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 362 射程220公里的远火,部队用得起?
    “4亿多啊。看起来是很大一笔钱,可相对我们现在的项目来说,并不多。仅仅战机,都不一定够。”

    杨威平静地解释着。

    作为从有钱时代的华夏过来的人,杨威对于这笔庞大的经费并不觉得多。

    何况,他们搞的是三代战机。

    并不只是在现有的战机基础上稍微修改一下,性能得到一些提升,就成为新的战机了。

    巴羊给8000万刀,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满足了他们要求的。

    “这事情,我们需要回去开会研究讨论一下,从我个人来说,我同意你的条件。”

    牛校长被1500万的经费砸动了。

    没听说,这是最低么!

    李光本来就支持杨威,双方的合作,自然不会反对。

    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哪里工作不是为国防建设做贡献!

    双方在合作上没有了分歧,两人也不怀疑杨威是否能做主,一时间有些冷场。

    牛校长想着两人来红星所的直接原因,看向李光,示意他提出来。

    李光直接开口:“对了,杨威,太钢给学校转的那200万是怎么回事?还要签什么技术合作协议的合同,我们这是什么情况都不了解。也没法跟他们谈具体合同细节啊。”

    “材料系那边没有来人吗?”

    杨威问道。

    就两人来红星所这边,并没有看到材料系的大佬。

    原本,杨威还想就一些材料跟学校的专业大佬们沟通一番,委托学校帮忙开发一些新材料。

    红星所的基础太差,人员也少,承担不了太多的材料研究。

    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各种理化分析设备也不是红星所这种一开始没有相关研究设备的单位所能比的。

    “材料系主任杜亓军在山城。”

    李光解释着。

    杨威听完后,起身从办公桌旁边的文件柜里拿出厚厚的一叠文件,递给两人。

    “这里面是304跟316不锈钢配方研究论文以及生产工艺的完整文件,也有学校跟太钢的合作协议,由学校负责技术研发,太钢负责把技术成果转换成产品投放市场,然后进行利润分成……”

    之前给李光打电话,由于通讯资费等问题,并没有详细说。

    现在当着对方的面,杨威把整个合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如果我们所有的科研项目都能跟企业合作,到时候就不会缺乏经费了,甚至很多对经费需求庞大的前沿技术,即使没有国家财政拨款,也可以自主研究。”

    牛德木听完后,感慨着。

    这次,真的没有白来。

    跟红星所合作,带来的是每年1500万的科研经费。

    而杨威跟太钢那边谈好的合作虽然钱对于哈工大一个学校的经费需求并不多,但是这种模式产生的意义更是重大。

    在后续合作过程中,只要不出现问题,哈工大就可以寻求其他的企业来把学校的研究成果转换成产品。

    “其实并不只有跟企业合作这条路。有些技术,如果短期内见不到效益,投资很大,即使未来市场潜力很大,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不会接受的。学校可以自己办公司……”

    学校办公司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杨威不知道。

    却清楚要不了多久之后,国内高校自己办企业,转换技术成果,获取研究经费,将会成为一股风潮。

    高校是除了专业科研院所外实力最雄厚的科研单位,拥有强悍的技术研发能力。

    但是这种研发能力并不是以市场为主导,而是以技术发展为主导。

    “学校有人提出办企业来筹集所缺经费,不过现在没有明确的政策……”

    牛德木对杨威解释着。

    杨威没有在这事情上多说。

    在他原本的世界里,哈工大的校办企业曾经价值千亿,在很短的时间内资不抵债。

    那是三十年后的事情,他现在能说么?

    到那时候,学校领导都换了不知道多少任了。

    “其实就一个原则,以市场为主导,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技术,不仅能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避免被国外以技术卡脖子,同时也能带来经费。”

    谈得差不多,杨威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

    已经是晚上7点过。

    夏天天黑得比较晚,聊起来就没有注意时间。

    “时间很晚了,婉清在家里应该把饭做好了,咱们先去吃饭,一边吃一边聊。”

    两人也不推迟。

    回到杨威跟叶婉清两人宿舍时,叶婉清已经准备好了。

    饭是在食堂打回来的,两人虽然结婚,有时候也在家里做饭,不过家里连碗跟盘子都没有多的。

    李光跟杨威都不怎么喝酒,牛德木一个人喝着也没劲,一顿饭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杨威把两人送到招待所后,就又回办公室开始忙碌起来。

    第二天,牛德木跟李光两人直接去太钢谈合作了。

    走的时候,告诉杨威,尽快把需要哈工大帮忙研究的技术罗列出来,如果学校有项目,就合并研究,没有的话,就立即立项。

    梁昊跟陈志强两人回来,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倒不是他们在医院住了这么长时间,而是带着北方局调拨的14名273毫米火箭炮项目的技术骨干一起回来。

    两人都喝进了医院,即使北方局不同意,最终也只能给人。

    带队的居然是273毫米火箭炮的副总设计师司徒空。

    当天晚上,红星所的相关领导就给火箭炮团队举行了一场丰盛的欢迎宴,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酒。

    陈志强知道红星所下达了禁酒令后,琢磨着是否整个西南局也下达禁酒令。

    可当他想到西南局目前处境后,只能叹息着作罢。

    但凡是靠着红星所能养活西南局下属所有企业,他会毫不犹豫地下达这样的命令。

    奈何,西南局下属单位的基础太差,红星所的产品技术要求又太高。

    在司徒空带领的火箭炮团队到达之前,847跟5023厂的几名技术骨干也到了红星所,第二天早上九点,二十多人就齐聚杨威办公室隔壁的技术会议室里。

    “按照部队要求,咱们要搞的火箭炮,射程需要达到220公里。”

    “哗~”

    杨威刚说出要求,会议室就一片哗然。

    220公里的射程!

    太远了。

    “这是火箭炮,不是战术导弹啊!这么远的射程,即使能达到,没有制导系统,天知道弹道会偏离目标多少!”

    “火箭炮是靠着数量产生巨大威力的,用于饱和覆盖打击!这么远的射程,那得多少发齐射才能满足条件?部队用得起吗?”

    “这不是胡闹么!这是炮啊!炮需要这么远的射程?”

    众人都是如此看法。

    虽然他们也希望搞出射程堪比洲际弹道导弹的火箭炮,可大家都是搞火箭炮的,火箭炮之所以让部队青睐有加,就是因为火力密集,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价格低廉等众多优势。

    一门火箭炮一次齐射,短短几十秒甚至几秒,好几十发火箭弹落在敌人的阵地上,一炸一片。

    甚至一门火箭炮的威力能比得上一个重炮营。

    杨威提出220公里的射程,仅仅是成本这块,就没有丝毫优势了。

    精度比不上导弹,成本又高。

    搞出来也不会有户。

    再说了,射程每增加一公里,对于技术的需求也就提升了不知道多少。

    “诸位,我理解大家的想法。射程这么远,应该是精确打击的范畴,而不是用于大范围覆盖的饱和打击。”

    杨威等众人安静下来,才开口,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众人反应后,才继续开口:“对于拥有战略洲际导弹、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是如此。可对于那些国土面积不够大、实力不够强悍的小国,这已经可以当成威慑武器的。”

    “杨总,你的意思咱们这款火箭炮是为外贸开发的?”

    司徒空看着杨威,皱起了眉头。

    外贸?

    会有人买?

    “司徒先生,你认为,咱们部队需要这样的武器吗?”

    杨威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司徒空不明白杨威的意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部队不需要?

    需要的。

    220公里之外就能对敌人发动打击,哪支部队不需要呢?

    需要么?

    虽然大炮的射程够不着,武装直升机、战机都可以把炸弹送到这个距离。

    “肯定需要的。只要是能提升国防安全的武器,都是需要的。”

    见杨威一直盯着自己,司徒空虽然不明白杨威的意思,还是回答了。

    要说不需要,还研发干什么?

    作为273毫米火箭炮的副总设计师,他很清楚部队的态度:装备可以不用,技术却必须拥有。一旦需要的时候,直接拿出来生产就行。

    “那么,以目前部队的情况来说,用得起吗?”

    杨威脸上的笑容更甚。

    “额~”

    司徒空愣住了。

    感觉到杨威给自己设下了一个圈套。

    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军费已经连续几年削减了。

    部队连子弹跟炮弹都舍不得多用一发呢。

    220公里射程的火箭弹,一枚得造多少炮弹跟子弹?

    “咱们需要的不仅是解决有无问题,同样也需要拥有这方面的技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直接拿来生产就可以。在这个射程范围内,射程最远的重炮够不上,只能炮兵抵近;对于造价昂贵的导弹来说,这个距离又有些近;战机跟武装直升机可以飞到上空丢炸弹,可战机跟直升机的安全如何保证呢?那个成本更高……”

    杨威越说,笑意越浓。

    对于火箭炮的理解,目前来说,全世界怕是都没有人能比杨威更深刻。

    杨威的理解,来源于未来几十年华夏众多单位对于各种型号火箭炮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不出口?

    目前部队连战术导弹都没打算开发,怎么可能装备射程超过220公里,一枚火箭弹造价都可能超过60万的火箭炮?

    哪怕采用6联装,一次齐射,360万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