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大臣们吵成了一锅粥。
“天子脚下,竟然发生此等骇人之事,幸亏皇上真龙附体,没有受伤。陆大人,你是禁军统领,这件事的责任,你首当其冲。”
“这些歹人,是一直隐藏在京城,还是这段时日趁机混进京城的?必须查明。”
“燕国覆亡十几年了,还有死士暗中为其卖命,竟还混进了京城。”
说起来,大家也是十分惶恐,因为四五百人,竟然无一活口,这是什么样的训练,才能做到的。
让人背脊发凉。
昨天要不是陆昶临时增调三百禁军精锐伏击在周围,那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负责东城的城防营,昨天全营官兵都出动巡逻,在关键时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也有人弹劾陆昶,他作为禁军统领,发生这样的事,罪不可恕。
最后,景王拄着拐杖被人扶了进来。
一进来就扛下了所有的罪责,说陆统领任职不过三天,这些事情显然是早有准备,都是在他任期滋长的,他甘愿受罚。
最后,景王卸掉身上的殿前大将军一职,回府养老去了。
皇帝并未予以惩戒,其余大臣对此也无话可说,毕竟曾经威势赫赫的景王,如今已成了手无寸铁的人。
沈连芳因为救驾有功,在一众朝臣的附议中,接替景王成为殿前大将军,官至三品。
至于陆昶,他本就是禁军统领,提前布置,防患于未然,是他分内之事,功过相抵。
罗新,一个六品带刀护卫,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左千牛卫中郎将。
东城城防营副总指挥杨武,昨天率领全营士兵巡逻,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晋升为东城城防营总指挥,从一个从七品的小官升为从六品,连升两级。
丽嫔受伤最重,丢了一条胳膊,捡了半条命,被皇帝升为丽妃,以示慰问。
皇帝正想退朝,有人传来太后口信,道:陆统领既然已经升任二品,如何还兼任着四品的右千牛卫中郎将。以后沈大人与他相见,谁官大官小?
朝中立马有人附议太后的话,陆大人可不要学景王,两边担子都挑着,忙不过来,这守卫工作就会出岔子。
宁王嘴角牵起一抹冷笑。
他牺牲了这么多人,总要有点收获。
见附议的大臣实在太多,皇帝眉头一拧,道:
“太后所言极是。不过沈爱卿受伤,养好伤上任还需要一段时日,这段时间,倒是格外需要陆大人。等沈爱卿伤愈,再做调整不迟。朕昨晚被刺杀,一夜未眠,今天议事已久,就到此为止吧。”
皇帝匆匆忙忙走了。
陆昶并没有急着离开,果然,刚出了大殿门,就被太监拦了下来。
陆昶跟着他进了御书房。
隆启帝正在里面来回走动,眉头皱着。见了陆昶过来,连忙招手。
“这些人,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太后一句话,他们一个个的就那么起劲。朕要是不退朝,都无路可走了。”
隆启帝很是生气。
他都登基三年多了,依然处处掣肘。
“太后说的,有道理。”陆昶道。
“不行,朕跟前的护卫包括暗卫,必须由你安排。你的右千牛卫中郎将的职位,不能动。你上次说燕国的死士,曾在沈府周围出现,继续派人追查。尤其是沈程与宁王,若他们一旦有了往来,第一个来报告朕。”
年轻的帝王经历这一件事,心里难免不安。
沈程是老臣,部下众多,势力不容小觑。
皇帝曾派人监视过沈府,也试探过沈程,但他并无倒向太后的意向。
昨天之事,若沈程真成了宁王的人,沈连芳昨天稍微失职,黑衣人就能得手刺杀皇帝。
忧心忡忡之下,皇帝一方面同意提拔沈连芳,但又不得不多重手段。
相对于沈程与燕国旧部有一些勾结,皇帝更担心沈程与宁王在一起。前者掀不起大浪,无非是暗中谋私利,后者却会动摇他的皇位。
朝中老臣,至少一半是太后的人。他们虽然未必会同意太后改立君主,但平时施政,阻碍重重。
若昨晚一剑丧命,宁王上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隆启帝有些焦躁,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皇上,这次的歹人如此众多,皇城里根本藏不下这么多的人,极有可能是在京城周边秘密训练,就如上次的“拓云”镖局一般,谁能想到对方竟然依山靠水繁衍,若不是提前部署,那些人可能从后面乘船都跑了。臣会暗中调查,务必将其剩余势力一网打尽,这样的事绝不会再发生。”
陆昶道。
“好!朕相信你。”隆启帝拍了拍他的肩膀。
陆昶走后,隆启帝先去了太后那里,一番汇报与慰问。张太后道:
“皇帝不同意撤掉陆大人的中郎将之职?”
“母后,儿臣觉得,刚经历了这么大的动乱,眼下并不是好的时机。等一切稳定下来再说不迟。”隆启帝道。
张太后掀了掀眼皮,慢条斯理道:
“只要无人反对,哀家也没有意见。”
隆启帝心里仿佛吃了个苍蝇,面上仍笑着道:“让母后担心了,母后多保重凤体。荣贵妃有孕在身,昨晚受了惊吓,朕过去看看。”
从太后那里出来,隆启帝右拳拢起,额上青筋若隐若现,眸底暗云翻涌。
在储秀宫门口,他顿了一下,才让人通传。
隆启帝带着温和的面容,走了进去,荣贵妃见了他,高兴中带着点委屈。
“皇上,你可算来了。臣妾念了你一天。”
“刚从母后那里过来。皇儿可听话?”他摸了摸荣贵妃并不明显的肚子。
“太医说幸亏满了三个月了,不然,昨天那么大的惊吓,都不知道会怎么样。”荣贵妃委委屈屈道。
“这孩子是个有福的,是朕最喜爱的孩子,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随后,隆启帝赐了许多的好东西给储秀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