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233章 兵变前的准备,盛世开启!
    第233章兵变前的准备,盛世开启!

    李世民从来都不相信鬼神之说,他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东西。

    那些谣言只不过是他兵变前的手段而已。

    而就在此时,李渊也在考虑是否要准备迁都的事情。

    说起来,李渊要迁都的理由其实也相当简单。

    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所以每年为了防备少数民族的入侵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于是有个大聪明便上书给李渊说:“突厥之所以一直南下入侵,那是因为我们的人口和财富都在长安。”

    “突厥人南下入侵实在是太过轻易,收获又大,所以边关的问题才会一直得不到解决。”

    “既然如此,那不如把长安城烧毁,把人口和财富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如此一来,没了目标,突厥人便不再会南下入侵了。”

    对于这个建议,李建成和李元吉十分赞成。

    这个建议看似十分脑残,似乎支持这个决定的人都是蠢货。

    但看看这些人的屁股在哪里坐着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支持这种脑残的决定了。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这父子三人加一块,提到打仗连李世民的一根毛都不如。

    说白了,如果没有李世民在,他们根本不可能能够拿下这个天下的宝座!

    偏偏李世民现在威望越来越大,大到所有人都心怀不安。

    就连李渊,都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哪一天自己这个位置就坐不安稳了。

    在这种情况下,从李渊和李建成几人的角度来看,做出这种决定自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若是迁都了,不用防范外敌的入侵了,那李世民手中的兵权就能被光明正大的剥夺了下来。

    如此一来,他们父子三人全部都能安心睡觉了。

    李世民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因此在李渊派人前去樊州、邓州一带,巡视可以居留的地方,准备迁都之时,李世民果断上书驳回迁都的决定。

    “北方人入侵自古以来便连绵不绝,父皇坐拥天下,拥有百万精兵,怎么能够害怕那少数民族的入侵呢?”

    “若是仅仅只是因为入侵便害怕到迁都,那岂不是让大唐全国上下都蒙受羞辱吗?这不是平白无故让后世耻笑?”

    “纵观天下历史,被迫迁都的只有刘辰一人,那人据说是得到了上天的惩罚,暴毙而亡,难道父亲大人也想成为那般人物吗?”

    李世民这话说的丝毫不气,一点也没给自己的父亲留面子。

    他们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早就公开化了,因此李世民其实并不是很在意细节方面礼节。

    倒不如说,他现在需要一个机会来让自己起兵谋反。

    若是李渊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那便是李世民起事的最好时机。

    当然,李世民也不会表现的如此明显。

    于是他便装出义愤填膺的样子接着说道:“卫青霍去病不过是汉朝的一届武将,尚且能够说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种话。”

    “我身为大唐的藩王,难道不能做到这一点吗?”

    “请求父皇给我几年的时间,届时儿臣一定将那颉利可汗的脖子上套上绳子献给父皇!”

    “若是到时候不成功,再说迁都之事也不晚!”

    李世民这话说的十分圆滑,看似是在义愤填膺,其实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也很简单。

    他不是不支持迁都,只是不支持现在迁都。

    若是连仗都没打就灰溜溜的逃跑了,那岂不是平白无故的让天下人耻笑?

    到时候咱要是真打不过,再迁都也不丢人。

    所以他其实不是不愿意将自己手中的兵权交出去,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李渊听闻此言,顿时回道:“说得好!”

    但实际上,他也只能无奈的同意李世民的说法。

    李渊也不敢把李世民逼得太紧了。

    李世民知道李渊知道自己有反心,李渊也知道李世民知道他知道李世民有反心。

    但是双方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这么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看似是在为自己的利益争取,实际上他们也只不过是李渊用来限制李世民的工具而已。

    如果没有这两个家伙在前面当靶子替自己吸引火力,那到时候有矛盾的就不是李世民和他的兄弟了,而是李世民和他的父亲了!

    所以很多时候,李渊扮演的只是一个裁决者。

    他坐在高台之上,高高在上的看着下面人的争斗,以保全自身。

    眼看计划流产,李建成不乐意了。

    “当初樊哙那小子也说自己可以凭借十万大军在匈奴之中纵横驰骋,可结果呢?”

    李建成不阴不阳的说道:“莫非秦王和樊哙那小子一样,也只是吹牛皮罢了?”

    李世民十分不屑,冷哼一声,淡淡的啐了一口。

    “樊哙那小子有什么可称赞的,我用兵的方法和他有很大的不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不出十年,我必定平定漠北,此并非妄言!”

    李世民高声说道:“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听闻李世民这么说,李渊终于松口,决定不再议论迁都的事情。

    但李建成仍旧不愿意善罢甘休。

    “突厥虽然南下入侵,但只需要得到财物便会离开,而秦王却是假托抵御突厥的名义总览兵权,实际上只是为他篡夺帝位做铺垫罢了!”

    可以说为了搬到李世民,李建成已经不择手段了。

    哪怕这些话说出来十分可笑,他也要说。

    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这么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渊还没彻底老糊涂,自然不会相信李建成的话。

    或者说,他不愿意,也不敢相信李建成所言。

    谁都能看得出来,李世民仅仅抓住兵权不愿意放手,摆明了就是不会坐以待毙。

    很多时候他交出兵权,也只是以退为进,证明这兵权不在他手里还真不行。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确是有矛盾,但现在更重要的还是去防备突厥的入侵。

    如果真的把李世民拿下了,只怕再也没有人能够对付突厥人了。

    到时候说不定这天下都没了。

    轻重缓急李渊还是分得清楚的。

    ltdivquotcontentadvquotgt像是这种事情,只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交锋的一个缩影。

    谁都知道,李世民手中掌握兵权的时间越久,他的声望就会越高,到时候就越难以对他动手。

    这么拖下去,迟早会发生大问题。

    可偏偏现在所有人都得依靠李世民来防范外敌。

    现在李渊就是既想让李世民干活,又不想给他权利,可偏偏让他干活就得给他权利。

    于是事情陷入死循环。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交锋和矛盾,本质上其实是他和李渊二人之间的拉扯。

    但李建成当真有那么不堪么。

    这件事情也不见得。

    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还是有着不俗的实力的,否则双方也根本不会拉扯这么久。

    真要是如同李世民所说那般,自己的威望极高,登上帝位是众望所归,那李渊何必还犹豫那么久?

    一个无能的太子而已,说废就废了,直接给李世民,不就没那么多的事情了

    说白了,双方能够一直拉扯下来,那就证明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是很大。

    而且由于太子正统的身份,李建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有着极大的优势。

    他在对付李世民之时,手段说不上多么高明出色,但也觉得称得上是步步为营,逐步蚕食。

    李世民手下的实力一直都在被李建成缓慢的削弱着。

    不然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如此急切的发动兵变。

    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皇位,谁不愿意这么做?

    正是因为被逼到绝路了,所以李世民才会准备出其不意的发动兵变。

    最后李建成棋差一着,兵败身亡。

    最开始还没建国之时,李世民和李建成二人的功绩基本上可以说是半斤八两。

    李世民纵使比较出色,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在立国之后,问题就来了。

    你太子肯定是不能再和之前一样,以身犯险了,李建成需要在朝廷之中谋划国事。

    而这个时候,李世民在外不断征战,声望愈来愈高。

    更让人为难的是,没了李建成压制李世民的功劳,军队之中其它人根本比不过李世民。

    那些不是皇亲国戚的,没法给李世民争抢功劳,是皇亲国戚的,实力又不如李世民。

    再加上之前李世民被拿掉兵权之后,他的继任者做的实在是太差了,这也就使得李世民手中的兵权基本上不可能被拿下了。

    李世民手中掌握着如此重要的兵权,大唐的防御不依靠他还能依靠谁?依靠那些手无寸铁的朝官吗?

    所以李建成决定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慢慢蚕食夺取李世民手中的权利。

    他不求能够一夕之间就彻底将李世民架空,成为一个毫无作用的秦王。

    反正太子的位置是他李建成的,他只需要耐心等待李世民露出破绽。

    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破绽,他都能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弱李世民的实力。

    从一开始,李建成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但谁都低估了李世民夺取帝位的决心。

    说他是被逼的也好,说他本来就有反心也罢,总之,当李世民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开始,事情的起因如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从他准备夺取政权的那一刻开始,他身上的骂名就绝对不会少。

    他需要用更大的功绩,更宽广的胸怀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能够坐上这个位置是天命所归!

    不管他本人的性格如何,从他开始准备夺取政权开始,想要坐稳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他就必须要表现得宽容大度,表现得知人善任,圣明无比!

    不然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坐稳自己的这个位置。

    历史上,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八百年之后的朱棣。

    同样都是发动兵变武装夺取政权,同样都是声望隆重,同样都是夺得皇位之后的明君。

    这二者何其相似?

    从宫中离开之后,李世民让人将那雕像好好的保存下来,只需要等到合适的时机,便拿出来举兵起事!

    可兵变并非是几个人就能做到的。

    大家都不是傻子,不管是李建成还是李渊,其实都有着自己的防备力量。

    大军不可能开进这长安城,宫中和东宫的防备力量李世民也基本上不可能插的进去手。

    因此李世民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收买李渊和李建成身边的人。

    他不需要这些人倒向自己。

    只需要到关键的时候,这些人能够视而不见,或者被调去其他地方即可!

    李世民不需要这些人跟自己一起冲进皇宫逼宫,关键时刻,这些人不在,大事便可以定下来。

    而李世民所盯上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李建成的近臣。

    当然,他不会愚蠢用谋害李建成的理由来收买对方。

    李世民甚至不会让对方知道收买他的人和自己有关。

    这随从只需要关键的时候传递给李建成一些错误的信息就可以了。

    这些错误的信息可以以任何方式被提出来,哪怕只是些许的猜测,即便是这样,就足够了。

    而就在李世民紧锣密鼓的布置计划之时,秦天也来到了长安城。

    此时的长安城算不上太过繁华。

    哪怕是和三百年前的东京相比,也是略有不如。

    究其原因,当年秦天闭关之前看到的是一个在诸葛亮的手中被治理得欣欣向上,绽放着勃勃生机,已经开始走向巅峰的都城。

    而现在的大唐,尚且只是刚刚开始起步,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走来的一路上,秦天已经知道了,如今正是武德年间,也就是唐高祖在位的时候。

    此时李世民尚未发动玄武门之变,还未正式开启大唐的辉煌。

    那些出名的诗人名家很多也都尚未出世。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时代。

    虽然大多数人都注意不到这一点,很多人对未来仍旧迷茫,但秦天却是知道,这个世界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明珠之一,大唐即将冉冉升起!

    秦天很期待在这个时代所遇到的那些人。

    几百年的生涯之中,能够让秦天愿意结交的人并不多,很多都只是他生命之中的一些过。

    唯独在这个时代,秦天有太多想要亲眼见一见的人了。

    “来吧徒儿,让我们亲眼见证一个伟大帝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