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那一股久违的江湖味
    《阿郎的故事》李易并没有着急。掯

    毕竟,他的电影才下映不久,虽然说都不是什么大制作,但是他也不必要那么的急躁。

    《阿郎的故事》是需要一种独特的味道的。

    对于李易而言,也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比如,如何拍出那个年代的那种港片的味道,是,那个时代的港片,制作方面会粗糙一些,但是有些味道,却是独特的。

    这一点,是李易需要去考虑的。

    所以,他并不着急着选演员,写剧本。

    而是回去之后,就找来了许多老港片重温。掯

    老港片一直以来都有着其独特的“江湖”气息,这是老港片最特别的特色之一。

    因为在那个时代,港岛的社会环境造就了,老港片充斥着一股子的江湖味。

    而那种江湖和武侠世界里面的江湖又不同,那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港岛的江湖市井的味道。

    其实有一个话题一直都环绕在影迷们的心头。

    那就是,现在也有不少港岛电影,但却很少有片子能找回老港片的感觉。

    那么港岛电影的“港味”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现在很多港片都让人觉得没有“港味”了?掯

    李易和很多老港岛电影人都聊过。

    有人猥琐:“我所理解的“港味”,就是那碗叉烧饭,那一杯鸳鸯奶茶......。

    赶工而做的生活日常,但却是用了心的,让人癫狂,却又隐隐地让人神伤。

    尽管早早出现了好莱坞电影这样的佛跳墙,但在很长时间内,它比不过这碗本土烧制的叉烧饭。

    这碗港味是二十多年里香港市民的最爱。

    因为这碗叉烧饭里,他们能品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失落与幻想。电影里全部都是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的梦想,或是有情饮水饱,或是一夜变富佬,或是寄寓鬼怪,善恶有报,或是纵情江湖快意恩仇。”

    而按照李易的老豆李振业的话,“在港岛电影最繁荣的时候,每年要出三四百部电影,平均每天就有一部拍出来。我最忙碌的时候曾经一天赶过9个片场拍戏,人称“李九哥”,而龙套演员每年拍的戏更多;港片最火的那几年,我们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收工接近凌晨,每天工作18个小时;你游叔叔曾经用一个晚上写出一个电影剧本,甚至于一个星期拍出一部电影在那个时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掯

    这些电影拍得确实很赶,这些电影看起来也确实用不了多少成本,演员还都没什么“腔调”(格调)。但在这些电影里,很少有创作人员和演员是敷衍的。因为竞争太厉害了,你不付出心思与态度,你就会被别人替代。不卖座的电影,可能上映几个小时就被撤掉,从此默默无闻。

    这种氛围,不亚于一场比赛。你不得不赶,而又不得不用心。这些电影,每一部都寄托着主创和演员的欢笑与汗水。

    这些赶制出来的电影,更加注重有创意的桥段和打斗,还有近乎生活化的表演。这些电影不需要多深刻的思考,迎合了忙碌的观众在闲余时间消遣娱乐的需要。

    而那个时候,不管是导演也好,演员也罢,亦或者是幕后工种,大家其实并没有现在的人那么市侩。

    要是有熟人找你帮忙,再忙也要去帮衬,因为你要是不讲义气,那么在港岛娱乐圈是根本混不下去的。

    所以,讲义气,在那个时代是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的。

    那个时候,没有像现在那么多复杂的东西,江湖习气是很重的,因为老一代的港岛电影人,演员,明星,大多都是草根出身,草根出身的人,往往身上都有一股子江湖气。掯

    而这些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了电影当中,因为当时的社会就是如此。

    老港片里的“生活气息”主要是体现在电影刻画的人物、故事、场景和对白中。

    这些电影,或有喜剧片,或有动作片,或为江湖传奇,或为鬼怪故事,或是校园青春,或是社会险恶,归根结底,大多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寄托着港岛平民对生活的感想与期望。

    而那个时候,电影人也是平民,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港岛的明星去菜市场买菜是很常见的事情。

    可是到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你见过几个大牌明星自己去菜市场买菜的?

    现在的明星收入和平民已经完全不同了,甚至于阶层也不同了。......”掯

    老港片其实也分好几种,像《阿郎的故事》和《桃姐》《岁月神偷》都是不同的。

    这是一部真正的需要填充那种港味的影片。

    而且这又是最擅长拍江湖味的影片的老杜的电影,所以,《阿郎的故事》又是及其特别的。

    这种电影总是在时装剧里拍出古装的江湖味道。

    电影一出来就是灰尘满屏的工地,男神灰头土脸,衣衫凌乱,不过是一名开着大土车的工人。

    年轻时候的玩乐,都要年老的受苦来换取的。可就是他们身上一股浓浓的江湖味让人欲罢不能。

    这大概就是老港片的独特所在。掯

    当然,这样的电影,能否在这个时代再让观众接受?

    李易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故事,虽然老套,却又不老套。

    浪子回头的故事很老套,可是浪子回不了头的故事,却很有一些新的味道。

    哪怕是放在这个时代,这也依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故事。

    所以《阿郎的故事》最精彩之处,被放在了大结局,用这个大结局告诉所有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剧情都是假的,只能放在八点档的剧情里骗骗无聊的主妇。然而当我们看见不得不死的阿郎决绝地跨上摩托车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好像那个不管不顾走上赎罪的绝路的人,就是我们自己似的。我们在这种时候想起自己,想起我们或多或少做过的错事,我们也需要一个从没得到过的原谅,只不过,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像阿郎一样从容赴死,只能在心里把自己代入电影,哭得泪流满面。

    这就是李易希望这部影片能展现出来的东西,人谁不曾年轻过?掯

    谁不曾做过错事?

    我们听的最多的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却忽略了,浪子回头,需要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