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邦呢,从不屠城。
他进了城,入了秦王宫,就被王宫里面无数的珠宝和美女迷了眼。
刘邦立马就不想走了,又被樊哙、张良从皇宫里劝了出来。
你想,刘邦一路百战入关,根据怀王之约,马上就可以分为关中王了。
这样的时刻,享乐一下,放松放松,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樊哙、张良两人一劝说,他就立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他约法三章,不杀人,不抢劫,不伤人。
秦人很开心,自发拿出牛羊犒劳刘邦。刘邦说自己的粮食够够的,老百姓也不容易。
秦三世子婴也捆了自己向刘邦投降,刘邦也没杀子婴。
......
回想起踏入关中那刻的情景,刘邦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唏嘘。
他进了咸阳城,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城里的一切。
宏伟壮观的宫殿,婀娜多姿的后宫佳丽,香气醇厚的佳酿,堆积如山的珠宝,至高无上的皇权,每一个都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他确实是不想走了。
在他迷迷瞪瞪之时,张良和樊哙来劝他。
可他却不乐意了,他才刚找到当皇帝的感觉,他们就劝他离开皇宫,这未免也太过扫兴。
他们又苦口婆心地劝他,他才刚刚推翻暴秦,若即刻沉湎于享乐,这对于关中百姓来说,就等于才赶走一个商纣王,又来了一个周幽王,他这种行为无异于助纣为虐。他如果想得到天下,梦想就不能只是一个区区宫殿!
他们的劝说,字字珠玑,直指要害。
他心头一震,随即恍然大悟。
此时他若留在咸阳城不走,必将成为项羽和诸侯们的众矢之的,还不如将咸阳让出。
幸好他及时退出咸阳城了,当时项羽的大军已经到了函谷关。
倘若他那时据城不出,以项羽的德行和对咸阳的仇恨,等待他的恐怕就是一场大战了!
......
李世民此时却是有点佩服樊哙了。
张良能去劝谏一点都不奇怪,毕竟张良是韩国贵公子,并不贪图富贵,能够在咸阳的纸醉金迷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所动。
而樊哙的表现却是令人刮目相看。
一个以屠狗出身的武将,竟然能够在所有人都膨胀的时候,劝说刘邦冷静自持。
而且从史书记载看,还是樊哙先行谏言,之后才是张良劝说。
这真的只是当年沛县的屠狗之辈吗?
这真的只是只懂得冲锋陷阵的猛将吗?
刘邦能有这样的下属,何其幸运!
不过李世民觉得,刘邦退出咸阳城这件事,樊哙、张良的确是功不可没,其实真正最厉害的人还是听劝的刘邦。
商纣王、秦二世、隋炀帝这些被后人称作昏君的皇帝,他不信他们的身边没有忠言直谏之士。
只是他们完全听不进去而已。
刘邦这次不仅仅是听进去了一次劝谏,而是刘邦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
或者说,刘邦有了更为宏大的视野与抱负。
咸阳的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
比咸阳城更为重要的,就是天下,是万民福祉,是千秋基业。
......
嬴政对刘邦的印象更好了。
这就是刘邦和项羽两人差距。
一个只顾报仇,一个收拢民心。
即便最后是项羽拿了江山,也坐不稳。
嬴政已经渐渐明白,民心对于稳固王朝的重要性。
然而片刻之后,嬴政眼神又黯淡了起来。
只是可惜了子婴啊!
秦皇室之人,皆数陨落!
嬴政的双手再次攥紧。
秦二世而亡的命运,他一定要改变!
......
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
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
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
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
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
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
李世民微微颔首。
听劝这个事,就像是连锁反应。
试想,若是别人劝了,刘邦根本不听,久而久之,别人就不会再劝了。
那即使刘邦有再多的能人,进谏了千种良策,到最后,都无从施展。
相反,别人劝,刘邦听,别人就会一直劝。
所以,刘邦手下的能人很多,也都愿意给刘邦出主意。
这就像一个良性循环。
而项羽就一个范增,项羽还不好好用。
所以,这天下就该是刘邦的。
而李世民自己,也会效仿刘邦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
第三点,有超前的认知。
但还能做到顺势而为,即使这其中有些不那么体面。
咱们看像秦始皇的郡县制,在当时先进不?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一下子摊子铺得太大,导致消化不良,最终伴随着秦朝的灭亡而破产了。
在当时,普遍的观念仍倾向于分封制,认为郡县制难以行得通,旧贵族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
但刘邦的内心是认可郡县制的,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