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〇七七章   军工复合体
    容闳听了之后笑道“俾斯麦先生,您跟我们元首相处的时间还不够长,我们的元首陛下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他的预言从来都是非常准的。”

    俾斯麦瞪大了眼睛:“真的吗?难道贵国的元首陛下真的是一位预言家?”

    “哈哈哈……俾斯麦先生,难道您也相信有预言家的存在吗?元首可是说过,他不是预言家,他只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他曾经说过,只要你弄清楚这个世界的本质,就能够预测出它的走向。”

    容闳的话让俾斯麦沉思了将近五分钟。

    这期间容闳耐心地喝茶,没有打搅对方,直到火炉子上茶壶中的水开了之后,发出了呜呜的声音,俾斯麦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不好意思,容先生,您刚才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的非常感谢您,每次跟您聊天都能够受益匪浅。”

    “哈哈,俾斯麦先生不必气。先生这次来见容某,不知所为何事?”

    “这……”

    俾斯麦咬了咬牙还是直接说了出来:“荣先生,这次的海战中,贵国生产的战舰表现不俗,但是我们与华族毕竟相距万里之遥,购买战舰不便。不知道贵国能否出售铁架战舰的建造技术?”

    果然,容闳的眉头皱了起来,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

    “还请容先生帮忙,我们普鲁士人愿意付出对价,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容闳依然保持着那副为难的表情,他叹了一口气说道:“俾斯麦先生应该知道,铁甲舰是我们华族的杀手锏,英国人也有相关的技术,但是他们都封锁得非常严格。您应该知道这些技术的分量。”

    “容先生,我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是您应该也发现了,我们的短板始终是在海军上,这个时候,我们普鲁士只能走铁甲舰的发展路线才能够赶上英法。这次要不是英国人派出了自己的舰队,那么我们将彻底将丹麦王国击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做一锅夹生饭。”

    俾斯麦开始打起了苦情牌。

    容闳这次松了松口道:“俾斯麦先生,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将这里的情况跟国内说清楚的,不过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元首才能够决定。”

    俾斯麦一听有戏,顿时来了希望。

    他说道:“容先生,我准备了一封信,不知道您方便帮忙递交给贵国元首陛下吗?”

    俾斯麦确实有很多话要跟董良说。他已经将董良当做自己在政治上的引路人。

    当然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还是劝说董良支持在普鲁士建造海军造船厂。

    他的理由是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能够帮助华族牵制住欧洲的势力。

    只要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那么西欧、中欧和东欧三大势力就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到时候,他们哪一家都无法对华族发动进攻。

    总而言之就是普鲁士强大了,对华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点小事,容闳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容闳到现在还没有提自己的事情,他故意先让俾斯麦先说出自己的请求。

    其实是有那么一点小心思在里面,那就是给自己争取到说话的主动权。

    “俾斯麦先生,您跟沙俄人的关系怎么样?”

    容闳突然间问道。

    这话到了俾斯麦的耳中让他一瞬间就联想到很多事情。

    “还可以吧,有几个相熟的人,我曾经做过几年驻沙俄公使。”

    俾斯麦的回答四平八稳,没有说满。

    容闳知道有戏,于是继续说道:“俾斯麦先生,想必知道我们与沙俄之间的战争已经有两年时间,我们已经收回原本属于我们的伊犁河谷。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对两个国家都没有好处。我们元首这个人吧,他不喜欢打仗。”

    这话说的,想必容闳自己都不相信。

    董良自从起兵以来,几乎每年都在打仗,从来还没有停下来过。

    容闳说他爱好和平,要是了解实情的人,那真的是要笑掉大牙了。

    “容先生说的没错,贵国的元首陛下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他曾经说过,人类之间有太多不必要的仇恨和纷争。这个地球容得下所有人发展。而地球也不是我们将来唯一的选择。”

    这些话就有些科幻了,但是从董良这样的上位者的口中说出来,就有不一样的意味。

    后世也有一些政为了选票会大放厥词,但是人们会结合他所做的事情去判断他的话。

    十九世纪的中后期,随着科技大爆发,科幻思想流行,凡尔纳就是这个时代的人。

    所以董良的这些话,在俾斯麦听来可不是什么笑话。

    “俾斯麦先生,这场战争是我们华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元首并不想趁着大胜去占领沙俄的本土,也不想对沙俄的人民进行复仇。他想要暂时停止战争,给双方的平民一个喘息的机会。”

    “而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中间人,您应该知道沙俄人的一贯作风的。他们执拗的很。”

    俾斯麦笑道:“确实如此,想要他们承认失败是很难的。我可以禀报国王陛下,然后专门去一趟沙俄,很荣幸能够为元首陛下效劳。”

    俾斯麦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他心想我都这么干脆地答应了,那我求你的事情,你也应该麻利地去做吧。

    “俾斯麦先生真是一个痛快人。”容闳笑着将手中的茶递了上去。

    “那我等先生的消息,至于造船厂的事情,先生稍安勿躁,我想元首很快就会给您答复的。”

    这两个人的会面没什么人注意,但是两人的很多决定却对欧洲未来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对沙俄人的政策,华族的内部也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就连董良身边的侍从室主任张孝达都有些不理解。

    趁着董良在元首府后花园散心的机会,张孝达问道:“元首,我们为什么要跟沙俄人和谈,按照之前与沙俄人作战的伤亡比例,只要我们咬一咬牙,完全可以打到乌拉尔山脉。”

    董良笑了一下,轻轻地摇了摇头。

    “孝达,你这种思想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我最近看华族的报纸,很多人都在报纸上撰写文章主战,有些人甚至制定了一个打到莫斯科的计划。还有鼻子有眼。”

    “既然民心和条件都已经满足了,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张孝达追问道。

    这个问题就跟一群蚂蚁在他的心头爬来爬去,不抹除了非常难受。

    “孝达,首先我要问你,我们扩张领土为了什么?”董良回头看向张孝达问道。

    “自然是为了咱们华族的百姓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土地中的资源也是华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你说的没错,但是土地这种东西,你要是能够利用上,那就是有价值的,要是利用不上,那就是负担。”

    “咱们这几年接连作战,发展最快的是钢铁、机械、军工、食品加工等与军事有关的工业产业。这些产业要是发展的过猛了,一旦咱们不打仗了,他们会怎么样?”

    “他们会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会不会去继续推动战争的发生。”

    张孝达似乎明白了一点,他说道:“元首的意思是……战争持续的时间长了,军工产业发展和扩张过猛,会成为一股足以主宰国家政策走向的势力。”

    “可是,咱们的军工产业不都是国属企业吗?这些工厂不都是掌控在咱们的手中吗?”

    董良心道,到底还是年轻啊,想问题太简单了。

    “孝达,军工企业主要在我们的手中,但是这些企业都有很多的小工厂、小作坊为其供货,这就是咱们的军工厂生产效率如此高的原因。比如说一家枪械厂,他们的枪托这些木质构建就以招标的形式给一些小工厂。现在华族的军工业非常繁荣,这些相关的小工厂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要是继续发展下去,这么多的小工厂,要养活多少工人。一但订单减少,这些工厂怎么办,里面的工人怎么办?”

    “这些人的想法或者说是愿望汇聚到一起去,也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董良向张孝达描述了一股看不见的力量。

    张孝达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元首,这些人的能量会有这么大吗?”

    董良道:“会的,哪怕国属的企业也是由人来管理的,咱们可以让商部去管理这些人,但是也无法左右他们的想法。要是让你去接手一家上万人规模的军工厂,每天光是给这么多工人开工资就要成千上万,你会不会担心工厂的销售额下降?”

    “那些工厂中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与那些供货商都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他们会不会相互沟通?”

    董良在这次谈话中给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

    那就是一个国家不能长期处在战争的状态中,那样的话,这个国家就会被军工复合体所控制。

    战争无疑是最花钱的事情,而这些钱都是军工复合体的养料。

    只要养料充足,军工复合体就会成长为不受控制的野兽,所以在战争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要将主要的资源转移到关系民生的制造业上,转移到民生基础建设上来。

    而那些小工厂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转型。

    大型兵工厂同样也可以转型,生产战车的工厂也可以生产汽车、拖拉机和农业机械啊。

    只要他们适应了这种转型,那么以后再发生战争,他们还可以随时进行切换。

    同时这种转型发展还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纵贯历史,很多新科技都产生于战争中,然后才向民生领域延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