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两件事,朱超对太子更是寒心了不少,他再也不会把太子当做自己的大哥,以前的种种算是他真心错付了,但是朱元璋是他的义父。
只要他在,自己便仍然是大明王朝的定远王,依然是太子的名义上的弟弟,两个人依旧是兄弟相称。
总不能在这个时候让兄弟二人兵戎相见,如此以来,朱元璋最不愿意看到的夺嫡之争,便是早早应验了。
可是心痛的又何止不是自己呢,全心全意为他人付出,却遭他人猜忌。
“太子还真是长大了,也有能耐了,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死士,为他效命,杀了我,便能够高枕无忧,可惜他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朱超冷笑一声,以太子的性格,他那文儒的政策要是实施下来,怕是比朱棣上位还要惨淡几分,怕是日后的结局更加不堪。
再也没有了军机处不能左右丞相,分分势力,等到那时。左右蒙古来袭,又有元朝于聂在旁,各国攻击,想必大明王朝覆灭,怕是要提前了。
就因为他不想看到如此局面才想要为太子分担,为他谋划,否则这大好江山,只能拱手送人。
他内心感到一阵疼痛,一步一步走向刺,从他身上搜不出任何的东西,只有这一块令牌,想必是拿去交差的时候所用。
“师父,你何必为这个忘恩负义之人心痛?只要我们回到京城,便不再忌惮于他,有陛下帮衬,就不信太子还能众目睽睽之下对你做什么。”
李景隆走上前在那里劝说一番,解晋也是点了点头,人人都说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若是太子是一条冰冷的蛇,就算朱超将他放在心口捂热,到头来还是会咬朱超一口。
“人之性情难以猜测,在这帝王之家,各种的疑虑与猜忌必不可少,谁是奸臣,谁是忠臣,谁是功高盖主,谁是默默无闻,又有谁知。”
“因此只有斩尽杀绝,方能让自己安心,这才是独孤天下的真理,无人可信,无人可交心,用时便感恩戴德,以礼相待,恩惠施之。”
“用完弃之,省的那些人有了功成名就,又深得民心,对他们地位不稳,才是他们的必经之道。”
朱超一手捂着额头,缓缓地坐在凳子上,靠在桌上,两两眼眺望远方,不知其所思,不知其所忆,李景隆与解晋只是站在他的身侧。
“若是师父不想回到京城,不如我们离太子远远的,让他找不到,从此隐姓埋名,去往山之巅,海之遥远。”
“就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我等改变了容貌,又有谁能知晓,我曾听闻有一名鬼医可将人的容貌改变。”
李景隆深知朱超重情重义,舍不得皇帝,又不肯对大哥动手,自然是夹在中间难做,又被太子百般蹂躏,身心疲惫。
“这件事情容我再想想,我唯一能做的便是离他远远的,总不能主动去谋害太子吧,他毕竟是我大哥,又是父皇最疼爱的儿子。”
朱超知道历史上太子:朱标,被朱棣害死之后,仍然册封朱标的儿子朱允文,这个皇长孙为太子,再为日后的皇帝。
便可知他内心愧对于朱标,而知道朱棣为人,要劝朱允文远离,便知道他们在朱元璋内心是何等地位。
朱超并不想让朱元璋难过,也不想他为难,因此唯有远离这山地之间,国事纠纷,方能活得长久。
只是苦了自己的弟兄,和他那两个徒弟,原本高官厚禄跟了自己,却要躲在山水之间,成为一介草民。
他思来想去,直到天边露出了鱼肚白,依旧没有做决定,而这个时候有人来找朱超,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太监总管。
想不到他们都能够查到自己的容身之处,可见自己的消息早就透露的没边,他们想要找到自己轻而易举。
到底逃到何处,才能不被他们知晓。
朱超嘴角不由泛起了一丝苦笑,不过,太监总管来到这里必有大事发生,朱超上前对他行了一礼。
“不知总管大人此番前来,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我有何事?”
他面带微笑,观察太监总管,眼神,面部表情,猜测此次前来到底是有何事?
“咱家此次前来,是来告诉定远王,朝廷的八百里里加急,皇上病重,还请定远王速速回京商议重大事件。”
总管太监并没有多套一些话,而是直来直去将事情说了出来,朱超瞬间一愣,朱元璋病重,这是怎么回事?
按时间来算,这个时候朱元璋不在病危的时候啊,莫非又有什么变数?
朱超低眉思索片刻,若是朱元璋真的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太子必将成为皇帝,自己对太子又有威胁。
若是他成为皇帝,还不会尽快处理了自己,可若是回去,要是遇到什么危难,半路杀出个刺,又该如何是好。
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若是逃离山地之间,会不会更好?
他在那里来回徘徊,心里拿不定主意,太监总管见他这般纠结,直接走上前来,一手握住他的手背,一脸正色的在那里开口。
“定远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咱家为了见你,可是快马加鞭,片刻没有停歇,来到此处与你相见,为的就是要你速速回京。”
“若是你再不回去,等到太子登基之时,便是赐你一死,到时候你就算是想逃,也不知该逃到何处。”
总管太监越说越激动,直接拉着朱超,便要朝前走去,他似乎比朱超更加着急,更是担心朱超遭遇不测。
朱超被总管太监拉扯着,这才感悟,面上会心一笑。
“多谢公公点醒,我便启程回京,绝不辜负你们厚望,若是能扭转乾坤,定然重谢。”
他双手抱拳对着总管道谢,骑着马,与众人去往京城的路上。
前方若是有转机,便可一路光明,若是躲躲闪闪,大明王朝一来会是什么变数谁能知晓。
自己打下的一切,谋划的一切,绝不能被他们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