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34章 新DLC:轴承高速滚动动力学
    第434章新DLC:轴承高速滚动动力学

    滚动轴承这种东西看上去平平无奇,好像就是个圆环里面塞点珠子或者圆柱体,但实际上球数、球径、垫片角度、内外圈滚道沟曲率系数、径向游隙等一系列指标都会对轴承的表现和寿命产生明显影响,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国产航发轴承,或者说国产轴承整体上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从制造工艺、材料水平到设计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

    很多时候甚至还不是单纯的水平不够,而是适配程度不够,或者说选择的关键参数有问题。

    因此,小小的一个轴承,真要想改进的话,会涉及到力学、数学、材料学、机械设计等诸多学科,还真不是常浩南一个人就能解决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这功夫,国内专门研究轴承的课题组,几乎都是机械或者车辆的学科背景,但航发使用的轴承,跟这些地方实际上还有不少区别……

    丁高恒那边的电话很快接通了。

    实际上,正常流程要找丁高恒应该通过他的秘书,但常浩南恰好是少数可以直接联系到他本人的人。

    “小常啊,找我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丁主任,我想请您给科工委下属的几所高校发个通知,询问一下有关高速滚动轴承的研究和人才储备情况。”

    随着二者之间联系的日益频繁,已经不再需要每次都先花上几分钟时间寒暄,有任何问题开门见山就好。

    “高速滚动轴承……你这是又接了什么新项目?”

    显然,对于已经习惯了常浩南效率的丁高恒来说,前者哪怕再创造点什么奇迹,他都能做好心理准备。

    “现在已经够忙了,新项目肯定是没有,还是咱们第三代涡扇大推的事情……还记得我上个月找您要到的那些航空发动机使用和维护数据么?”

    听到这个问题,丁高恒顿时来了精神:

    “当然记着,那段时间为了给你搜集材料,办公厅那边连着加了快一个星期的班,各地的科工办还有解放军装备口也被你一句话折腾的不轻,我估计啊,没少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

    话虽如此,但当初听到常浩南这个略带不讲道理的要求时,他其实还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电话这边常浩南也半开玩笑地回应道:

    “放心吧丁主任,我都已经分析过了,等到那些数据转化成更好用的装备,下面的人就该念起您的好咯……”

    常浩南的名字,在军工口,尤其航空工业系统里面已经基本上相当响亮,不过用户跟他们上游的研发人员之间其实还是比较割裂的,除去极少数承担试飞或者战法研训任务的特殊人员之外,其实很少有人关心自己手里的装备到底是经过一个什么样的流程设计出来的。

    除非它像过去的卡拉什尼科夫一样特别好用,或者像未来的21式作战爹一样特别难用。

    总之大多数情况下,无论好坏,直接承受这个口碑的肯定是抓总负责研发的国防科工委,还有身为甲方的总装备部(或者总后勤部)。

    不过丁高恒现在显然没工夫关注这些:

    “分析过了……那么多数据,伱用了半个多月就全都分析过了?”

    每当他以为自己已经可以用平常心面对常浩南的时候,后者就总是能给他整出点新花样。

    虽然靠统计学手段来对研究方向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但是受限于数据量和计算水平,这个领域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发展都并不明显,也不怪丁高恒觉得意外。

    “嗯……当然不是全靠我一个人,还有其他人负责录入数据,以及制图做表什么的……不过结论确实很明显,高压压气机转子前后的两组轴承是航发最主要的故障因素,能占到全部故障原因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甚至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所以我希望能在新一代涡扇发动机上解决它。”

    实际上,常浩南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确实有那么点人工大数据算法的意思,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重生者身份,因此实在没办法解释的过于详细,只好把话题迅速转移到具体的技术问题上来。

    “原来如此……不过小常你等一下,可能不需要发通告那么麻烦……”

    丁高恒说完把电话听筒放在桌面上,拿起另外一个只能接通内线的电话,让秘书给自己送一份档案过来,然后继续对常浩南说道:

    “我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兵器工业总公司那边报上来过一个相关材料,是一个有关建设轴承工业协会的申请……”

    90年代末,随着华夏的各种产品逐渐能够走出国门,各制造行业对于标准化组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总管华夏工业领域发展的几个部委规模却日渐缩小,于是形成了不少这类自发组团的行业协会。

    几分钟后,常浩南从电话里听到了一阵敲门声。

    “没错,冰城工业大学和西北工大那边有几个课题组正在研究这个方向,我会让他们尽快联系你。”

    ……

    科工委这套体制,在效率上确实没的说。

    仅仅两天以后,一名叫做王钦黎的教授就带着课题组的两名研究生直接飞到了京城跟常浩南见面。

    “王教授,您好。”

    对方在过来之前就已经发过邮件,所以常浩南知道对方目前是冰城工业大学教授和机电学院的系主任。

    虽说工作时要称职务,但他这个主任跟丁高恒那个主任在地位上毕竟还是小有差别。

    就连电子邮件最后的署名都是把教授放在最前面,显然其本人也是更看重这个头衔。

    “常总,这次能亲自参与到咱们的项目里面,实在是太高兴了”

    王钦黎快步上前,满脸兴奋地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您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我们学院的几个教授,几乎天天都在我这提您的名字,还有那个多物理场模拟器。”

    “哦?”

    听到TORCHMultiphysics的常浩南倒也来了兴趣:

    “那他们对于这个软件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他知道,自己要是直接问评价,那必定只能得到一些意义不大的彩虹屁,所以莫不如更直接一些。

    “这个么,其实大家现在都还处在入门阶段,连大部分的功能都还没全都学明白,如果非要说的话……”

    王钦黎低头思索了片刻:

    “就是希望能推出一些像是MATLAB那样的工具包,尤其是面向生产端和一些只需要处理简单问题的用户,让他们也从最基础的算法开始学实在是有些难度。”

    这道还真说中了火炬公司现在最大的短板,也就是软件生态还没有做起来。

    很多MATLAB的工具包根本就不是MathWorks公司官方出品,而是由用户或者其他企业编写和发布的,因此几乎遍布各行各业(虽然未必都好用),但火炬公司眼下显然没有这种条件,很多活还是只能由自己来做。

    “这确实是我们下一阶段的主要计划,而且这次我把您请过来,也正好有类似的想法,给TORCHMultiphysics设计一个专门面向轴承行业的高速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块,作为软件的DLC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