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比武考核的情况给我看一下”
“哦,对了,还有在训人员的整改编情况,以及阶段性考核的文件也给我看一下”
……
刚刚成立的卫戍区新序列—卫三团的整改编工作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相关的干部培训工作也进行了快一个月。
用卫戍区驻改办干部的话来说,那就是成果显著,高效有力。
这跟卫三团的组建班底有关系,根据卫三团的任务属性,以及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选择城市保卫和攻坚经验丰富的六团,以及在安全执勤工作上做出优秀工作的治安大队合并,算得上是强强联合。
同时,必须看到两个合并单位,以及合改编以后的卫三团管理干部素质,这是驻改办干部相当认同卫三团合改编工作完成度高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卫三团的团长到最次一级的班排长,三团的管理序列中大学学历占据的比例在整个卫戍区都是首屈一指的。
其次就是高中毕业学历,以及初中毕业学历在整个队伍中的占比,以及在整个卫戍区的文化素质占比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高素质的团部管理人员搭配高素质的一线指挥和执行人员,让合改编工作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
尤其是在思想正治教育,以及大学习等方面,相比起那些只有小学文化,甚至只能达到识字标准的普通一线执行人员,合改编后的卫三团让驻改办的政教人员省去了很多麻烦。
重要的是,原治安大队有着较为丰富和成熟的政教体系,尤其是在训人员的正治素质并不比原六团的执行人员差多少。
原六团的人员筛选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期间也出现了难舍难分的感情场面,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将近三千人的队伍,直接砍下去一半,文化素质低的,战斗能力或者基本素质不达标的,甚至是培养潜力不够多的,都在淘汰序列中。
原本是赵振华和王小琴在负责人员筛选工作的,两人是政委,有过合作经验。
但是到最后,赵振华在同齐耀武沟通时,因为留谁不留谁争吵太多,最后李学武出面,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赵振华和王小琴把筛选工作对调,王小琴负责原六团的人员筛选工作,赵振华负责原治安大队在训人员的培训和阶段性考核工作。
这个办法齐耀武和赵振华都接受了,毕竟指标就那么多,他们争吵也是毫无意义的,倒不如想想办法,怎么安置那些淘汰下来的老兵。
王小琴埋怨过李学武净给她找麻烦,不过李学武自己也是第一副政委,主动接手了部分工作,倒是让王小琴心里舒坦了许多。
一边要完成干部培训任务,一边要完成合改编的工作,李学武这一个月以来是真的辛苦。….
虽然说周末休息,可他算是看明白了,驻改办的干部订下的周日休息,完全就是给他们干正常工作用的,根本没时间回家。
不用适应,第二周李学武他们就已经开始头疼过周末了。
平日里还好些,无非就是听课、记笔记、写文章心得等等。
要是到了周末,合改编阶段性的报告、武器装备的更新和配置方案、训练大纲的制定与革新、一线干部的任命和调整,这些都需要他来参与。
轧钢厂的工作即便是转来了,李学武也没有时间看,最多看看工作简报。
他知道轧钢厂这一个月以来发生了什么,他也清楚轧钢厂的人事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并不像是轧钢厂那些人看到的无动于衷,甚至是有些冷漠。
李学武对轧钢厂是有感情的,是有个人抱负的,从治安大队合改编命令下达以后,他就不止一次的跟轧钢厂的领导保证,他的工作和发展重心一定在轧钢厂。
当然了,这一个月以来,他不管轧钢厂的事名义上有这边的培训和工作要忙,另一个就是他不想参与到李怀德的上位战之中。
明明知道这种时候是残忍的,是阴暗的,是以毁灭一个秩序为前提来搭建一个秩序的过程,他不想这段经历成为自己未来的绊脚石。
所以卫三团的成立,以及他在其中担当的职务,在未来考察他这一段工作经历时,必然会作为一个有力证据。
局中人不会发现,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李学武,以及李学武所代表的那些关系网,会偃旗息鼓,以沉默的形式拒绝参与这场盛宴。
即便是牺牲了很多利益,可依旧不见李学武这一系的人站出来表现或者表达什么。
他们只在乎自己得到了什么,根本没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得到的李学武更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内了。
什么都没得到,李学武并不可惜,这正是他和董文学定下的目标。
董文学想到的是,他们已经得到很多了,这一次李怀德上位,势必会均衡利益,不会让董文学和李学武的势力过于庞大,以致于影响了他的管理。
狡兔死,走狗烹,不能共富贵的道理自古有之。
轧钢厂杨凤山已经确定没落了,厂办一系将会受到排挤,谠组一系在红旗社那边牵扯较多,也是工作的对象。
接下来,唯有李怀德这一系,以及靠向他的那些干部才会接手轧钢厂的管理工作。
并不意外的是,程开元很快适应了现在的轧钢厂管理体系和格局,毕竟对于他来说,外来户看谁都是坐地户。
无论是谁当家,轧钢厂短时间内都不会轮到他做主,跟谁都是跟,所以并不在乎领头羊的更迭。
其次,他是做生产管理的干部,无论是面对杨凤山,还是面对杨元松,他都只有执行和管理的权限,现在有了管委会的身份,他的未来是要更宽广的。….
其他人想的基本上差不多,上面模糊着,他们怕走错路,谁先走都无所谓,反正他们不想迈第一步。
跟着先迈步的李怀德一起走,错了都是前面的顶着,他们也好调头。
不过也有不愿意跟着李怀德一起走的,比如聂成林。
在这一个月以来,聂成林多次就生产和服务关系在会议上发表较为尖锐的意见。
其目的也是在为杨凤山活动更大、更多的转圜空间。
但他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薄的,景玉农都沉默了,谁跟他一起为杨凤山站台?
杨元松现在颇有一种自食恶果的悔恨,如果不是他坚持平衡政策,李怀德也不会有今天,杨凤山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轧钢厂出现这么多的变故和问题,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一个管理无能,一个目光短浅,一个手段低微,就能判定他在未来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了。
李学武并不着急回轧钢厂,更不想过早的去面对春风得意的李怀德。
两人之间没有矛盾,更没有明确的利益纷争,没必要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威胁,或者说影响了他现在的心情。
热闹都是他们的,李学武只觉得闹的不够。
今天虽然是周日,可李学武还在工作,沙器之也自觉的加了个班。
本来他是不用来的,毕竟是轧钢厂的人,这边跟以往也不一样了,卫三团是专门给李学武配备了办事员的。
但是,沙器之不想同李学武疏远了,更不想像上一次去边疆那样,脱离了李学武的工作节奏。
两个人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全赖于他为李学武服务的时间长,经手的工作多,一旦分开时间长了,这种默契自然就消散了。
秘书和领导的关系就像是在搞对象,距离不会产生美,只会产生移情别恋。
所以沙器之经常来这边帮李学武整理材料,准备文件,或者是带着轧钢厂的工作过来汇报情况。
卫三团给李学武配的这个办事员叫高光,年轻,才二十岁,高中文化,是团里比较有文字能力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李学武命犯天狼星,身边人的名字也带着杀气。
沙(杀)器(弃)之,高(搞)光……
本来高光以为给第一副政委、副团长当办事员,主要任务应该是要写材料的。
尤其是领导正在参加培训,那学习心得和文章都应该是自己的活儿。
可很意外的是,李学武并没有用他写这些东西,更没有用跟来的这个沙秘书,全是他自己在写。
当然了,领导年轻,学问高,写这些东西不费劲是真的,可费时间啊。
他搞不懂领导为啥不用他,沙器之却是明白的。
他跟李学武这么长时间,李学武可没用过他写材料,代笔都没有过。
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领导谨慎的性格,不喜欢假手于人,怕他们在文字里带着个人意见。….
或者说领导比较骄傲,看不上他们的文字水平,当然了,这也是事实。
其实最真实的原因是,李学武跟写材料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有精力,也有信心在宝贵的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
再有,写材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干部可不能放松学习,更不能放松自己。
有的干部随着职务越来越高、岗位越来越重要、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非但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谠性修养,反而认为材料有人写、工作有人干、生活有人管,便将学习彻底抛诸脑后。
就李学武所知,俱乐部里就有不少人在到了他这个级别以后,从来没有完整的仔细阅读过一本书。
这是很危险的行为,李学武认为自己所在的这个行业是高危行业,诱惑太多,危险太多,群众里面有坏人。
沙器之不是没提出过要给李学武帮忙,他本身就是做秘书工作的,给领导写材料都是应该的,本职工作嘛。
但李学武跟他说过:现在他是领导了,有了秘书,如果什么都交给秘书办,那他的自主学习意识就会变差。
惰性就是这么慢慢养成的,有人替他学习,有人替他干活,他的学习压力是小了,吃喝玩乐都有时间了。
可这么做,在主观意识上就会缺少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在正治上与组织离心离德,在思想上与组织格格不入,没有了敬畏之心,犯错误就是迟早的事。
李学武经历过太多这种教训了,见识过太多的这种人生了,更学习过无数的忏悔录,他的脑子永远清醒着。
他可以接受秘书的帮助,可以接受他人的服务,出门有车坐,进门有水喝。
他知道每天上班前有人早早地就给他泡好了茶,打扫好了卫生,把要处理的文件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
但是,他在接受这些服务的前提是,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便于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时间是很紧张的,他要看文件,要学习文件,要听取和会见请示汇报工作的人,还要下达各种命令。
有时候到了办公室以外,他还要完成必要的交际工作,要去俱乐部,要去看望各种关系。
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他放松自己,放松学习的借口,一旦走进舒适区,他将会活成规律性的机械麻木样子。
谁不喜欢享受,谁不喜欢虚荣,谁不想风光体面。
这些都是人之本性,可以拥有,但前提是不能越界和踩线。
思想防线不放松,没人能腐蚀得了他,他想要什么,都会通过自己去争取和实现。
别人送给他的,或者主动提供的帮助,他都觉得里面有钩子。
有的时候沙器之也很无奈,他跟的这位领导看着很亲和,很有能力,工作认真负责,很有个人魅力。….
但是,就信任这一点上来说,他感觉自己是失败的,李学武从来没有给予过他全部的信任。
当然了,沙器之并不感到失落,只是有些气馁罢了,毕竟李学武不信任他,也不信任别人。
看着高光微笑地跟自己打招呼,却在明里暗里跟自己别苗头,耍心机,努力想要获得领导的信任。
呵呵,沙器之耷拉着眼皮懒得搭理他。
小裱砸,你的名字注定叫失败!
老娘跟了他这么长时间,巴心巴肝地卖苦力,你见他有让我给写过一份材料吗?代他签过一次字吗?
李学武的办公室还在原来的位置,不一样的是,邻居换成了齐耀武。
王小琴和赵振华主持的办公室调整方案,征求了包括李学武在内,所有卫三团决策层的意见后,决定把团领导的办公室放在大院这边。
三进的院子,中院便成为了卫三团七个人的办公室场地,前院和后院则成为了卫三团机关办公室的场所。
其他机关人员则是统一搬到了楼房那边,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化的布局。
机关办公人员的性质和领导办公的性质毕竟是有些不同的,机关主要以文字和执行为主,管理层这边主要以决策和会议为主,在场地和办公环境的适用上也不同。
现在卫三团地方比较大,可调整的余地多,自然是把管理层放在了比较合适的位置上。
大院这边虽然是老建筑,但房屋都是重新修缮过的,又是正对着正门,比较有代表意义。
李学武的办公室没动,只是随同正门口的牌子换成了与其身份相匹配的门牌。
其他办公家具和格局还是原来的样子,门口的衣架上多了一套新板绿罢了。
“领导,厂办那边想要跟您确定培训结束时间,以及您上班的时间”
沙器之给李学武的茶杯里填了一些热水,嘴里汇报着轧钢厂这边的工作。
李学武点了点头,可目光还是看着手里的文件,眉头微微皱着,先是对高光说道:“看看都有哪位领导在家”。
说着话看了一眼手上的时间,又交代道:“上午十点吧,开个会”。
“是”
高光应了一声便往出走,准备会议去了。
放下手里的文件,李学武看向沙器之问道:“保卫处组织的几个培训班是不是到日子了?”
“是这样的”
沙器之站在办公桌前面汇报道:“保卫处机关人员培训班、保卫特勤训练班、双预案培训班等所有培训班都会在周一完成培训任务”。
说着话从带来的文件包里拿出几份文件递给了李学武,这是他代李学武上山去检查时带回来的。
李学武接过来看了,这里不仅仅包括保卫处所属的在训人员,还包括俱乐部保卫科的训练人员,可以说得上是大丰收了。
三个月前种下的种子,终于要收获果实了。….
他刚才看的文件里就有治安大队那一批1500人的考核结果,在沙器之这里也看到了这一部分的简报。
李学武安排高光去通知开会的原因也是确定最后的合改编人员名单。
现在看着轧钢厂这边的培训班,李学武同样重视。
这一期几个培训班不仅仅给保卫处带来了优秀的管理和执行人员,还锻炼了他们的能力,锤炼了人员的素质,把保卫处的工作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双预案人员毕业,必将训练场的牌子打响,更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参训订单。
同样带来的还有消防器材和特种车辆的采购订单,这些都是保卫处的经费来源。
李学武现在要看所有培训班的训练成果,还要定下一批培训班的参训时间。
所有培训班的训练时间都是三个月,李学武没怎么思考,在魏同申报的培训计划上签了字。
沙器之收好文件后请示道:“那……周一您能参加山上举行的毕业典礼吗?”
“这个就不了,没时间”
李学武摆了摆手说道:“请子洪同志去主持吧”。
说着话看了看手里的文件,又说道:“交代要办的申请训练基地的事情怎么样了?”
“这项工作进展比较迟缓”
沙器之汇报道:“萧副处长一直在推动这个申请,可造成工作进度缓慢的原因不是咱们这边,而是民正和卫戍那边”。
李学武问的是上周他签署的一份申请,是向工委申请正式的安全生产培训基地。
现在的训练场仅仅是作为轧钢厂保卫处自有的单位,无论它的规模大小,还是联合单位多少,都也只是个内部的训练单位。
李学武想要的是推动红星训练场正规化、公开化,训练场也已经拥有了这样的基础。
未来训练场更应该向安全和生产安全培训基地发展,培训安保、培训消防以及其他业务型培训作为主要的工作重点。
抓着民兵培训能有什么发展,就算是这里成了卫三团的训练基地又能带来什么经济效益。
但安保和消防等业务培训不一样,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培训需求出现,这里有最先进的安保培训团队,有双预案的原创团队,有专业的培训设施。
收钱搞训练,可比花钱搞训练难多了。京城才多大个地方,现在还不是所有的单位都在组建专门的消防队,这是个蓝海市场,得慢慢培养。
但只要组建消防队伍,李学武就想让所有人最先想到红星训练场。
要让从这里走出去的消防管理人员成为骨干力量,宣传榜样,要让训练场卖出更多的消防器材。
现在的消防还归民正管,保卫培训还归卫戍管,所以这两个单位不认同,训练场就无法挂牌子对外招生。
李学武知道这种工作还得是他来做,点头表示知道了。….
沙器之今天不仅仅给他带来了这一周轧钢厂的工作周报,以及实时动态,还有今天上午下发的那个通知。
李学武知道,这个通知下来后,会成为一个锚点,也是基石,稳定了所有生产单位,或者说是各个工厂的局面。
第一场风暴已经过去了,有这个文件在,未来在工厂内部,不会再出现什么大的风波了。
所以,李学武敲了敲桌面,对着沙器之说道:“周一吧,周一我正式上班”。
——
“合改编的工作进入到最后阶段了”
李学武看着会议桌边的几人说道:“相信大家对这项工作已经有了充分的意见和理解”。
说着话示意了他要求办事员早就准备好的文件又道:“无论是原六团的淘汰考核,还是原治安大队在训人员的培训考核,都已经有了结果”。
“这个不需要再议了”
齐耀武开口道:“就按结果处理吧,我要是看到人员名单,又得忍不住留人了”。
赵振华无奈地苦笑了一下,他跟齐耀武争论留人并不是个人矛盾,他也认同这一观点,看了老部下,总想着留下他。
李学武敲了敲手边的名单,道:“合改编的方案已经出炉,稍后会交到各位的手中签字确认,这就是最终的方案了”。
“我要说的是淘汰下来的人应该怎么处理”
说着话拿起另外一份名单放在了手边,他并没有打开来看,而是对着王小琴说道:“原治安大队在训人员里甩下来十七个,你看着安排一下,是退回也好,是转置给其他单位也罢,有始有终”。
说完便将那份名单递给了对面的王小琴,随后又拿起另一份文件道:“原六团甩下来一千四百三十二人,其中还包括干部一百一十七人”。
“这部分人商量一下吧,看看应该怎么处理”
李学武的问题很直接,上个月他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中间因为合改编的工作比较忙,这个问题就搁置了。
今天要定下来卫三团的花名册,那么就得准备淘汰下来的这些人安置问题。
齐耀武拢了拢脑门上本就不多的头发,倔强的以为自己还是个发量充足的帅小伙,可实际上他脑门已经很秃然了。
“先说说分流吧”
说着话示意了赵振华道:“跟卫戍区其他队伍联系的怎么样?”
“不太理想”
赵振华皱着眉头打开了手边的一个文件夹看了看,随后说道:“全卫戍区能接收不到两百人,这还是请了关系协调的结果”。
“知道了,这个我下来再去做做工作”
齐耀武皱了皱眉头,扫了办公桌众人一眼,这件事还真是很难办。
这间办公室里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李学武了,赵振华的关系跟自己的关系重叠着,他搞不定,自己也难搞。
在地方关系上还得是看李学武的,毕竟他是京城本地人,还有很多工厂的关系。….
从红星训练场的联合单位上,以及他们一起搞的食品厂和中医研究所就能看出李学武的能力。
这也是他一力请卫戍那边接收李学武调职的原因,甚至是主动帮忙协调了李学武身上有两个职务的问题。
李学武见他看向自己,也知道这件事还得落在自己的身上。
当然了,他早就在打这些人的主意了,可是不能表现的太积极了,不然会有某种嫌疑。
再一个,他给这些人提供的安置方向也很特别,得让齐耀武他们认同,不然以后难免的要在彼此心中弄个疙瘩出来。
“很为难啊~”
李学武皱着眉头在烟灰缸里点灭了烟头,道:“一千四百多人,就算是能分流两百天,那还是要剩下一千两百多人呢,这是个大问题的!”
“你不是说……”
齐耀武看向李学武轻声问道:“上次你跟我说过的那件事……?”
“我知道,可你想想,这么多人怎么安置”
李学武敲了敲桌面,倒是没再保密什么,正常声音说道:“轧钢厂在钢城准备收购一家造船厂,还在钢城本地成立了一个工业生产基地”。
“这……”
听见李学武这么说,赵振华等人均是眼前一亮,他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安置渠道。
按照政策来说,今年是没有招退伍指标的,也就是不招新人,也不退人。
可现在六团进了一千五百人的新人,就得退掉一千五百人的老兵。
这是卡死的,谁也没有能力一下子安置这么多人。
如果正常来说,退了就是退了,跟齐耀武,跟赵振华是没有关系的,跟李学武也没关系。
但是,这一次的合改编是齐耀武和李学武共同推进的目标,是齐耀武要融入到卫戍区,他想留在这边。
李学武也有意借他的手,把这一支队伍带进部队中锻炼。
未来他自然不好跟齐耀武说什么,但他坚信,只要按照既定目标发展,他能把治安大队带进去,就能带回来。
重点是这个时期不允许有治安大队这一编制的存在,离开手的还能是自己的?
所以,这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影响的只是那一千四百多人的人生。
齐耀武和李学武都不是心慈手软、妇人之仁的角色,可李学武有心,齐耀武有义,这才促成了今天的会议。
“当然了,无论是造船厂,还是生产基地,对于人员的基本素质都是有要求的”
李学武看向众人说道:“大家心里都明白,能扛枪的,并不一定适合操控机器,这是强来不得的”。
说着话,看向齐耀武说道:“不是我食言而肥,这件事还真得认真考虑”。
“是,我知道”
齐耀武明白李学武话里的意思,他不可能就着李学武跟他说过的话就认准了李学武必须接手这个任务。….
可是这件事总得给各方一个满意的答复,重要的是,他得对得起那一千多人啊。
这大半年来,六团的老底子可是跟着他任劳任怨的执行开垦任务,他有今天,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要说真就把这些人撒手不管了,他真是于心不忍。
李学武看着他为难片刻了,这才又说道:“我先说说能安置的”。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学武翻开了一本文件,一边看着一边说道:“轧钢厂在三个地区,包括山上,有通讯电台,可以接收有电讯能力的人,多少都要”。
“那差不多有二十人”
赵振华手里有淘汰名单,什么人,什么能力他一清二楚。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废品回收站在京城部分能安置十个人……”。
“这……”
赵振华迟疑了一声,看了齐耀武一眼,见对方示意自己不要说话,又把嘴里的话憋了回去。
李学武却是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嫌少啊?”
说完也不等他回答,继续念道:“东风俱乐部能接收二十人,东风建筑合作社能接收五十人,但要求有建筑能力的”。
“回收站在吉城有个分站,能接收二十人,最好家是东北的,钢城造船厂能接收一百人,生产基地能接收一百人”。
“轧钢厂跟京城火车站合作了个货场,需要司机六十人”
李学武敲了敲手里的文件,道:“正常渠道只能安置这么多人了”。
“这是多少?”
赵振华看了一眼手里的笔记,皱眉道:“三百八十人?”
“我已经尽力了”
李学武摊了摊手,道:“你们可能也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实在是紧张,好多初高中毕业生都等着分配工作呢,适合咱们的工作实在是不多”。
“不少了”
王小琴苦笑着挠了挠额头,道:“至少让我搞这三百多个工作我是搞不来的”。
“是啊”
沈放点头道:“京城的工作岗位实在是不好弄,这都是真金白银啊”。
“我理解”
齐耀武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李学武,问出了刚才他留下的那个话头:“正常渠道就这些,那非常规的渠道呢?”
听见齐耀武这么问,赵振华也反应过来,李学武刚才是这么说的。
而李学武也是抿了抿嘴唇,为难地说道:“轧钢厂之所以要收购造船厂,为的就是海上航运任务,现在承接炼钢厂海上航运任务的东风船务,那边是需要人的”。
“又是东风……?”
张成功轻声疑问了一句,眼神看向赵振华,可赵振华却是眯着眼睛示意了他一下。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叫张成功,就不许别人叫了?
现在研究的是人员安置问题,不是研究这个东风和那个东风之间的关系。
赵振华才不管这几个东风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人员能安置到位,都叫东风也无所谓。….
“需要多少?”
赵振华看着李学武问道:“剩下的人都能安置了嘛?”
“呵呵~”
还没等李学武回答你,齐耀武却是苦笑了起来,他也知道老搭档心急了,可九百人不是说安置就能安置的。
李学武也是这么个意思,无奈地说道:“一两百人吧,不过东风船务在钢城、津门、越州,以及港城,都需要港务人员,这个还能接收个几百人”。
“这样吧!”
齐耀武见李学武说的含糊,敲了敲桌子,看向赵振华说道:“先把带前置条件的筛选出来,问问他们愿不愿意”。
“再把没有前置条件的问下去,看看谁愿意去哪,剩下的想回老家,或者家里有条件安置的,这个就不要管了”。
他也是很看得出李学武的诚意了,东拼西凑的,想到的,想不到的单位都给找了。
尤其是非常规的这个工作岗位说的这么有弹性,那就真的是非常规的了。
出海的工作在这个时代是洋玩意,看着金贵,可实际上都知道咋回事。
有的人愿意冒险赚这个钱,有的人不愿意,只想着过安稳日子。
这当然是正常的,淘汰下来的就是退伍,下面有安置就算是幸运,没有安置的想要找个工作,这也是一个途径。
三百八十人的固定接收位置,三四百人的非常规工作岗位,李学武一个人就把他们头疼的问题解决了。
是要允许这一千四百多人自己选择未来的路,总不能强制安排任务,他们面临的是人生又一次选择。
“下面进行第二个议题,编制和武器配置,以及训练方向”。
齐耀武看向众人说道:“按照合改编方案,卫三团下辖六个营,一营为侦查营、二营为火力支援营、三营……”
……
李学武对这些编制其实很熟悉,六团原来就是个加强团。
人数过了两千五,有炮又有油老虎。
他在山上看见过六团的火力配置,典型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搭配。
六团原本自己就有五个甲种营,不是三三制,而是五五制。
也就是说,到营一级的,它会有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炮兵连。
炮兵连更是有两个迫击炮排和一个无坐力炮排。
迫击炮排各有三个炮班,共6门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迫击炮集中使用有利于营长调度火力。
无坐力炮排编有四个炮班,共有4门无坐力炮。
一个团五个营,其他的还有侦查、火力、防空和工化营。
火力支援营重火力就更多了,榴弹炮、火箭炮等等,战斗力十分的惊人。
当然了,这种重火力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因为周围都是敌人嘛。
李学武是知道时代发展脉搏的,既然转为卫戍区管理了,卫三团最大的任务还是城市保卫。
把帕孜勒放在一营,也是李学武早有准备的,未来同分局和地方合作,还得是从一营调人。
总不能让炮营和防空的去城里执行任务吧~
会议开完后,齐耀武约了李学武什么时候有时间见一见淘汰的那些干部,如果有合适的可以选择安置。
李学武笑着应了,只要是转业干部,他们愿意去,他就打招呼,全收。
这是不可能的,不是李学武不愿意,而是这个时候好多干部都想着回老家安置的,离家近,还有好工作,何必在外面闯呢。
就是那些退伍的人,李学武也不是直接在这边直接接收他们,而是要让他们回家一趟。
一来是探亲,二来是看看老家的现状,再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留在家里发展。
一千两百多人,就有一千两百多个想法,他能提供工作岗位,可也得用听话的人。
不经历苦,哪里来的甜,得让他们回家认清事实,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认清自己。
就像他以前听到的那个笑话一样,有个妹子迷之自信,相亲的时候自视甚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
后来有人建议她去面试一千五百元小费的那种Ktv,看她能不能上岗。
结果她真去了,可一面试就被拒绝了,理由是颜值不够,年龄还超过25岁了。
面试回来后,家里人再安排她相亲她也能接受了。
因为她才知道,原来那些她瞧不起的男人只要花一千五,可以找那么年轻漂亮的女孩子陪他……,她心态都好了很多。
39314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