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红的事,占领了宜良县一个月的“热搜”后,渐渐地,就被其他新闻取代,再也没多少人提起。
唯有一人始终无法忘怀,那便是郑晴琅。
或许,高艳红一开始的出场并不令她愉快,但是,后面发生的一切,让她忽略了这点。
她更在意的,更多的是这个可怕世道对一个女子的尊严、乃至生命的吞噬。
她忍不住在自己脑海中,反反复复得问自己一些问题。
若是这个社会给女子更多“自力更生”的机会,高艳红是不是可以走上另外一条幸福的路,而不至于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
若是女子从小被教育“自立自强”,从小被培养“身怀技能”,而不是教她们“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长大后,面对生活的各种不幸,是不是就有更多的独立生存的能力?
她相信,这世间还有许许多多的“高艳红”,因为认识的有限以及生存技能的缺乏,而不得不成为依附旁人的寄生者。
这些女子,就像植物界中的帽蕊草一样,它们只能寄生在长尾柯大树的根系上,依靠大树的养分存活,连自身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都没有。
离开了长尾柯树,它很快就会枯萎死亡,如同“高艳红”一样,在离开夫家这个寄主之后,寻找不到新的可靠寄主,她也在一步步迈向死亡。
要么是尊严的死亡,要么是生命的死亡,要么是两者一起。
郑晴琅每每想到这些,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千斤重的一样,十分憋屈。
一开始穿越过来,她只想着,重活一世,她要努力挣钱,吃好喝好,过逍遥的好日子。
唯一一点责任,就是自己占了原身的身体了,那就帮忙照看薛家一家大小了。
后来,她看到村民们生活的贫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又想着能帮就帮,行善积德嘛!
如今,遇到“高艳红”,她又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她实在不愿意看到更多的“高艳红”。
这日,她找到了肖雅,对她发出邀请。
“肖姑娘,我打算在村里办女子私塾,你能不能出面,当个女先生?”
这个时代,还没有专门为女子设的私塾,所以肖雅听到她这话,一时间竟反应不过来。
过了几秒后,她才问道,“老夫人,这女子私塾可从来没有人办过,你这是为什么?”
郑晴琅将自己针对高艳红之事的思考和盘托出,末了长叹一口气,说道,“我能力有限,改变不了这个世道,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世间可以少些‘高艳红’。”
肖雅被这些话狠狠震撼到了,紧接着,她也猛地意识到,自己好像也是一个“高艳红”。
即便她从小养尊处优,被培养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被京城的许多人吹捧为“才女”。
但细想想,若没有流放一事,她接下来的整个人生也会如同一个寄生者一样,今日依附父家,明日依附夫家。
在世人的眼中,她会是肖承业的女儿,是未来丈夫的妻子,是未来儿子的娘亲,却独独不是肖雅。
想到这些,她莫名觉得胆寒,同时也觉得很庆幸。
庆幸自己毅然决然选择了陪着爹爹流放,然后幸运地遇到了眼前的薛老夫人了。
若没有她,没有刚刚那些话,她此刻恐怕还如坠梦中而不知道清醒。
这些念头,从她脑海中一一划过,现实却只是过了十几秒而已。
她想通后,对于“女子私塾”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便开始询问相关的问题。
“老夫人,你这女子私塾,打算教什么呢?”
郑晴琅自然思考过这个问题,立刻答道,“女子私塾的课程,我想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呢,就是识字、算数和记账;选修课,就是根据个人的资质和兴趣,教导一些实用的专业的课程,比如纺织、刺绣、厨艺、医术等等。”
肖雅虽不懂得办学,但是听到她这个课程安排,第一反应是,确实蛮实用的。
纺织和刺绣,要是学会了,可以自己在家织布和刺绣,足不出户,就可以挣钱了。
还有厨艺,或是到那些大户人家当厨娘,或是像薛老夫人这样当席面师傅,这都是极好的营生。
至于医术,要是真有女子能够学好,那以后女子看病就更加方便了。
如此想着,她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直接问道,“老夫人,那我能教些什么?琴棋书画么?好像不太实用吧?”
郑晴琅答道,“我想让你负责两个部分,一是识字的必修课程,二是礼仪方面的。”
“识字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教导礼仪的话,有什么用呢?”肖雅不解道。
“礼仪嘛,虽然在我们这些小门户里头自然不实用,但是许多大户人家都会请女先生教导家中女眷礼仪规矩,这也是一种职业了。”
肖雅点头表示理解了,她之前也是有过几个女先生的,其中就有一个老嬷嬷负责教自己礼仪规矩。
接着,肖雅又问起了生源的问题。
郑晴琅倒还没考虑到这个,便摇头表示自己还没想好。
肖雅听罢,思忖了一会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老夫人,若是我的话,生源的范围尽可能选在本村或者附近两三个村子。这办女子私塾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知道的人少一点比较好。”
郑晴琅秒懂她的顾忌,这世间有不少卫道士,开女学的行为怕是会触碰到这些人的敏感神经,将招生范围放在自己“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周遭村子,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保证女学顺利办下去。
她点点头,认可了对方的建议。
“这头一年办学,咱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不要将阵仗搞太大比较好,免得误人子弟。等我把先生都请好了,再看看大家的反应,才好具体敲定生源的范围。”
肖雅从这里就看得出,这薛老夫人做事极其有章法,便不再纠结,爽快得答应了对方的邀请,决定当一回“女先生”。
搞定了一位,还有许多“先生”需要邀请。
郑大丫听说三姑奶奶要办女子私塾,其中设了厨艺课程,还没等郑晴琅开口邀请,她自己就忙不迭得说自己要去教厨艺。
于是,原本打算郑大丫没兴趣就自己上的郑晴琅,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一位厨艺先生。
而她计划的另一位,却有些难搞,就是医术方面的黄大夫。
黄大夫这些年同郑晴琅往来不少,她年纪大了,更加注重保养了,经常找黄大夫开些滋补或者调理身体的药,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十分谈得来的老友。
但是这平常很好说话的老友,谈到要给一堆女学生教医术,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说什么也不想将自己的医术教给一群女娃娃。
郑晴琅劝了许久,讲述了不少女子看病的不易,希望他可以“医者仁心,有教无类”。
最终,黄大夫也意识到有女大夫的好处,松了口,表示可以尝试一年的教学,若是底下学生不堪造就,他便不教。
郑晴琅忙不迭得答应了,只要能来就好。
她相信能来女子私塾的学生,不会让自己和黄大夫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