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火红年代从街道办开始 > 第7章 进城(二)
    宋远低头想了一会,还是觉得应该去北京城里走一趟。不为别的,就为杨厂长说的那句话,将来有了孩子先不提上大学的事,不能让他也当农民吧。

    自己是胎穿过来的,以后大概率会在这个世界终老,总得给孩子留点东西吧。

    想好了以后,宋远朝着父亲宋军微微点了点头。宋军见状知道了宋远的意思,便开口问道:“杨老弟,你说的工作是?”

    杨厂长笑道:“老弟我不才,是咱北京城第三轧钢厂的厂长,手下也有七八千人呢。如果老哥同意的话,轧钢厂里保卫科也好、采购科也好,宋远随便选!”

    宋远看了眼杨厂长,心里快速思索着。他并不想在这杨厂长的手下干活。

    原因很简单,这位杨厂长一身酒气还没散发完,明显是中午喝了酒后才来自己家的。如果真对这所谓的救命之恩看重的话,怎么也不会酒后再来。

    自古以来也有“恩大成仇”的说话,自己天天在杨厂长面前露面,相当于天天提醒杨厂长有个恩人在眼皮子底下,时间长了这位杨厂长肯定会烦。

    想到这里,宋远说道:“杨叔,当初我也只是先到一步,报告了一声再搭了把手。真不用这么麻烦杨叔!”

    杨厂长则是想着要把宋远安顿好,下次见了大领导这不又是个话引子吗?也让大领导知道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落实了大领导的指示。

    于是杨厂长豪迈一笑说道:“哪里,后来我找人问过,要不是你及时报告,我这血一直流着还真有生命危险,最起码也要躺上个小半年。工作的事你放心,杨叔我能办!”

    宋远想了想又开口说道:“杨叔,那您看这样行不?您出车祸肯定不少人知道,我想着要是去您单位的话,会不会有人背后说小话?”

    杨厂长一皱眉头,这点也不能不防。他在厂里也不是一言九鼎,也有两个副厂长各有来头。到时候传出去自己拿公家岗位还私人人情,虽然不是啥原则性问题,但也挺恶心人的。

    宋远见杨厂长皱眉头,心里更坚定了不在他手下工作的想法。救命之恩连这点风言风语都不想担责,可见这位杨叔对这救命之恩看的有多重了。

    于是宋远继续开口说道:“我想着杨叔这么大的领导,肯定也有相熟的领导朋友吧。如果可以的话,杨叔不妨打听一下哪位朋友那里有岗位,和杨叔这边的岗位一换,这样别人不知道也说不出来啥话。”

    宋远说的这方法在后世是司空见惯的,体制内的领导有要求子女不得在自己辖区经商啥的怎么办?到外地好友的辖区去就完了,他的子女可以在我的辖区经商嘛!略一照顾大家都合理合法的挣钱了。

    这年头的领导还没这么多花花肠子,听了宋远的话杨厂长心里一动,确实是个好办法啊!而且还可以引申到很多方面都能这么办。

    于是杨厂长大手一挥:“小远就是机灵,是个好苗子。杨叔回去就打听,最多三五天杨叔就给你回话。保证你这个月就能到城里上班!”

    宋军听了这话也笑了起来:“那就多谢杨老弟了。以后小远在城里就拜托您多多关照了!”

    杨厂长笑着说道:“老哥放心!这救命之恩我自然会关照,再说小远这么机灵,以后指定有大出息!”

    事情说定以后,杨厂长就坐不住了。中午喝了那么多酒现在也上头了,于是就向宋远要了镇上的电话,约好三天后上午给宋远打电话,随即就告辞了。

    送走了杨厂长,宋远一家回屋坐下,宋军就问宋远的想法。

    宋远把自己的想法和对杨厂长的看法一说,父亲宋军和母亲陈秀霞思索一番也都觉得宋远的想法没毛病。如果真有了大孙子,看着他考上大学,那心里不知道该多美了。

    至于杨厂长,宋军的看法也和宋远一样,以后工作安顿好了就算互不相欠了,礼节性来往没问题但不能深交。

    反倒是宋远有点担心家里,父亲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母亲既要劳动还要照顾弟弟妹妹。这让宋远心里哪能放得下。

    宋军听了宋远这话摆摆手说道:“家里的事你放心,我和你妈身体还能挺得住,你弟弟妹妹也都大了,不用费啥心思。倒是你进了城不比村里,万事要多想想。”

    宋远心中感动,郑重的点了点头。

    陈秀霞倒是没想那么多,连忙翻箱倒柜的给宋远准备进城的行李了。一会觉得这个被子太薄、一会嫌弃这些衣服老旧,最后干脆下午的工也不上了,拿着钱去镇上买棉花买布料,找裁缝给宋远做一身新的棉衣和中山装去了,生怕大儿子进了城穿着土气被人小瞧了。

    随后三天里,家里为宋远准备各种行李,新做的被褥、两套一薄一厚的新衣服,母亲陈秀霞更是咬牙花了14块5给宋远买了双新皮鞋,让宋远心中暖暖的。

    第四天一早,母亲陈秀霞就将宋远喊了起来,让他早早到镇政府去等电话去了。

    这边杨厂长回到北京城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开始联系自己相熟的领导同事了。

    前几天和自己一起去门头沟的这几家兄弟单位肯定不能去,都是高级领导干部,略一猜测就能知道宋远的身份,最好还是找个不是钢铁行业的单位吧。

    这么一想,杨厂长首先把电话打给了相熟的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张汉主任那里:“张主任,我是第三轧钢厂的老杨!”

    张汉主任和杨厂长当年都是北平军管会的,多年的老朋友了。

    张汉主任笑道:“老杨,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今个打电话有啥事啊?”

    杨厂长便说明了下情况,然后说道:“老张,你那现在有空缺吗?我拿我们厂的正式工人名额换!”

    张汉主任思索片刻说道:“这还巧了,我这的治保专干前几天调走了,还空着呢。不过这是干部编制,你最少得拿2个工人名额换!”

    杨厂长闻言皱了下眉头,好在轧钢厂这几年一直在扩建,他手里还有四五个名额,于是答应了下来。

    张汉主任又说道:“老杨,还有一点啊,我们街道可不比你们厂里财大气粗,这新来的人的住房可要你那边来解决,我这实在是没房子了。”

    杨厂长听了这话心中有些郁闷,但事情已经办到这地步了,你再说算了重新去找别人那不是得罪人嘛。于是一咬牙说道:“行行行,住房我也来解决行了吧!”

    张汉主任笑眯眯的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你让那孩子后天找我来报到吧!”

    杨厂长答应下来后心里总是不痛快,这话赶上了为了宋远要付出两个正式工人名额和一套房子,让他觉得亏大了。

    事已至此也不能再改了,杨厂长压下心里的不痛快,让秘书叫后勤处的人来找房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