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贱人,是你的东西吗你就砸!你以为这些不要银钱?”
伯夫人又去找她麻烦,婆媳互相不顺眼,又开始每日一吵。
最终还是伯夫人仗着人多势众,更胜一筹,把姜瑶骂了一个灰头土脸。
可等裴泠玉回来,往姜瑶屋里一歇,伯夫人那点微弱的优势就不复存在。
伯夫人气的抓心挠肝,盯着姜瑶院子,眼珠子一转,“看来只能用那个办法了。”
“小姐小姐,今儿您叫我跟着常妈妈去买丫头,您猜我遇见了谁?”
“遇见了谁?”姜舒绾随口敷衍道,她正在读孙婉婉的信。
“李嬷嬷,就是伯夫人身边第一红人李嬷嬷。”
青杏一边说一边大口喝水。
过年的时候府里以示恩德,放了一批到年纪的丫头出去婚配,府里缺人手,常妈妈连同掌事嬷嬷去牙婆那边买人。
姜舒绾也让青杏去挑几个,她把方小子派去北地,奶哥没了助手,她就把院里的丫头放出去几个帮衬奶哥。
她屋里缺人,府里的人不敢轻易放进来,索幸买几个新的慢慢培养,青杏代她去挑人,遇见李嬷嬷买人也很正常。
伯府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富贵,添几个小丫头使唤还是使得。
“不是五、六岁的小丫头,是大一点,和我年龄差不多,长的还很好看。”
“……”
姜舒绾从信纸上抬起头。
贵胄世家一般不会买年龄太大的丫头使唤,尤其是长的好看,伯夫人更不会买。
长的好看的,在伯夫人眼里都是勾引她儿子学坏的妖精,整个伯府连裴泠玉以前的两个通房都颜色平平。
上一世,也是她不“争气”,没完成替身使命,裴泠玉不进她的房间,伯夫人没法子才在外头买了漂亮丫头给伯府传宗接代。
裴泠玉也不负伯夫人所望,全部接纳,关键他还一边念着姜瑶,一边抱着小妾生儿子,只叫姜舒绾对他恶心的很。
现在伯夫人为了收拾姜瑶,买漂亮丫头进府,裴泠玉能禁得住诱惑吗?
姜舒绾微微出神。
另一边,伯府。
当天晚上休沐,裴泠玉一回来就往姜瑶的院子走。
“小声些,不要让娘知道我回来了。”
裴泠玉吩咐着小厮,轻手轻脚做贼一样,他娘气性大,知道他一回来就回姜瑶的房间又要大闹。
“大爷——”
糟糕,又被发现了。
裴泠玉懊恼的很,心想是哪个不长眼睛的,回头一看只见两个身姿如柳,貌美如花的丫头站在屋檐下看着他。
此刻天色已经黑了,屋檐边挂了灯,柔亮的灯光如轻纱罩在她们头上,只叫她们娇美的容颜像磨皮一样更加好看。
“!”
裴泠玉脚下犹豫。
“大爷~~~”
她们声音也娇。
“!!”
裴泠玉脚下一转,朝两丫头走过去,“两位姐姐是谁?怎以前没见过?”
“嘻嘻,大爷真是的,我们一个奴婢怎么好意思叫姐姐。”
“姐姐这话说的,我见着姐姐们觉得亲切,想叫就叫了,哪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
只这一句话,便哄得两个丫头笑的花枝乱颤,空气里全是她们银玲玲的笑声。
“青杏,掌灯,我要写信。”
姜舒绾放下手里的信。
孙婉婉一行人已经到了北地,正赶上春播的时候,土地青黄不接,她的商队运了许多粮食过去,很快就卖光了,正在收购当地的皮毛货物。
而这几天北地边境总有小股轻骑散兵侵略过来,抢夺老百姓的口粮。
孙将军上奏称异族恐有异动,朝廷上下没几个信的,孙将军命令全军将士严阵以待,陆少乾也直接上了战场。
边关大的战事未起,小的侵扰不停,陆少乾上前线没几天就遇见了,叫孙婉婉胆战心惊。
姜舒绾一边写信安慰她,一边又单独写信告诉方小子,让他把京里带去那些好茶好酒好宝石全拿出来售卖。
放线钓鱼了。
待回了信,就没什么事了,姜舒绾松散了几天,伯府突然传来一个消息。
“小姐,老伯爷出家当道士了!”
姜舒绾听到消息的时候,正在院子梨树下晒太阳,青杏趴在墙角频频往伯府看。
前些日子伯夫人买了两个貌美丫头回去,她还以为二小姐要炸呢,没想一点响动都没有。
反倒是天天住在道观的老伯爷升华了。
入道为家,寻求真我。
老伯爷出家了。
消息传到伯、侯两府的时候,引起了轩然大波,伯府人仰马翻,侯府的裴老夫人更是直接气病了。
“我知道他不中用,没想到这么不中用,丢下一家子人,他竟要出家!他真是丁点责任感都没了!”
裴老夫人气病了,伯夫人便来求老侯爷,之后老侯爷带着伯夫人、裴泠玉连夜去了郊外的道观,好说歹说,老伯爷就是不回来,打定主意出家,还有了道号。
消息传回来,伯府瞬间就成了上京城的笑话,侯府都受了牵连,温氏觉得脸上无光,一时间也不好意思出去交际。
伯夫人更是痛苦无比,只觉得自己嫁了一个混账男人,完全靠不住。
夫君如此,真是跟死在外边没两样,伯夫人只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裴泠玉身上。
而姜瑶,她更是恨不得马上将她除去。
“老太太,伯爷我是靠不着了,他是死了活着都要待在道观,伯府如何他是一点都不关心,我也只当他死了,可泠玉却是伯府独子,就一个独苗苗,他若是有个好歹,我伯府一脉就断了。”
姜舒绾捧着汤药进去的时候,伯夫人正坐在裴老夫人床边声泪俱下的哭泣。
裴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她知道伯夫人什么意思。
裴泠玉是伯府独苗,伯府除了他连个庶子都没有,比起读书,伯府最重要的是子嗣传承。
前阵子她才叫裴泠玉搬到国子监,只叫他休沐才能回家,伯夫人这么说,就是想让他继续走读。
“请老太太放心,泠玉的前程就是伯府的前程,我一定让他好生学习,就是日日回家也不会懈怠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