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综影视之安魂路 > 第145章 渡劫十五 劫数了(2章合一)
    开平元年四月二十七,昭元帝登基不过五日,朝堂便已然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同样是这一日,昭元帝下旨大赦天下,减免徭役赋税三年,除谋逆、蓄意杀人者外,皆可赦免。

    一时间,大昭百姓欢欣雀跃,单单只是减免赋税这一项,便能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期待。

    开平元年五月三日,大越派兵对大昭的边境线展开了攻击。

    昭元帝尚在长乐郡主期间,便开始有意识的为这一战做准备,作为长乐公主的期间内,更是加紧了武将培养的步伐。

    得到加急军报后,她立刻下旨,令新任镇军大将军卫征西率左右威卫将军,领十万神鹰军前往西北边陲迎战。

    同时,昭元帝下旨,令冠军大将军与怀化大将军率一众四品及五品武官领兵固守安南与大昭的边境线,并令郑太傅为使节之首,率鸿胪寺卿等众游走于大昭周边小国,对之进行‘感化’。

    原本大越以为大昭国是后继无人,才选了个女人当皇帝,大昭国亦是在他们的掌中之物。

    不曾想,他们会被打得节节败退。

    大越逐渐招架不住,小国们观望了一阵后,心知天下局势将变,又得知大昭派了使臣前来,皆是恭敬以待。

    大昭与大越这一战持续了整整一年,大越越打越心惊,逐渐后继无力,欲与大昭和谈,却被昭元帝驳回,并受到更猛烈地攻击。

    正当他们思考对策之时,大昭国的镇军大将军竟出现在了他们的王庭,斩皇帝的头颅于王庭之上,而其所率兵士,不过两千。

    大越王庭被破,残余皇室呈上降书,愿为大昭附属之国,并每年给大昭纳贡。

    昭元帝并不满意,派遣使臣前往处置,半月之后,大越国不再,自此纳为大昭领土,划分为东越、西越、南越与北越四郡。

    武帝的长公主,即昭元帝的皇长姐,曾被贵妃假借假皇子之名和亲大越,为大越皇帝之后妃。

    大越国破后,镇军大将军得昭元帝之令,派兵将长公主护送回大昭王都。

    长公主回到王都的那日,便被昭元帝封为长平大长公主,并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长乐公主府赐予长平大长公主,唯愿长平大长公主此后得以长乐安平。

    这一战,镇军大将军卫征西之名冠绝天下,被昭元帝擢升为骠骑大将军,并封为抚越侯,世袭罔替,世代驻守北越。

    大越发动战事之初,安南便按捺不住,狡猾的在大昭的南境来回试探,直至冠军大将军与怀化大将军的到来,他们方才被强硬的打了回去,活像一只斗败的公鸡。

    再之后,安南便持观望态度,时刻关注着大越与大昭之间的战局变化,并与大昭军队隔着两座大山对峙,不敢再轻举妄动,见大越呈败退之象后,这才彻底散了分一杯羹的心思。

    笑话,人家大越是游牧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在马背上长大。

    就这,都被大昭打得没了脾气,意欲投降,他们……他们还是懂点事吧。

    于是,在大越被大昭收编后,安南皇帝便马不停蹄的派了使臣前往大昭国都,奉上国书。

    经过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大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休养生息,并彻底掌控大越,所以昭元帝欣然应允。

    自此,安南称臣,并主动送来质子,每岁纳贡。

    数年前,武帝的二公主与三公主皆被送往安南和亲,见和亲大越的长公主被接回大昭国都安置,安南皇帝十分上道,表示愿意将两位公主送回大昭荣养。

    但随安南质子而来的并非是二公主与三公主,而是她们的近侍及她们暗自携带的家书。

    两位公主在家书中写道:

    陛下之苦心,臣与三妹感激涕零,臣知陛下四方之志,愿为陛下披肝沥胆,助大昭安定繁荣,故臣与三妹共同决定留于安南皇城,为陛下一统天下之壮举,添上几分薪柴。

    因为这封信,昭元帝将自己关在书房一宿,最终还是同意了两位公主所求,派了十二名文武皆备的亲卫携着她的信,随安南使臣一同前往安南皇城,留在两位公主身边,保护两位公主,并助她们一臂之力。

    开平三年,昭元帝下旨,组建一队特殊的使臣队伍,往更远的地方探索。

    开平四年,昭元帝年二十二,却后宫空虚,群臣急得好像自己要娶媳妇似的,推选李相为代表,上书请陛下娶一位男后,并尽早诞下子嗣,以定民心。

    昭元帝十分耿直的阴阳怪气,“朕的身子自出生时便不好,强行生子,只恐一尸两命。诸位究竟是为了大昭考虑,还是见不得大昭安宁?”

    大臣们冷汗津津,纷纷跪拜道,“臣等不敢!”

    本着别人让我不痛快,我就让别人不痛快的原则……

    下一刻昭元帝便宣布了一件震动整个大昭国的大事。

    今年的恩科准许女子报名,不论文举还是武举,女子皆可参与,同男子一同考试。

    话音刚落,朝堂便炸开了锅,转眼间就变成了清晨嘈杂的市集。

    待他们欲跪请陛下收回成命之时,龙椅之上已经空无一人。

    昭元帝早就溜了。

    只要她跑得够快,就没人能拒绝她的旨意。

    李相等大臣数次前往南书房觐见,想要请昭元帝收回成命,而每次昭元帝都能在关键时刻将话题引向其他国事,待他们商议了此事从南书房内出来后,才恍惚发觉,他们又被忽悠了。

    无奈,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文举耗费时间极长,需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直至殿试。

    殿试之上,唯一一名女子显得尤为突出。

    监考的郑玄光心里美极了,只因此人是他的孙女郑舜华。

    舜华聪慧,颇有读书之能,所以在舜华年幼之时,他便请了数位大儒教导她,那时怎么也想不到,她还能有这等机缘。

    本次殿试的题目是皇帝亲出,是以除了皇帝,无人知晓。

    论大昭国政之弊端。

    考题一经颁布,大殿之上,不论是大臣还是考生,心脏都狂跳了起来。

    他们都知道,这个题目不好写。

    倘若全文夸赞大昭国政,显得太过谄媚。而若对弊端大写特写,会不会惹得圣上震怒?

    这个度可不好把握。

    郑舜华只犹豫了片刻,便提笔落字,她要赌一把,赌圣上是真的想听作为考生的她们对国政不足之处的意见。

    果不其然,昭元帝拿到郑舜华的答卷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前文是对国政优弊的分析,虽字里行间也有赞美之词,却不显谄媚。后半段则是她针对国政弊端提出的九点治国建议,大多针对的是官吏的管理和惩处制度,可行性很高。

    于是,昭元帝钦点了她为一甲榜眼,予了从六品吏部员外郎的官职。

    武举由兵部组织举行,除了考武艺之外,还要考兵法策论,殿试上更要考问军师策略。

    外场武艺考试之上,亦有一名女子脱颖而出。

    此女似乎是天生神力,打起架来蛮横得紧,单武艺一门,闯入前三甲,兵法考试倒是答得不错,只可惜对兵法只是熟读,做不到灵活运用,殿试之考并不出众。

    昭元帝认为她很有培养的潜质,将她收为殿前侍卫,任正七品京畿校尉。

    开平六年,开平三年之时派出的使臣终于归来,昭元帝在南书房召见了他们,整整一天,他们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如数上报。

    他们离开后,皇帝紧急召见了正二品以上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员,根据使臣提供的舆图与所书游记,商议了一夜。

    开平六年秋,使臣再度出发,只是此次他们身旁跟着京畿卫指挥使与京畿卫中最为精锐的两千尖刀兵士。

    开平七年,安南异动,昭元帝御驾亲征,与两位公主里应外合,短短一月,便将安南也纳入大昭疆土。

    历经二十年之久,和亲安南的两位公主终是归了家。

    昭元帝封二公主为辅国长宁长公主,三公主为镇国长泰长公主,予上朝议事之权。

    此后十数年,在使臣们的开拓与将士们的努力下,大昭疆域不断扩张,直至开平二十二年,才停了下来,这一年,昭元帝整整四十岁。

    老生常谈的,昭元帝这些年一心国事,未曾立后,未曾封妃,更无子嗣,大臣们不免又开始担心起了大昭国的将来。

    这一次,昭元帝没有让大臣们失望。

    在大臣们提出此事后,昭元帝直接牵了个年纪尚在总角之年的女孩出现在朝堂之上,并在龙椅一旁设了个小座,让她在一旁听政。

    “……”

    大臣们属实没想到,圣上会来这一出。

    其实,高位的大臣们大多见过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是长宁长公主的女儿韩宸,虽然不知其父是谁,但总归是皇室血脉,所以大臣们也就没再讨嫌的说出于理不合之类的话。

    事实上,也是因为这些年大昭国女子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

    众所周知,社会地位与生产力密切相关。

    女子地位相较男子低,不过是因为女子的体力等各方面及不上男子,这种情况持续发展,才使女子渐渐被禁锢于后宅,即便有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昭元帝下令,准许女子立女户,独立出家门自谋生业。

    这道政令促使一些女子擅长的产业的诞生,使女子不必一定要依附于男子生存,这才使女子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虽说要让女子与男子地位相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但相较以往,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

    尤其是昭元帝所选定的下一任君主也是女子,并亲自教导,即便只是守成之君,也不至于让自己所做的一切功亏一篑。

    开平四十一年,昭元帝在朝会上昏倒,众臣皆是大惊失色,皇太女迅速冷静下来,命人赶快去请太医,并将昭元帝送到偏殿,以及安排太傅等善后。

    直到这时,大臣们才发现,皇太女在昭元帝的教导下,已有了几分她的风采。

    昭元帝在太医的救治下,清醒了一刻,下令由皇太女监国,太傅、丞相辅政,旋即又晕了过去。

    这一病,昭元帝就再没上过朝。

    病情拖拖拉拉的直到开平四十二年夏,昭元帝突然来了精神,携皇太女来到皇宫最高处,俯视着皇城的繁荣之象,问道,“宸儿,你看朕这一生可有愧于天下人?”

    皇太女心知陛下大约是不大好了,忍泪哽咽回答,“陛下勤政爱民,使大昭从颓败之中挣脱,有了如今的繁荣之景象,雄才伟略,使四方臣服,怎会有愧于天下人?”

    “朕无愧于天下人,却有愧于一人。”

    将她从濒死之境救起,却为她而死的空青。

    皇太女不知陛下说的是谁,嗫嚅半晌后,未曾回话。

    昭元帝又道,“宸儿,往后大昭国便交由你了,一定不要让殉葬之制复辟。”

    皇太女坚定的应了声是。

    昭元帝再度深深看了眼远处的热闹,由皇太女搀扶着回了南书房,召来丞相与太傅,在两人的见证下写下传位诏书。

    当夜,帝崩,天生异象,日月共现,一道金光连接天地,持续了一刻方才消失。

    钦天监言,陛下功成升仙。

    次日,昭元帝遗诏公布天下,举国悲戚,家家挂起了丧幡,处处皆是痛哭之声。

    皇太女即位后,尊先皇昭元帝为‘至高世宗文武大圣皇帝’,后人称之为‘天圣帝’。

    史书记载,天圣帝在位期间,呕心沥血,勤勉政事,还大昭以清明,收服大越、安南等国,开疆扩土。虚心纳谏,关注民生,劝课农桑,使天下归心,国泰民安。

    昭元帝驾崩这一日,九重天上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

    众仙神糊里糊涂的依照天君的命令前往瑶池参加宴会,却不知此宴的由头是什么。

    但瞧着几乎有些地位的仙神都被请了来,天君亦是一副满面春光的样子,便猜到大约是天君有什么大喜事要宣布。

    宴至一半,忽的九重天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