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嫡女替嫁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弟弟
    施宝来不信邪,偏又试了几次。

    殿外却毫无回应。

    相反的,路将军一声令下,殿外瞬时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俨然一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象。

    事实是,十万驻军约有八万已经脱离了施宝来的管控。

    施宝来不明白:

    “怎么回事?那些隐藏在驻军中的奸细分明已经被我手刃了。”

    便听路云起道:

    “我说弟弟啊,你恐怕不是很了解你身后的这位甘州王。”

    论耍心机耍手段,黎王在施宝来这个年纪已经融会贯通,到了今时今日,天下何人能出黎王苏怀岷之右。

    黎王苏怀岷既然敢涉险用心性不定的施宝来,便自有抑制他的办法,当不只是安插几个奸细那般简单。

    庆阳城中,他不让路将军与自己同行,当另有一番调遣。二十万甘州军或不能举兵南下,但是混杂一些在施宝来的队伍里,还是可以办的到的。

    施宝来若是细心一些便会发现他每次征调禁军的时候,他们都格外的配合。试问大雍天下的驻军首领,哪个没点官僚之气,能爽快地将自己的底牌全都交到一个毛头小子的手里?

    终究是年少轻狂啊!

    施宝来狠狠淬了一口:

    “谁是你的弟弟?”

    路云起反应了一下,才道:

    “听人说习惯了,顺口便喊了。论辈分,确实不应该喊你弟弟的,应该喊孙子。”

    施宝来只见识过这位路将军的真刀真枪,却从未领教过他嘴皮子上的功夫,无论哪样显然他都不是路将军的对手。

    两人你一眼我一语打破了金銮殿上严肃的阵仗,皇帝便有些坐不住了,

    “路云起,怎么回事?”

    路将军这才端正立场,恭敬回复道:

    “回陛下,无论是东宫和施宝来都是用假的驻军令将驻军调遣至京都,如今黎王手上有了真的军令,这些被调遣而来的驻军除了施宝来自己的亲信,当然都不会再听从他的号令了。”

    听起来合情合理,可皇帝总觉得哪里不对:

    “黎王,是这样的吗?”

    这件事他问黎王,同问路云起不会有太大的分别,黎王也无非是将路将军所说的话复述一遍:

    “儿臣已经驻军令交由路将军,驻军现已听从路将军的号令。”

    黎王这般说了,皇帝和百官纵使心里存疑,也找不到破绽之处:

    禁军统领雷鸣身死,京都护卫营伏诛,眼下京都城里确实找不出更好的将领能够担当驻军的统率。

    皇帝和官员们在京都和风中浸润久了,本也不了解边关的风雨:

    各地郡守有各处的考量,仅凭一枚驻军令并不能立时立刻将军兵调齐。

    施宝来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调集到十万驻军南下,其中当有人为的推力。

    若是他们再细细品鉴的话,就会发现这八万驻军作战英勇有序,他们身上有着固守城池百年也难逢一战的驻军将士所不能具备的品质。

    路将军一声令下,一队驻军有序进入,将施宝来的亲兵一一拿下。

    至于施宝来本人嘛,他的嚣张,在百战百胜的路将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三下五除二一切便尽在路将军的掌控之中了。

    “哈哈哈。”

    金銮殿上,发出此等肆意笑声的人,是旁观了一切的东宫苏久屹。

    今夜,他从一个发动者沦为了一个看,原本还十分愤懑与不甘,不过眼下却自得安慰:

    “精彩。”

    “本宫做不成的事情,你施宝来也配。”

    东宫迅速地从他人的失利中找到了安慰,也许只有看到旁人痛苦才能够消解他此刻一败涂地的心情。

    他朝着黎王苏怀岷招手,示意他朝自己靠近。

    没等黎王有所反应,便被身后押解他的军士警惕地踢腿压弯了腰背,太子跪在地上仰望黎王苏怀岷,明明已是阶下囚,眼中却展露着几分得意与傲慢。

    路云起走过去,对太子说:

    “太子殿下,谡王已经被捕,中宫也已经被收监,你的东宫差点被烧穿,你的亲卫尽数伏诛,试问还有什么让你开怀的事?”

    “难道你竟是天生爱笑吗?”

    他以为太子疯了,却见太子的目光越过自己,依旧停滞在黎王苏怀岷身上,他说:

    “苏怀岷,江山美人你终归只能得其一。”

    他话音未落,便见黎王苏怀岷已经倾身到了他眼前,只手控住他的下巴,嗓音冰冷:

    “你说什么?”

    这显然是禁宫一夜风云中黎王苏怀岷最显眼的一次情绪外露,连一旁的路云起都忍不住为他瞬间盈满的情绪感到担忧,提醒道:

    “殿下,东宫死到临头,他的话不可信。”

    黎王苏怀岷死死盯着东宫的眼睛,与黎王妃相关的一切,他都是宁肯信其有:

    “她在哪里?”

    东宫大笑起来,他两侧的牙齿被黎王徒手捏碎了,他一张口唇边便溢满了鲜血,黎王苏怀岷以绝对的威压逼迫东宫苏怀岷开口,

    “火里,她在火里。”

    黎王闻言大步朝外奔去,便听身后东宫笑得血泪混流:

    “晚了,晚了,你此刻赶到东宫,她也就是一具焦尸而已。”

    “藏书阁里到处都是书画,这火势一旦起了,不烧个底朝天便不可能停得下来。”

    “再说,东宫离这里太远了。”

    ......

    东宫自顾自说着,冷不防黎王苏怀岷折了回来,一掌劈下打断了他一只胳膊,继续逼问道:

    “你怎么知道她在东宫藏书阁?”

    东宫起火之时,太子苏久屹就在黎王的眼皮子底下,而且那时他已经束手就擒,又是如何得知的曲大小姐身在藏书阁的消息呢?

    路云起闻言一拍脑袋:

    果然黎王苏怀岷的脑子,纵使只用一分,也比自己头上的好使:

    “殿下莫急,他就是死到临头了诓我们的。”

    “王妃好端端的就在灵觉寺,前几日我还专门让人去确认过老和尚挖的那条密道是否牢靠;再说穆春澜就在那流民堆里混着,他受恩于王妃,又心系他自己的军兵,到了关键的时候不可能不站出来,那六万驻军说到底都是他的手下,军兵们嘛,谁往日操练他们多,就跟谁的感情深,有穆春澜在,出不了什么岔子。”

    这一夜,京都城中的走向并非全在黎王的预料。

    但王妃的安危却被他推演过无数遍,正如路云起所说:

    “老和尚、郡主、曾邻、穆春澜......王爷留了这么多后招、这么多人给王妃,理应安心才是。”

    路云起一番开解,却被黎王苏怀岷一句话堵了回来:

    “你不了解她。”

    她孤勇如斯,并不是甘于受人保护的人。

    她但凡脱离险境,便会有多余的善心冒出来。

    这也是黎王不愿意将其合盘计划告知王妃的一个原因。

    黎王这样说着,持续给东宫太子施压,硬生生地把东宫太子的手脚全都打断了,才换得他开口说:

    “方才天上的黑烟,本宫一看就知道藏书阁着火了。当年本宫为了讨好倪裳,曾在藏书楼顶修了一个房间专门放置她的画作,那房间顶上开了天窗,故而白日里阳光十分充足,可用作晾晒,晚上也可以将天窗打开,在那里可以看见年节时禁宫里燃放的烟火。”

    东宫讲述这些浪漫过往之时,又被黎王弄折了两根肋骨,不知道是因为焦急,还是因为吃醋,反正他难得听到黎王用压抑着愤怒的声音说:

    “说下去。”

    回忆那段过往显然是令东宫无比开心快乐的事情,不过那都比上曲小姐为自己陪葬的快乐:

    “方才我在那缕黑烟中竟然看到了一丝信烟,要知道藏书阁虽高,但是能将信烟混入高耸的黑雾中,那燃放信烟之人所在的位置,一定便是藏书阁的最高处,便是本宫专门为倪裳修建的那个房间。”

    “那个房间,只有倪裳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找到,那扇门除了本宫,也只有她知晓开启的方法。”

    “可惜啊,倪裳,看来我们只能地府再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