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 第8章 第八章
    从卖布变成买布,哪怕是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巨大差距。

    可不,一个是挣钱,一个是给人送钱。

    对比完国外纺织水平,我想跟大家说,哪怕咱们有很高的纺织技术也不要故步自封和骄傲自满。

    要不然就像我们当初面临国外纺织冲击,华夏纺织业被迫衰落,后全力追赶才恢复。

    “果然,对方纺织速度上去,绝不可能和华夏友好往来。”看到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嬴政就知道华夏的纺织行业一定会受到影响。

    因为那些工具用对绝对是国之利器,嬴政不会自大认为后世蛮夷都是蠢人。

    可惜古代对纺织工业轻视,以至于像黄道婆这样的纺织人才只是昙花一现。

    但凡古代对纺织人才们好一些,说不定早出现‘黄道婆’,让更多人提前穿上棉衣。姜叶遗憾感慨。

    可对于诸朝百姓而言,御寒却是他们实打实的命题,“对啊,要是早出现黄道婆,我们就能早点穿上棉衣,免于冻死了。”

    说着诸朝百姓们哭泣起来,等哭完,他们就开始去找棉花、做相应工具。

    明君执政的朝代还好,一般都会下令,动用国家力量寻找棉花和普及纺织工具。

    昏君执政的朝代,百姓们就只能靠自己,高高在上的昏君们也看不到自发动起来的百姓们。

    棉花因为材质柔.软舒适,厚可御寒保暖,薄可清爽透气,加上大面积种植,让棉花价格降下来,棉花很快取代古代百姓们之前穿的麻衣。

    而我们今天的衣服材质,也都是以棉为主,麻和丝做成的衣服,不是少见就是价高。

    “真好,后世的人有棉衣穿。”没有棉衣穿的诸朝百姓们羡慕而又渴望。

    他们已经加紧寻找棉花的速度,早晚有一天,他们也能够穿上棉衣。

    姜叶关于棉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可关于棉花的风波,却并未平息。

    首先是棉花的踪迹,和纺织工具的推行,但凡有点脑子的帝王,都会想自己治下出现更多‘黄道婆’,政策上开始对纺织行业有所倾斜。

    元朝,哪怕是对华夏文化不感兴趣的元朝皇室也下旨嘉奖黄道婆,希望黄道婆能在纺织方面更进一步。

    除却朝廷政策,还有许多对纺织本就精通和感兴趣的女人以黄道婆为榜样,平时除了纺织外,脑子还想着怎么创新纺织工具。

    黄道婆这边,已经琢磨透珍妮纺纱车和飞梭织布机,她找到匠人,开始尝试。

    “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好的纺织工具,避免后世纺织行业衰落。”黄道婆心愿淳朴。

    看完天幕,黄道婆知道自己未来路还有很远,就像天幕说的,纵观历史,她的存在是昙花一现。

    既然如此,她更要为纺织行业的未来尽一份力才行。

    “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能做出来吗?”朱元璋问工部官员。

    “陛下,给臣点时间……”工部官员们支吾。

    他们不是黄道婆这样的行家,目前还没琢磨透。

    朱元璋难掩失望,“是俺想错了,纺织女人们才是行家,俺指望你们是指望错了。”

    “来人,召善纺织的妇人们进宫,看她们能不能把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做出来。”

    其他朝代,诸如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清朝也有人试图破译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

    毕竟没面对效率更高的纺织工具,把它们束之高阁的道理。

    “陛下,这两样纺织工具,好像是西方的。”清朝,康雍乾三朝的臣子们小心翼翼道。

    这时候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开始,但不妨碍清朝人认出西方东西。

    康雍乾:“……”所以那个从卖布变成买布的是他们清朝?!

    他们本来在看热闹,谁知热闹是来自自家。

    “陛下,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并不是纺织工具,而是纺织器械!”秦朝,墨家人对嬴政道。

    他们不懂纺织,但他们懂机关术,也算内行人。

    “纺织工具和纺织器械有何不同?”嬴政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

    “陛下,工具需要人使用,器械完全可以舍弃人力。”墨家人通俗易懂的总结。

    “舍弃人力?!看来这两台纺织器械对后世纺织行业的冲击,比朕想象的还要大。”嬴政神色凝重,喜忧参半。

    好消息,两台纺织器械比想象中厉害,坏消息,两台纺织器械越厉害,后世子孙面临的冲击就越大。

    说完棉花,我们最后说皮毛。

    皮毛绝对是古人们获取的第.一件御寒材料,为什么,因为它不像其他材料进行后天多重加工才能得到。

    这点诸朝古人们也同意,“实在想不出来古人们先做出来麻布,后才用皮毛御寒。”

    比起麻布的织布流程,皮毛获取和打理不要太简单。

    皮毛为什么无法普及,我们之前也说了,皮毛保暖的野.兽不易捕捉,需要冒生.命危险。

    跟能够大面积种植的苎麻、棉花还有喂养的蚕比起来,皮毛性价比不是很高。

    “可不,获取衣服的来源又不止皮毛,没必要为件衣服搭上命。”诸朝古人们赞同。

    “不止,皮毛整张穿着厚重闷热,只有毛又刺挠,总的来说跟麻衣感觉差不多,不过毛线编织挂的饰品倒不错。”有皮毛大氅的贵族们发出经验之谈。

    这句话上了天幕,姜叶看过轻笑,没错,总的来说皮毛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保暖,缺点是厚重闷热。

    再加上古代皮毛加工程序做出来的毛布触感不佳,量少,毛衣自然流行不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华夏自古就是农耕文明的原因,农耕文明的根基是土地,皮毛的来源要么狩猎,要么养殖,可无论哪方面,都没办法跟种地比。

    这就注定毛衣只能成为小众。

    “毛衣怎么就小众了,我们元朝穿毛衣的很多啊!”忽必烈大声道。

    说其他朝代毛衣小众他承认,可他元朝的毛衣可不小众。

    刚巧这句话上了天幕,姜叶反应过来,元朝和清朝是游牧/渔猎民族,对毛衣确实不陌生。

    “游牧/渔猎,难道是匈奴那种异族?未来异族入主中原了?!!”刘彻豁然起身,震怒不已。

    “匈奴。”嬴政眸光冰凉的看向长城方向。

    “是我们唐朝之后的事,该不会是我唐朝和我李家子孙无能吧。”李世民笑容消失,那个可能光是想想就让他受不了。

    “游牧/渔猎蛮夷,难道是辽国?”宋朝君臣们震惊,看向辽国方位。

    “可如果真是辽国,后世应该叫辽朝吧。”宋朝有人想道。

    “说不定辽国未来改名了。”宋朝君臣表示这套路他们熟,他们太宗就有三个名字。

    此时辽国也很气,“我们也学习华夏文化,凭什么还叫我们蛮夷?”

    “噤声,难道你们认为我们未来会把国号改成元或清?”萧太后冷静道。

    “咱们又不像宋国喜欢换名字,可元朝和清朝要不是我们辽国,那我辽国未来会怎样?”说完辽国臣子们更担心了。

    相比更坏的情况,还不如他们改国名呢。

    元后清前,夹在中间的朱元璋直接炸了,“朕好不容易灭了元朝,后面怎么又来一个清朝?”

    “别告诉朕清朝就在明朝后面,要不然朕非得把亡国之君抽筋扒皮不可!”

    朱元璋是惯儿子的人,哪怕儿子们恶贯满盈,坏事做尽,最多也只是斥责。

    可这次不一样,这次后世子孙闯的祸太大,直让他满腔心血付诸东流,哪怕是自己血脉,朱元璋也容忍不了。

    “清朝可不熟悉毛衣。”清朝拒绝和元朝并列,虽然他们都是少数民族,穿衣习惯还真不一样。

    元朝时棉花还没普及,清朝棉花可普及了,有舒适的棉布和顺滑的丝绸,谁会对刺挠的毛衣感兴趣。

    皮毛虽起源最早,可随着时代变迁,它反而成了垫底,直到我国飞速发展,毛衣才重回大众视线。

    毛衣虽然比不上棉衣,却也比麻衣和丝绸常见。姜叶道。

    诸朝古人惊讶,“后世毛衣居然仅次棉衣,这不可能吧?”

    要知道他们时代,皮毛制品可是垫底的。

    当然我们现在的毛衣和古代的毛衣有很大不同,比如舒适度,我们现在的毛衣经过处理,触感细腻软绵,哪怕有绒毛,也一点不扎人。

    除此之外,毛衣还具备一个麻衣、棉衣和丝绸都没有的特质,那就是——弹性。

    “弹性,那是什么东西?”没接触过毛衣的诸朝百姓们疑惑。

    很多古代人心里,衣服没有弹性概念。

    弹性可以让衣服更好延展,也能更服帖人的身体,就像古人其他材质衣服需要借助衣带和腰带固定,毛衣没这个顾虑。

    “要是这样,毛衣还挺方便的,不用时不时系衣带和提裤腰。”诸朝古人们眼睛一亮。

    可别以为古代衣服的衣带和裤带系一次能管一天,不是的,他们需要时常整理。

    “毛衣是怎么做出来的?”黄道婆好奇。

    说完她就看到天幕出现自己的话。

    大家对毛衣的制作流程好不好奇?好奇的话回复好奇。姜叶再次和观众们互动。

    上次互动还是介绍棉花。

    “好奇。”忽必烈倒要看看后世毛衣,比他元朝毛衣好在哪。

    “哼,俺也好奇!”朱元璋看到忽必烈的.名字冷哼,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