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横看着吴伟业,想到历史上他一辈子为了面子都不愿娶待他一片痴心的秦淮女子卞玉京,又因为谋取名利给与他无冤无仇的陈圆圆扣了一顶大帽子。
他心里应该是没有半分尊重女人的,还莫名的自以为是,顾横心里有了主意。
于是,顾横不待吴伟业开口,继续道:“吴公子的《圆圆曲》,本宫也仔细看了,确实写的不错。你的名声也因为这首诗传遍了大江南北,洛阳纸贵,令人艳羡。”
“你在诗中以秦淮名妓陈圆圆的一生遭遇为引子,反映了明清交替,天下兴亡的重大现实。”
“并且全诗采用双线交叉,纵横并行的叙述方式,将大明覆亡,建虏朝廷崛起了的重大历史画卷浓缩于笔端。”
“诗中也有对吴三桂因私人恩怨而叛国的行为进行谴责,对李自成等流贼也持敌视态度。”
听顾横说到这里,吴伟业还以为自己刚刚这样特立独行,是将文人清高,不随波逐流,不谄媚逢迎的美好品质很好的展现了,得到了顾横的欣赏。
因此吴伟业站得更加理直气壮,更加孤傲清冷了!
但不曾想顾横接下来话锋突转,说道:“只是,那句最著名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矛头虽然直指吴三桂,但是也让弱女子陈圆圆背上红颜祸水的骂名。”
“本宫以为甚是不妥,当时的吴三桂作为大明的军队将领,在大明面临灭亡之际率兵解救已经危亡的朝廷,面对这种无力挽救的情况,吴三桂却并没有与李自成的军队进行决战的信心和勇气,而是想要选择投降。”
“在面临李自成和建虏朝廷两方比较强大的势力之下,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投降建虏军队。”
“事实上吴三桂之所以选择投降建虏军队,也是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而深入思考的。”
“吴三桂投降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自身的军事实力相比其他势力来说较弱。”
“当时的大明天下十分动荡不安,社会中的各种叛乱频繁发生,而李自成率领的流贼队伍就是其中十分强大的一方势力。”
“起兵之后的流贼队伍在李自成的带领之下势如破竹,先帝当时受奸人蒙蔽,将本宫和新军派到了南方镇压其他流贼。”
“让李自成有机会主动对于我大明的军队进行多次的战争,一直攻占了我大明的京城。”
“由此当时的天下形成了三方比较强大的势力,分别是占据在北方地区的建虏军队,已经占据大明京城的李自成的军队,以及当时南方地区所存在的本宫的新军还有大明剩下的地方军队。”
顾横说到这里,想到自己没能挽救当时的大明,很是遗憾,停顿了下来。
吴伟业却忍不住大胆开口道:“公主,那你既然忠心耿耿为大明着想,为何在得知大明国破,先帝做出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举动后,没有立马率新军大部队北上驱逐建虏?”
顾横从容答道:“第一,北方一直都有新军在指挥义民们在抗击建虏;第二,“道天”商行也一直在为抗击建虏的义民提供各种钱粮和武器。”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南方当时还是一片混乱,张献忠等流贼祸害百姓,还有左良玉等割据一方,只图自己荣华富贵,醉生梦死!”
“待本宫平定张献忠等流贼,计杀左良玉后,本以为南方会安定下来,却不曾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不顾先帝遗命,怂恿皇室中人纷纷登基称帝,南方又陷入混乱中。”
但吴伟业却还是道:“公主,你若当时选择一个英明的有实力的大明王爷投靠,一样可以重振大明的!”
“哈哈哈……”
顾横突然大笑起来,然后嘲讽道:“吴公子,你也说了,要选择英明有实力的王爷投靠,但是你看看,这些已经登基称帝的王爷,哪一个现在击退了建虏,还在这人世的?”
“你又知道本宫为何会在江阴城与建虏决一死战,为何直到如今才打算顺应先帝遗旨,登基称帝吗?”
吴伟业茫然地摇了摇头,顾横却冷笑道:“那是因为,本宫曾经也想找可靠的大明王爷投靠,本宫还在认真考察时,南京的弘光皇帝就迫不及待伙同大明的仇敌建虏,暗算了本宫!”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当然除了早就知道内幕的龚鼎孳和余怀。
所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却又想知道这惊天秘密!
于是所有人都在沉默中很有默契地看向顾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