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苗玉莲和时斌之间的红线,小天宝抿起嘴微微一笑,朝着一旁面露担忧的徐老太眨了眨眼睛。
虽然还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当中,但是徐老太还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小天宝的动作。
刚开始她还没有明白小天宝的意思,但是被她眨着圆溜溜大眼睛的模样给萌着了。
哎呦!他们家小天宝怎么就这么可爱呢!果然不愧是天上的小仙女托生来的!
自己在那挤眉弄眼儿了好半晌,奶奶就一个劲儿地朝着自己呵呵傻笑。
最后小天宝只能放弃这种暗示,直白地开口了。
“哎呀!苗姨姨和时伯伯是天赐良缘,一定会很幸福哒!”
这么说着,小天宝又转头看向苗玉莲。
“苗姨姨,时伯伯现在是丰宁郡守,以后不会回来了,我们以后也要去丰宁郡去,你和我们一起去呀!”
小天宝的提议苗玉莲没有马上答应。
虽然她现在是瑞东镇的首富,在瑞东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可是,将她所有的资产放在一块,在丰宁郡也不算什么。
她可是听说了,在丰宁郡,随随便便一个宅子都得千八百两的银子才行。
她总不能用所有家财买个宅子,然后就喝西北风吧!
已经从嘴里面知道苗玉莲和时斌是天赐良缘,徐老太终于将自己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象驱散,也跟着看向苗玉莲。
“玉莲,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遇上一个良配可不容易,如果你认定了时斌大人,倒不如将你们苗氏布庄开到郡城去。给自己多赚些倚仗也好。”
听出了徐老太话里的未尽之意,苗玉莲的心也跟着动摇了。
而这种动摇,在吃过了徐大柱他们带过来的沈荣的饭食之后,更剧烈了。
一想到将来徐家搬去了丰宁郡,自己就再不能随时吃到这样的美味,苗玉莲便觉得心口疼。
她舍不得这些美食啊!
要是时斌知道,自己劝说了多日都没有结果的事情,就这么让小天宝一顿饭就给解决了,也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感想。
但不管怎么样,苗玉莲最后还是决定,要和小天宝他们一起,到丰宁郡去开店了。
之后的两个月,苗玉莲便开始着手收拢手上的产业,得将手掌的账清一清,没有收回来的账也要去催一催。
在苗玉莲忙着的时候,小天宝也没有闲着,早早地就开始催促着徐老蔫儿砍柴火。
听见乖孙女的话,徐大柱看看头上的天,有些不解。
“这么早?这还没到十一月呢!”
一旁正在砸松仁的徐二柱也跟着开口。
“是啊!今年旱成这个样子,想必今年的雪应该不会太大,用不着那么早就准备柴火吧?”
对于徐二柱的猜测,老庄家把式的徐老蔫儿也是认同的。
然而小天宝却摇了摇头。
“不是的呀!今年的雪会大大的,明年也不会再干旱啦!小苗苗都会好好长的。”
听见小天宝的话,徐老蔫儿他们的重点没有在前半句,他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小天宝的后一句上。
知道小天宝嘴里的小苗苗就是庄稼苗,三人都非常的高兴。
毕竟对于庄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丰收更高兴的事情了。
“哈哈,还是你们很有先见之明啊!将这后山和山下那百亩荒地都买了下来了,明年,咱们就把那些荒地都开出来,都种上粮食!”
原本手上还干着活儿的徐大柱和徐二柱,还有院子里正在编筐的赵家三兄弟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愣愣的看向了徐老蔫儿。
“爹!你和娘把后山和那一大片荒地都买下来了?”
差点儿把自己的手指头给砸了,徐二柱赶紧扔了手上的锤子。
徐大柱也赶紧凑了上来。
“爹,咱们家就这么几个人,那可是一百多亩地,咱们哪里中得过来呀!”
虽说小天宝已经是郡主了,但是他们现在依然过着从前的朴素日子。
所以,听徐老蔫儿说买了这么多的地,第一个想法就是他们这得种到什么时候去,完全没有想过要雇人的事儿。
倒是赵大狗他们这时候进了屋,主动请命了。
“爹,大哥,你们放心,有小枣儿它们帮忙,咱们兄弟多出出力,多费几天功夫也能行!”
听这话也知道,赵大狗他们也没有回过弯儿来呢。
倒是徐老蔫儿,听见儿子们的话,赶紧摆了摆手。
“哪能让自家人种啊!就是林子里的那些动物们帮忙,能将那些地种上,收成的时候也忙不过来呀!得雇人,或者,直接把地租出去。”
对于徐老蔫儿的话,兄弟几个互相看看,不置可否。
这么些年,战乱加上天灾,死的人比生的人多多了。
要是想要种地,随随便便就能开出一片来,谁还会花钱租地种呢?
所以,兄弟几个觉着,他爹想的租地这事儿估计成不了。
花钱雇人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然而,现实却给兄弟几个好好地上了一课。
就在徐家听了小天宝的话早早的准备柴火的时候,越来越多人,涌进了瑞东镇。
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难民。
因为之前的战乱和天灾,像是瑞东镇这样,和他国接壤的小城镇里的老百姓,家园被毁,亲人被杀,为了活命,只能离开自己的家乡,成了流民。
这些流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只有少部分人有亲戚可以依靠,大部分都成了乞丐。
只能在各个城市中间穿梭乞讨,勉强活着。
现在战乱平息了,朝廷便鼓励这些流民返回自己的家乡。
还承诺,只要这些流民老老实实的回乡,当地官府便会分给每人五亩土地,开春还会发放高产的地瓜和土豆种子,帮助他们安家。
老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得知了朝廷的政策,那些流民也乐得返回自己的家乡去。
不止那些背井离乡的流民,还有那些在战争和天灾中失去了亲人,同样被迫成为了流民的城里人,听说了这个政策以后,也要求享受同等的待遇。
各地都有这样的请求上奏到京城,最后朝廷决定放开政策,只要证明了自己的流民身份,在找到一个可以担保的人,就可以在村里落户,同样可以获得五亩耕地。
就这样,到年底的时候,瑞东镇可以耕种的土地就分了个七七八八。
可依然有流民从外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