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80章 年底,刘家庄的红火
    刚踏入家门的刘之野,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思念,他决心要多陪伴他们几天,尤其是那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刘文、刘武这小哥俩这么长时间没见了,竟有些恍惚,差点没认出他这位久别的父亲,这一幕让刘之野的心头不禁泛起一阵酸楚,五味杂陈。

    在师部,刘之野的学习期间,一切事务得以平稳过渡,副参谋长临时代理参谋长之职,虽能力稍逊于刘之野,却也能恪尽职守,曹规萧随之下,将参谋部运作得有条不紊。

    面对难题,他及时而有效地与刘之野沟通,确保问题得以妥善解决,让师里的工作未受丝毫影响。

    再者,刘之野的假期实为短暂,仅一月之期,正月十五一过便需重返军事学院。

    另外,师部运作如常,工作有条不紊,他在此期间仅需偶尔出席师部会议,巡视下各部工作进展,无需日日驻守军营。

    如此安排,既兼顾了他的学业与职责,又显得张弛有度。

    此外,师领导对刘之野的处境深表理解,若有紧急事务需他亲自处理,他亦能迅速归队应对。

    于是,刘之野卸下繁重的工作担子,悠然自得地留在家中,全心全意陪伴着三个孩子,享受着天伦之乐。

    反观甘凝,她则忙得不可开交,正值年末,街道办事务堆积如山,身为副书记的她,自然也是身先士卒,无暇他顾。

    清晨时分,阳光初洒,刘之野与老妈邓茹以及老爸刘竟斋,各自怀抱一名孩子,满面春风地踏上了前往大集的征途。

    刘之野与家人一起,亲身体验了这份独特的人间烟火,感受了那份不同于都市喧嚣的宁静与温馨。

    大集上,人声鼎沸,商品琳琅满目,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刘之野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与充实。

    今日周末,恰逢市集盛日,岁末将至,市集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商贩们纷纷扩大摊位,规模空前,来自五湖四海的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交易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刘家庄那座去年竣工的宏伟商场,无疑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购物地标。

    自开门迎以来,它便迅速成为周边数十万居民心中的购物圣地,每逢闲暇,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岁末年初,刘家庄周边手头宽裕的百姓们纷纷涌向这座商场,心中盘算着为家人添置新衣新鞋,以焕新面貌迎接新年。

    不仅如此,像什么收音机、电风扇、缝纫机……等高档货都成了他们购物车中的热门选项。

    商场内商品琳琅满目,品质明显优于街头巷尾的集市货色,自然,其价格也不容小觑,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热情。

    在刘家庄及其周边,商场与供销社的门槛,自然离不开那一张张珍贵的票据。

    然而,在这片土地上,这并非难题,村民们根本不缺这些票据。

    得益于刘家庄内工厂企业的福利,各种生活物资票据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福利,虽限地域流通,仅在刘家庄内购物有效,却也足以让村民们心满意足。

    这一福利制度,虽带有些许地域色彩,却也在无形中加深了村民们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除了繁华商场与供销社内琳琅满目的商品需凭票购买外,大集之上,商贩们沿街叫卖,热闹非凡,而刘家庄镇办的商铺更是门庭若市,两者皆无需票据。

    这一便利,如同磁石般,不仅将周边村落的乡亲们纷纷吸引至此,就连市区的老百姓们也慕名而来,争相体验这份无需票证束缚的自由购物之乐。

    现今,在京城地界上,刘家庄大集声名鹊起,其内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更难得的是,这里的物价相较于别处,显得尤为亲民,真正实现了质优价廉的购物体验,成为了老百姓的首选购物之地。

    城里的一些“会过日子”的家庭主妇们大都不愿光顾大街上林立着的大商场和百货公司,就像买菜到农贸市场一样,她们也喜欢到刘家庄大集上去买东西,挑选方便,价钱又便宜,大集上的商贩们尽量地满足她们的需求。

    首先货物种类齐全,锅盆碗箸,日用百货,衣帽鞋袜等应有尽有。货物质量不要求多么精致,只要结实、便宜。

    每逢赶集,无疑是老百姓们最为期盼的盛事。即便是在熙熙攘攘中穿梭了大半天,空手而归,那份由内而外的愉悦与轻松,依旧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一天,也是孩子们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跟着大人去赶大集。

    孩子们早早就起床,像“跟屁虫”一样跟着大人,寸步不离,唯恐稍不留神,大人把孩子给落下一样。

    小孩子们一路上东张西望,四处环顾,什么都是新奇的事。

    其实,最期盼着能快点到集上,可以吃上那刚出锅的香油大果子和热腾腾的大包子。

    逛集市的一大享受,莫过于那琳琅满目的美食与热气腾腾的早餐摊,香气四溢,引人垂涎。

    像什么艾窝窝、羊肉汤、烤肉串、核桃、切糕、凉糕、花糕、豆面糕、烫面炸糕、面茶、炒肝、灌肠、酥合子、糖葫芦等这里有几十个种类。

    在集市西侧出口不远处,约莫五十米开外,一位身着浅蓝衣裳,头戴洁白高帽,腰间系着洁白围裙的女子,正忙碌于她的摊位上,娴熟地炸制着“油炸糕”与“麻团”,金黄色的外皮在热油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正是刘之野心心念念的早餐之选。

    他脖子上坐着活泼可爱的大闺女小贤,父女都是吃货,见状便满心欢喜地,直奔那香气扑鼻的摊位而去。

    刘之野凑到近前,问:“麻团”、“油炸糕”各多少钱一个?”女摊贩一边给一男士用木头夹子夹“油炸糕”,一边回答说:“每种油炸食品都是两分一个。”

    交钱买了“麻团”和“油炸糕”各十个。用油纸包着,父女俩就这么背着脸站在旁边的摊位旁,你一个我一个的吃起了“油炸糕”和“麻团”。

    “油炸糕”,非常热乎、分别是豆沙馅、枣泥馅,香甜可口。

    “闺女,你悠着点吃,别落我头上去……”

    “嗯嗯……还吃……知道啦!”

    吃完这个,他们俩又直奔羊汤铺子而去。

    沿途再买上几个烧饼、驴打滚,然后喝上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溜溜缝儿,这就更完美了。

    当然,在刘家庄赶集除了各种美食还有大量的民间艺人在这里赶场卖艺,进行着戏法、杂耍、皮影戏以及拉洋片的表演,将原本以商贸为主的赶大集变成了一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游艺盛会。

    这里还有各种各样好玩的儿童玩具,像风车,空竹、灯笼……还有“琉璃喇叭,噗噗噔儿……”

    这是,在老京城庙会、赶集上出售的一种儿童应时玩具。

    此玩具由玻璃制成,“琉璃喇叭”貌似老京城磨剪子磨刀小贩用的铜号,“噗噗噔儿”像个葫芦,用嘴吹,呼吸时可以发出噗噗的声音,颜色为紫茄皮色。

    因为售价便宜,又可以发出声音,几个小孩同时吹又好玩又热闹,所以很受欢迎,凡是去庙会、赶集、逛厂甸的都要买上几个。

    “噗噗噔儿”早在明代就有了。“琉璃喇叭,噗噗噔儿”因为是用极薄的玻璃制成的,经过人的嘴呼吸而发声,如果用力过大,底部就会破碎扎破手指,有时还会将碎玻璃片吸入咽喉,非常危险,因此逐渐被淘汰。

    吹得声音悠扬,真现有升平的景象。汽珠儿飞扬高声,大有青云得路之意。

    但此时集市上最受欢迎的,却是各式各样的鞭炮。

    “新年来到,瓜果祭灶,姑娘爱花,小子爱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集市上卖鞭炮的小贩特别多,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足足有多半条街长。

    这时候生活条件差,鞭炮头数也少,一挂小鞭19头(个)、25头,超过50头的就算长鞭了,不过也有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的,燃放时能响半天。

    卖鞭炮的小贩站在桌子上,旁边摆放着用旧报纸旧画报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鞭炮,边吆喝边卖鞭炮,吆喝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五花八门。

    有的悦耳动听,有的甚至“爆粗口”。这边刚吆喝完,那边又吆喝声起。

    “过年咧,过节咧,俺的鞭炮没说的,个个嘎嘎响”

    “从NJ到BJ,买鞭炮听响声,如果你卖鞭炮不响,不如买画贴墙上……”

    “南来的,北往的,都是来俺这听响的……”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咱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谁的鞭炮更响……”

    ……

    吆喝声过后,接下来就是燃放鞭炮。

    谁的摊位燃放的鞭炮多鞭炮响声大,人们就往谁的摊位前聚集,谁的摊位就会卖得多。

    所以有些摊位为了吸引顾多卖鞭炮,都比着劲燃放。

    鞭炮摊前总是围着一些小孩子孩子,由大人陪着来买花炮。

    卖鞭炮人的小贩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挂在长长的竹竿上挑起来,在半空中来回摇晃着燃放。

    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震耳欲聋,闪光冲天,爆竹皮满地,整条街上都弥漫着刺鼻的浓浓火药味,顿时大人们蜂拥而至前来选购鞭炮。

    看热闹的小孩子们则疯抢燃放爆竹时炮捻燃烧到半截熄了火的哑炮。

    有的小男孩为了多抢哑炮,不顾危险,爆竹还没有燃放完就去抢,有的甚至炸伤手、烧着头发、崩坏棉衣……

    鞭炮销量大的还有“小鞭儿”,单个儿细小,几十个成百头编在一起,四五米长,一点着信捻儿,响声连成一片,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像发射机关枪一样。

    伴随清脆的响声,燃烧时的火光,孩子们围着拍手跳啊,叫啊,那叫一个高兴。

    还有一种男孩子喜欢的爆竹叫“炮打灯”,形体短粗,点燃信捻儿,“嘭”的一声炸响,一道火光冲天,在高空中绽放出红绿黄色的灯火。

    就这样,不知不觉已过了中午,集市上的人们渐渐散去,“炮仗”市场的商贩们也要收摊了。

    小孩子们摸着衣服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哑炮——“战利品”,个个高高兴兴,心满意足。

    由于没钱买吃的,大多都是饿着肚子回家了。

    农村里赶大集,是物质匮乏年代催生出来的一种自由商品贸易形式。

    一个公社,方圆十多里一个集,除了专业的各式小商小贩,还有一些农户,把自己家多余的商品,拿到大集上去卖,赚点零钱,维持日常开支花销,像自己家养的鸡,剩下的鸡蛋,要出栏的牲口还有小猪崽儿,院子里种的青菜,地里种的五谷杂粮等等……

    要想出门赶集,对于居住在县城和广大农村里的人来说,就是靠徒步,农村话叫做“起旱”。

    这年月,连公社干部们下乡,都靠徒步,条件好的才能骑辆自行车。学生上学,靠徒步走亲访友,靠徒步迁徙搬家,更是依靠徒步。

    所以,这时候的人都是特别能走路,一天走上几十里不在话下。

    尽管刘家庄地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然而,除了偶尔穿梭其间的城市居民,鲜有乡村百姓甘愿掏出那几毛钱的车资,选择搭乘公交前往市集。

    他们大多秉持着质朴的传统,脚踏黄土,肩扛希望,徒步踏上赶往刘家庄。

    为了来刘家庄赶大集,有人也不辞辛劳,徒步穿越十几里蜿蜒曲折的山路,翻山越岭,只为那一份热闹与期待。

    更有甚者,因路途遥远,不得不提前在亲朋好友家借宿一晚,只为次日能更早地融入那片欢声笑语之中。

    每当赶集这天,在菜场、供销社、百货商店、粮店都是人们在排长队抢购东西。

    虽然排队累,在拥挤的人群中抢购东西辛苦,但是能吃到平日吃不到的食物,获得普通日子没有的享受,也是非常幸福。

    刘家庄集市的今日之盛况,实非偶然,其背后另有深因。关键在于刘家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孕育了庞大的生产体系。

    此地汇聚了逾两百余家工厂企业,它们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这片土地的经济天空。

    这些企业不仅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更涉足机械工程等高端领域,产品门类繁多,技术精湛。

    正是这份多元化的生产能力与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为刘家庄集市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吸引着八方来,共襄盛举。

    别的不说,单说这日常生活物资,刘家庄就基本实现了自产,比如说,药品、白糖、水果糖、白酒、果酒、汽水、雪糕、瓜子、茶叶、调味品、火材、学习用品、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各种五金、灯具、家电、零食、禽蛋类副食品、肉食品、五谷杂粮、水果、淡水产品……

    除了在刘家庄,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米、油、肉、布、奶、糖等生活用品都很紧缺紧张,一是价格较贵,人们吃(买)不起,二是物资少,人们手上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大多数物资往往要凭票供应、购买。

    另外,鉴于当前社会对布匹需求的急剧攀升,刘家庄正审慎考量是否应着手筹建纺织厂,以满足这一迫切的市场需求。

    在这年月,农村里普通老百姓能穿上新衣服的机会很少。

    老百姓购买布料、衣服、蚊帐、床单,乃至布袜,一切含有棉纱成分的产品,都需要定额配给的布票。

    这时候,城市里不分大小口,每人每人每年一丈二尺。

    前几年由于特殊原因,还更少一些。

    由于布票紧张,一般家庭在做衣服买衣服时候都是精打细算。

    如年纪大的不讲究衣着,很多都不添置新衣服,省下的布票供年轻人使用。

    一般家庭,都是先给老大添置新衣服。老大穿着旧了、小了,然后给老二穿。

    老二穿小了,又再给老三穿……衣服都是破了、旧了都不丢弃,补了又补,穿了又穿,以至补丁垒补丁也是经常见的事情。

    城市里的条件当然更好一些,普通居民着装都是比较传统,男子春秋都是中山装、工装、军装为主,夏天很多都是背心、衬衣,蓝色的短裤或者长裤为主。

    女性夏季一般都是碎花衬衣,长裤为主,很少有裙子。

    等过两年,绿军装便会风行全国,样式都是中山装系列,胸前佩戴一枚伟人像章。

    农村的农民一般都是干农活穿的服装,由于生活条件不好,很多都是大窟窿小眼,叠上补丁,非常简朴。

    …………

    如此这般,刘之野携其爱女,晨光初破便漫步至晌午,于熙熙攘攘的市集之中,不期而遇许大茂与傻柱二人,一番寒暄,热闹非凡。

    反观刘竟斋与邓茹,二人却早已归家,投身于忙碌的年节筹备之中,家中一派温馨而繁忙的景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一进入腊月就开始慌年了,早早地就为过年做准备。

    磨面、杀猪、做粉条、磨豆腐、蒸年糕、摊煎饼,忙忙活活,一会儿也不闲着,整个刘家庄里都热闹得很,过年的气氛很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