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个体户第一街
临近四月,羊城气温已达到20摄氏度。
站在著名的BJ路步行街上,李建昆三人皆是一手拎包,一手挽着外套的造型。
这样还是热得不行,裤子太厚了。
所幸李建昆一早提醒过,都带着京城初夏的衣裳。
当下首要问题是,得找个落脚的地方。
“建昆,咱住哪啊?”
“咱也没介绍信啊。”
李建昆笑道:“到这边,你们还怕没地方住。”
羊城,是这个国家几千年历史上,唯一没有封埠过的城市,包括清朝闭关自守时期。
自古以来商贸发达,外来人员络绎不绝。
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特殊身份,或者介绍信、回乡证这类玩意的。
需求决定市场。
BJ路步行街这边,四通八达,属于羊城建城时的始建之地,李建昆领着二人挨个巷子寻找。
“你们看头上,这天线是真他娘的多啊!”
“这边人真这么有钱,家家户户都有电视?”
小王和陈亚军昂着脑壳,头顶密密麻麻的鱼骨天线,在他们眼中充满科技感。
“能住这地界的人,钱嘛肯定是有些的,不过主要还是能收好多台。”
李建昆随口解释一句。
70年代末,在内陆地区,电视机还是绝对的稀罕玩意,一般只有事业单位有,作学习之用。
老百姓虽然稀罕,但购买需求并不是很高。
没几个台啊,见天放新闻。
但羊城这边可不同,港城就这么近,鱼骨天线撑起来,能收到老多特得劲的节目,有些一言不合就抱着啃……
想想看,这得是多大的诱惑?
攒钱买电视,成为各家的头等家庭计划。
欲望决定购买意向值。
“建昆,看,住宿!”
小王伸手一指。
这不就找到了吗?
在一栋民宅的最底下,有个台阶下去,约莫是地下室,一扇小门,旁边支一木牌匾。
李建昆也不挑,能住就行,他倒是想去住白云宾馆啊,但光有钱还真没用。
三人拾阶而下,进门便是柜台,左右各有一条廊道。
服务员是个胖脸姑娘,二十几岁,还挺热情,忙起身迎接。
开口便是普通话,“三位住宿?”
“我们没介绍信。”
李建昆直截了当道。
“不是外来的吧?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吗?”
外来的得报备,每天!
三人齐齐点头,这个倒是有,没有身份证的年代,出远门谁都不会忘记带个能证明身份的物件。
社员证啊,居民证啊,户口簿啊,学生证啊……
最好用的,当然还是单位的介绍信,介绍你去跟单位有关的定点地方。
同体系内的同志嘛,一家亲。
正好有三人间,李建昆掏钱开一间,按床位收费,一张床位每日一块五。
谈不上便宜,但挺人性化。
房间格局没啥好说的,三张木板床一字排开,泛黄的床单,一张长条桌,上面摆着三只暖水瓶。
水房和卫生间共用,在廊道尽头。
三人麻利换上夏装,清爽不少,在火车上睡饱了,也不困,钱票带上,衣服搁房间,锁门。
觅食去。
羊城吃的那可就太多了,上午11点多,正值饭点,哪条街道上都弥漫着食物的喷香。
走进一家较大的国营馆子,都想吃个新鲜,小王要了份加鸡蛋加肉丝的豪华肠粉,陈亚军要了份腊味笼仔饭,李建昆要了份牛腩煲仔饭。
ltdivquotcontentadvquotgt没得编排。
那叫一地道。
许多匠心和良心方面的东西,别看时代在发展,后世拍马都不及。
吃饱喝足后,小王和陈亚军都瞅着李建昆——活动怎么安排,不都指着他么。
他说的,他门清。
“走吧,带伱们去块宝地。”
李建昆站起来,笑着一吆喝。
这话不吹水,甚至都委婉了。
眼下这个国家之内,再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能比这里更适合个体户进货。
像汉正街、城隍庙、桥头镇……这些个小市场,在它面前,内都得是弟弟。
这会都还没捣鼓起来。
而它,已经进入一种初期发展阶段。
这个地方就是,高第街。
紧挨着BJ路步行街,拐个弯就到,东起BJ路,西至起义路,全长不过六百米。
它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户第一街。
我国最早的一批个体户,便诞生于此,据说后面都发了,遗憾的是,多半似乎也移民了。
“高第街?”
站在入街的牌楼下方,小王和陈亚军一脸稀奇。
不是稀奇别的,就特诧异,这条夹在车水马龙中的小街,建昆是咋知道的?
它属实算不上显眼,搁京城,就一小胡同,撑死不过六七米宽。
“这地方可不简单。”
李建昆看出他们的疑惑,笑道:“很多人只知道鲁迅,鲁迅他媳妇儿却没什么人关注,鲁夫人呢,叫许广平,喏,她儿时的故居就在这条街里。
“祖上有位叫许拜庭,大清第一盐商,许氏在南方很出名,这条街是他们家族的发祥地,里头还有保存完好的祠堂呢。”
小王和陈亚军恍然,一副你懂得真多的模样。
一时竟忽略了,这点历史,跟高第街现在的格局,屁关系没有。
这叫转移注意力。
三人走进牌楼,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临街二面,用竹架、铁架子,搭起不少简易的摊位。
上面或摆,或挂着,许多鞋帽、小百货、衣裳……特新潮的衣裳。
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黑白灰蓝,色彩缤纷艳丽,一些路过的姑娘,驻足打量,都挪不开眼。
实际上,小王和陈亚军早就有种感觉:羊城人穿的真好看!
到这里后,尤为明显。
街道上多半人穿的裤子,不再那么肥大,更加修身。
男人穿着一种带领口,下面有两粒扣子,垂感十足的短袖衫。
姑娘们穿着束腰的裙摆,白色带斑点,棕色带绿格子……
让他们觉得自己像个土鳖。
“昆哥,这里好多卖货的呀!”
陈亚军这才回过神,表情激动不已,这可不就是一方宝地吗?
卖的还都是在京城见都没见过的玩意。
这要贩回去卖,还能不赚?
“诶建昆,这么多好货,怎么没见多少人买?这些摊主,咋也不吆喝两嗓子?我们批量买,他们货够吗?”
小王开口便是三连问。
李建昆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抬脚道:“走吧,先逛逛。”
高第街目前的流,确实不多。
一来卖的这些个玩意,在内陆稀罕,在本地却很常见。二来,市场形成没多久,也是二月份政策公布之后的事,许多外地商根本没捞到消息。
再等个一两年,这地方得爆!
后面有个说法,叫“没到过高第街就等于没到过本市”;进入高第街后,走路都要“慢三步”。
80年代中期,这里日均流达到20万人次!
还有种说法是,像汉正街和城隍庙这些后起的个体户市场,都是照搬高第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