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对于元春买回来的一大堆处理品,家人都很高兴,把暖瓶放在堂屋,大家一起用。
毛巾也拿出一条,挂在了毛巾架上,大家共用。
剩下两条毛巾和两个茶缸,被冯奶奶收了起来,“这毛巾和茶缸,留着元春和元蓁国安他们去县里上学用。”
这时候,村里人穷,弄不到工业卷,买不起茶缸毛巾,喝水都是用的竹杯和木杯。
洗脸也不用毛巾,用手呼噜几下,用袖子擦擦就行。
现在有的用就不错了。
大家也就没那么多讲究。
晚上,吃完饭,冯奶奶召开了家庭会议。
“元春,之前家里穷,没钱给你二哥定媳妇,我原本是想给你定一门好亲事,多要点彩礼钱,然后留下二十块钱给你二哥定媳妇,剩下的都给你置办嫁妆让你带去婆家,现在,咱们家不缺钱,你和国安的亲事就暂时缓一缓,我打算让你们都去读书,考个初中毕业证或高中毕业证回来,有个毕业证在手上,你们也能去县里找工作,或者应聘学校的老师,怎么也比下地干苦力活强。”
“国平,你也去考个初中毕业证回来。”
冯国平:“……”
他脸涨红道,“奶奶,我都快做爸爸的人了,还去跟小屁孩们坐一起考证,这不是招人笑话么,我不去。”
“别人想笑话就笑话,你不搭理就是,等你拿到初中毕业证,他们只有眼红羡慕的份。”冯奶奶道。
冯大生也劝大儿子,“国平,你有了初中毕业证,以后学校再招聘小学老师,你也有资格参加应聘考试,用不着再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去当老师,你只能下地干农活。”
“奶奶,爹,我去考。”
想到之前他对那些老师的羡慕,冯国平下决心道,“奶奶,爹,娘,我一定考张初中毕业证回来,将来当个教书育人的好老师,给我孩子做个榜样。”
“好,这才是我大孙子,是我老冯家的种,有骨气。”
冯奶奶拍桌子,表示很高兴,“明日我带你们几个去镇学校,找你们三姨问问,看能不能让你们直接去上学。”
冯奶奶口中的三姨,是冯奶奶娘家本家的一个侄女,就在镇中学教书,她老公也是一个学校的老师。
冯家人的运气很好,丁三姨的老公是镇中学的副校长,就管着这方面的事。
他说,“大姑,学校每年都会有几个插班生来读书,但都要经过学校老师们的出题考试,成绩每门都能达到六十分以上,学校就会录取,成绩要是太差,我也不能假公济私,让他们插班进来。”
冯奶奶点头赞同,“长生啊,我不为难你,就让他们考试,考没考过,大姑都谢谢你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刘长生笑着气道,“学校不拦着努力学习的学生,外人来,我都会大开方便之门,何况咱们还是亲戚。”
就这样,冯元春四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中学,成了初三年纪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