一样。不由得想到一个人,窦建德。
朱元璋气急败坏,“这群贪官污吏!”
糊糊:“雍正可以说是史上反贪最成功的皇帝,反贪中的战斗机。
鉴于清朝前期特殊的皇子培养制度,雍正体察民情,心里门清,再加上他的个性,以至于他的奏折批复读起来格外好玩。
汝以朕为可欺乎?汝忘朕即位之时,已年过四十矣,官吏情伪朕尽知之。朕在藩邸时,即知汝名曾列弹章,汝又送朕礼物,冀朕在大行皇帝前转圜。汝此后其小心谨慎,一举一动,不能逃朕之洞鉴也。
我们觉得好玩,就不知道当事官员作何感想了。”
刘彻:“大约很不妙!”
糊糊:“好好一个官员,为何要弹劾一位皇子呢,一般人躲还来不及。不得不提到九龙夺嫡。
欣赏过唐朝的血腥政变后,忽然发现九龙夺嫡,除了参赛选手多一点,格外讲文明。
皇太子胤礽势弱,九子开始夺嫡,夺嫡怎么夺,肯定要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所以当时买官卖官现象严重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三十万两白银能买一个湖广总督。
晚年的康熙因为被皇子间的夺嫡之争弄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也无力再去处理官员贪墨问题。这也进一步导致贪腐问题愈演愈烈,最终造成了积重难返的局面。
雍正在继位之初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系列问题,登基之后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快速增加国库收入,改变入不敷出的局面,他想到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澄清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在雍正皇帝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对于贪墨官员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惩处手段。
在新帝登基惯例中,取消了对贪污官员的赦免。历来封建王朝皇帝新登大宝,为了彰显新朝气象都会进行大赦天下,之前因贪墨入狱的官员也能获得赦免。
但雍正皇帝登基时为了体现对打击贪墨的重视和决心,坚决反对赦免因贪腐获刑的官员,反而屡次催促分管衙门加紧审查、严加惩处。从而正式跨出他对吏治整顿、打击贪腐的第一步。
专门设立治理衙门,严惩贪污罪犯。雍正认为康熙朝晚期的国库巨额亏空和官员们的贪污有着直接的关系。
成立独立于国家财政系统之外,对财政经费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并具有审计职能的专职机构中央会考府。
雍正元年,下令在全国展开对亏欠钱粮的清缴活动,要求查明亏欠原因和亏欠时间。对涉嫌贪污犯罪的,除追缴欠款外,一律抄家抵债、严加惩办。
罢官、抄家、索赔是雍正皇帝反腐最为显着的特点,简称反腐‘三板斧’。
搁康熙乾隆俩朝,贪官自杀了结,也不追还贪污的银两,尤其是康熙晚年‘仁政’,大家好,才是最好的‘治天下’。
但雍正查到贪污的官员后,罢官补亏空,抄家。为了不让贪官污吏以剥削百姓的方式来弥补亏空,所以先把你的官罢了,然后掏腰包补亏空,最后把你家还有相关人员的全部抄干净。
官员贪污,多是为后代子孙谋求福利。所以雍正皇帝在罢官和抄家的基础上,追加了一条索赔制度,即‘一旦发现亏空,必令亏空责任人赔补’。
就是说,只要查实官员有贪腐罪状,第一步是革职罢官,第二步是抄家并没收其全部财产,第三步是对于在职期间亏空的钱必须全数补上。如果本人逃跑或者自杀,那么剩余的亏空需要其下一代继续补交,直到补完为止。
用雍正皇帝的话说,这叫作‘追到水尽山穷处,叫他子孙做穷人’。”
迷雾麋鹿迷了路:“裸官”是什么,一人贪污,九族还钱。
天涯赤子心:所以外号抄家皇帝。
朱元璋、崇祯:学到了。
糊糊:“除了对贪官家族进行抄家之外,雍正皇帝还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手段,即满门抄斩。这意味着一旦发现大贪官,不仅贪官本人会被处以死刑,连带其家人也会被一并处决。
反贪风暴在雍正一朝,时时刻刻不停歇,在位十三年,杀掉贪官,省部级以上的有一百三十多位,而康熙乾隆在位一共一百二十一年,杀掉省部级官员只有十二位,而且还不一定是贪官。
和珅一案,贪腐罪状放在最后几条,如果在雍正朝,肯定是前几条的大罪。”
骄傲的猪猪:杀人搁菜市口那儿,雍正这狠角曾经下令在京副省部级及以上官员通通去观刑,那次杀的是他亲家,也是省部级官员。
十万伏特:雍正朝贪三百两以上拟斩,一千两杀无赦,乾隆朝一千两以上一万两以下无期或候斩,一万两以上才杀无赦。
独自飞翔:乾隆各方面都比他爹大方,狗头保命!
朱元璋、崇祯:又学到了。
糊糊:“都说官场官官相护,雍正最狠的一招来了。
雍正继位之前,经常到地方上办事,对官场上贪污腐败那一套十分清楚。
亏空背后自然是有贪官污吏在作怪,之前朝廷查贪污亏空,要么让官员自己去查,要么让官员的上司去查。
雍正认为这两种办法都不可取,因为没有人会报告说自己是贪官,而贪官的上级多半也收了贪官的礼,也是贪官。
雍正的办法是让钦差大臣去查,钦差大臣是他随机派遣的,和地方上没有任何关系,只接受皇帝管理,也只能通过彻查贪污来获得皇帝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