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广东海盗抵御清朝的统治比较猛烈。
新会县的“白旗贼”海盗抗清,自称为“义师”,“白旗贼”中比较著名的海盗头领是黄信。
顺治三年,清军攻打广州城,黄信与“山贼”黄蛮长联合攻打新会县城,攻城战役中黄信被杀,1647年,黄蛮长再度率领新会、新宁、新兴、平远“群盗”十多万人围攻新会县城。
在海丰,海盗苏成原本率领的海盗集团专门对抗明朝,但是清军南下进攻广东之后,苏成却调转枪头反抗清朝的统治。
顺治五年,苏成去世,苏利接班。当时郑成功进攻潮、惠一带,苏利配合郑成功的行动,直到顺治十年,清军进攻苏利,苏利被迫逃亡海上。
在粤洋西路,海盗邓耀也在抗清。顺治七年,海盗邓耀聚众起义,占据龙门岛抵御清朝。
此后明朝的海康伯明忠加入邓耀的抗清活动,邓耀由此成为满清的眼中钉,直到顺治十七年,清朝才镇压了邓耀的起义军,俘杀邓耀,但是邓耀集团的余部流转在海上继续抗清。
这些广东海盗,数量很多,如今,因为顾横和新军的到来,他们这些人的命运基本被改变,都跟着郑成功投靠了新大明,是新军第二海军中的一员了。
为什么广东的海盗频发,顾横从前不太理解,但亲自来到这个时代后,顾横明白了,这其实与清朝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
清朝在进攻广东的时期,实行血腥的种族屠杀政策,因而不断激起汉人的英勇反抗,为光复明政权而斗争。
曾经,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继茂在攻陷广州之后,发动了长达12天的大屠杀,死难70万人,清军甚至把逃到海边的民众都给杀死。
如此残酷的行为势必使得大批汉人反对清朝的统治,民间自发反对清朝的统治自然风起云涌。
顾横回想到这里,心中庆幸自己改变了很多悲剧。
不然,让清朝继续,那么清朝就会鉴于海盗的骚扰,发布“海禁”,接着又会实行“迁界”,这会使得广东居民再度遭到劫难,其中的痛苦更加不堪。
仅以新会为例,历史资料记述到:
新会实行“迁界”始于康熙元年三月,沿海之民必须内迁50里,共毁农田2448顷。
至康熙三年五月,再下令内迁30里,数十万亩田园成为荒地,被迫“迁界”的居民,“扶老携幼,流离载道”,“迁民贫者行乞街市,露宿衢道,往往饿死”。
官方的统计数字表明,新会在“迁界”劫难中,毁田50余万亩(占全县田亩的六成),被迫迁离的居民约8000户(占全县户数的五成)。
新宁在这两次“迁界”中,也遭到同样巨大的劫难,全县约占2/3的沿海地区返本还原,变成荒地。
人口锐减,康熙元年,全县有13738人,到康熙六年减少到只有5106人。
《海宴乡土志》载,海宴街原有2300人,取消“迁界”令后返回的只有23人。
《彭氏族谱》载,广海奇石彭姓原有100多人,后来返回的只有彭明伦一人。
在如此形势之下,民众的反叛必然发生,这一期间发生了周玉、李荣的海盗进攻。
周玉、李荣本是尚可喜招揽的部将,是蜑民出生,在明朝社会里属于社会鄙视的下层劳动人民,但是清朝的迁界使得蜑民损失惨重,很多人流离失所无法存活。
康熙元年,周玉、李荣借口归葬,回到海上招揽民众反抗清朝的统治。
值得称道的是周玉和李荣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官吏和官兵,对于民众并不骚扰。
这一海盗集团受到了尚可喜的不断追击,一直到康熙三年才被尚可喜彻底镇压。
以上的海盗只是清朝初年海盗集团的一个切面,清初的海盗随着康熙一朝的统治稳固逐渐消失。
但是到了康熙一朝的中后期,随着官僚集团的腐败和政府工作的失败,海盗开始小规模出现。
经历雍正、乾隆时期又开始发展壮大,最终在乾嘉年间成为清朝政府的海防大患。
从浙江到广东沿海,这些清朝渔民组成的海盗纵横东亚的海域,这也是著名的“艇匪”。
但是这个时候海盗集团和明朝时期的海盗集团有很很大的区别,明朝时期的海盗的成员组成很大一部分是海商,但是清朝的海盗集团却是由破产农民、渔民、平民组成。
乾嘉年间的海盗有福建蔡牵集团,巅峰时期船只数百,成员超过2万多人,曾经联合反清会党一度攻入台湾
浙江有凤尾帮海盗,广东有红、黑、黄、蓝等旗帮海盗。
这使得当时的嘉庆皇帝忧心忡忡,但是大股海盗在清政府剿抚并用的手段下不是被歼灭,就是投降。但是小股海盗的行动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