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演出无疑是特别圆满的,明明说好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果观众太热情了,硬是演出了三个小时才结束。
最后还是他们领导发话,说小演员们赶了半天的路,都很累了,明天一早他们还要出发去往下一个地点,那些战士们才恋恋不舍的带回了。
宣传队的队员们也确实都累了,这时候的演出,条件真的是特别艰苦,除了舞台有战士们帮忙搭建,其他的都要演员们自己动手,演员,场务,龙套,伴奏,一个人当几个人使。
跟后世的那些明星比起来,现在的这些演员真是全能啊,一点不娇气,再艰苦的环境都能苦中作乐。
在慰问的这一个星期里,许晓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有时在路上车子抛锚了,他们还要帮忙推车,一边推车一边喊号子,也是难得的体验。
甚至有的地方连大的场地都没有,那就在操场上演出,没有舞台,战士们坐着小马扎,把演员们围成一个圈,这就是他们的舞台了。
不管刮风还是下雪,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还整天精神饱满的面对每一场演出,看到观众们热情的笑脸,就是对演员们最好的回报了。
难怪那些老艺术家看不上那些小鲜肉们,这是有道理的,实在太娇气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不长,但真的锻炼人啊,许晓在军艺的时候,觉得自己跟那些小鲜肉比起来,已经算是不娇气的了,但跟现在的演员比起来,简直都是天堂了。
在最后一场演出的时候,战士们还跟大家一起合唱了《歌唱祖国》,演员们有好几个都被战士们带跑偏了。
战士们唱歌讲究的是气势,至于说在不在调上,那不重要。
而演员们则不同,不跑调是基本功,再加上人家气势磅礴,就被带跑偏了,但大家都理解,唱完了哈哈大笑,气氛融洽,走的时候,战士们还问带队领导,下次什么时候再过来演出。
许晓他们返程的时候,已经到了大年三十,司机师傅也赶着回家过年,那车开的贼快,路上也没有别的车,行人更少,都在家忙年夜饭呢。
差点把他们这些演员给颠散架,还要护着那些乐器,还真是个难忘的旅程。
难怪部队出来的司机,转业退伍后,都要重新考试呢,这都是有前科的。
到了宣传队,很多女同志都晕车了,气呼呼的问司机,“你拉的是人,不是猪,下次能不能顾及一下我们。”
你猜司机怎么说的,“要是真拉的猪,我就不跑这么快了,毕竟猪颠下去了,自己可上不来,还得费劲去抓,更耽误事。”
气的队员们都想上去捶他,听听你说的,人言否?
许晓帮着把乐器放回去,才背着背包回家。
一出大门,就看到了寒风中不断跺着脚的许大茂,那一刻许晓有些想哭,吸了吸鼻子,把那股酸涩强压了下去。大风大浪都见过的人,不能这么矫情。
“爸,我回来了。”许晓大声的喊着。
许大茂看到自己儿子回来了,冻的通红的脸上,立马浮上了笑容,“儿子,你回来了,累了吧,咱们赶紧回家,你奶奶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呢。”
许大茂接过许晓的背包,挂在前车把上,许晓坐在后座上,搂着许大茂的腰,眼眶微红,脸上却挂着幸福的笑容。
许大茂一路上嘴也没停,一直问有没有冻着,有没有吃好,住的地方冷不冷之类的话。
许晓都一一回答着,爷俩在寒风中向家里驶去。
回到四合院,更是受到了来自爷爷奶奶和妈妈的关爱,许晓自出生以来,还没有独自离开过家里这么久,没回来的时候,全家都担心他会不会吃不好睡不好。
如今看到人回来了,赶紧把许晓上上下下的检查了一遍,没受伤,没冻坏,就是有些瘦了,这才稍稍放了心,想着一定要给孩子好好补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转眼时间就到了76年,许晓已经17岁了,是个高二的学生了,身高也长到了180,已经跟许大茂一样高了。
这些年许晓一直跟着宣传队到处演出,也不拘于四九城郊县了,他们也去过其他省份。
这次更远,来的是东北黑省,许晓趁着这次机会,在东北还收了不少野生动物放到空间里,像飞龙,金渐层,傻狍子,狼崽子,野鸡等等。
更有很多山珍和珍贵树种,还有药材,都薅了不少,种在了空间的山上。
宣传队的最后一站就是黑河边境,对岸就是毛熊。
宣传队这次一共来了10个人,领队是杨振跃,他现在已经正式加入文工团了,包括当年的很多队员,都也都转正了,像许晓这样的属于“临时工”的不多。
每个人都为许晓遗憾,明明是个全才,可就是因为政审过不了,无法转正,谁让许晓的姥爷太出名了呢,那可不是一般的资本家啊,半城之称,首富也,所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可以说每个队员都求过家里人帮忙,尤其是王丽娜,为了许晓转正的事没少提交材料,但结果都一样。
尤其是现在依然还在风口上,有些事情是无法通过的,许晓也劝他们放弃,黎明前总是黑暗的,许晓不想连累他们。
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更何况许晓知道,黎明总会到来的,所以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
许晓这些年不断的写歌,除了军歌就是爱国歌曲,这让许晓在这个圈子里知名度很高。
许晓也是在给自己铺路,他想参加高考,政审就是一条跨不过去的鸿沟。
军校这辈子是不用想了,他想考的是中戏,第一是离家比较近,走着也就十分钟,就到学校了,其次是他上辈子学的是音乐,这辈子他想深造学表演。
全面开花才是他想要的,等改开了,他就去港城找姥爷去,让他姥爷给他投资,他这辈子也想当资本,这么好的开局,不能浪费不是。
说远了,还是看眼下吧。
一行10人的慰问小队,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的背着扛着,在这边主管宣传的人带领下,向哨所前进。
快到哨所的时候,就有人来接他们了,哨兵们听说有慰问队来给他们演出,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
他们这比较特殊,一年也来不了一次慰问演出,但每次有人来,都让他们高兴。
安顿好了住宿问题,几人也都累趴了,简单休息了一下,吃了点饭,就开始准备了。
化妆什么的也都省了,他们这次没有女同志过来,毕竟太远也不方便,所以像这样的演出,都是男同志来的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