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四百四十四章 殿试三问!
    殿试,下半场,继续进行。

    被淘汰者,已经由专门的太监带路,离开金銮殿。

    怎么说呢,殿试体验卡属于是。

    他们从全国各地崛起,一路经历了县试、府试、乡试、会试,已经是优中选优的佼佼者,几乎可以代表当前大明天下的文气之所在。

    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没能通过殿试,没能成为进士,痛失光宗耀祖的良机。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人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因此而晦暗,凭借举人的身份,照样能够在现在这个到处缺乏人才的新生大明朝,混到一个九品、八品、甚至运气好的话可以直接递补成为七品县令,那也是主政一方,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而且,谁说不成为进士,以后就没有光明前途了?

    古往今来,在科举考试中名声不显,但之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最终成长为一代名臣的例子,一点也不难找。

    所以,虽然难免沮丧,但这些人在叹息之后,也接受了今日的命运,重新昂起头,迈开脚步,悄悄离开了这座代表着大明至高权力的金銮殿,各自回返家乡,等待进一步的任用决定。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名字虽然没资格写在今科进士的榜单上,却并不会被遗忘。

    自有专门的官员衙门,负责这些出色读书人的统计和安排工作,总要让所有人都尽其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同为大明朝添砖加瓦。

    现在,金銮殿外,五百人的场面,骤然间空了一半。

    两百七十六人。

    这,就是洪武五年的这次科举,选出来的最终进士名单。

    但是,之所以殿试还有下半场,那自然还有一个最终的名次需要评定。

    这个名次,并不完全依赖于之前的那张考卷,而是要经过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当场策论,对答,真正能回答得让皇帝最满意的那个人,便是状元了!

    其余人等,按照考评的高低,依次排出一甲、二甲、三甲。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

    每一个,都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耀,那么既然走到这一步,谁又不想着能更进一步,最好是真的可以力压同侪,成为万千荣耀于一身的状元,也享受一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煊赫荣光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现在他们已经今科进士,已经是这次大明科举的最终优胜者,即便最后只能是“同进士出身”,放眼天下,又有谁敢丝毫轻视?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便是接下来的殿试下半场,也是由皇帝陛下亲自策问,全体进士发挥自己的所有聪明才智,才学思想,予以回答,能够回答得又快,又符合皇帝心意的,便有可能更进一步。

    万众瞩目之中,大明皇帝朱元璋,从宝座上站起身子,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俯瞰这两百多优秀的学子,仿佛从他们身上,已经可以窥见到大明的未来。

    大明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尤其是刚刚知道了自己的寿元不过七十一载,而眼前这些读书郎,有的甚至还不到弱冠之年,嗯……还有个不到十岁的孩童呢。

    所谓万寿无疆,只是无用的虚词,实则自己百年之后,大明江山,就要交给标儿,或是标儿的后代来继承,那时候,在朝堂上的中流砥柱,也不再会是徐达、李善长、刘伯温这些人,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或许,眼前现在看到的这些,就能有未来朝堂上的当朝一品,权倾天下呢?

    “诸位爱卿,皆是人中龙凤!”

    朱元璋一开口,就起了很高的调子,让这些初次见到圣上的贡士,一个个激动莫名,连忙躬身俯首,可不敢承担圣上如此的评价。

    “朕驱逐鞑虏,重整汉家河山,如今大明已定,四方已平,正应令百姓安居乐业,享万世不移之太平。”

    朱元璋负手而立,缓缓说道:“然天下之间,寰宇之内,吃苦耐劳之百姓常有,体恤爱民之官吏不常有,故朕重开科举,向天下选材,便是要选拔贤能,任用贤能,用大明人来治理大明,方能乾坤永固,江山万年。”

    “众爱卿,通过层层考试选拔,站在这里,已经是天下读书人的佼佼者。”

    “今日,朕这里有三问,反复思忖,却难有答案,不知众位爱卿,可否为朕解惑。”

    来了!

    众人心中一凛,知道前面的都是场面话,现在才是正式的考题,要抛出来了。

    这可是关系到自己进士等级的评定啊!

    可得听仔细了!

    一时间,数百人屏息静气,就连秦枫也微微好奇,不知道朱元璋郑而重之,要在殿试上,提些什么问题。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夫禹、汤与尧舜之道,其所以见知、闻知者,可得而论欤?《孟子》又言伊尹乐尧舜之道。《中庸》言仲尼祖述尧舜。夫伊尹之乐,仲尼之祖述,其与见知、闻知者,抑有同异欤?”

    朱元璋神色肃穆,将笑容收敛,目光缓缓扫过这些考生,慢慢念出了第一个问题。

    静!

    问题虽然抛出去了,但没有任何人应声。

    这可不能乱来的!

    若非经过深思熟虑,谁敢张嘴就来?

    要知道,这可是殿试,面对的是皇帝,那么回答的内容,一定要反复思忖,确定没有任何问题,这才当众说出来,为自己争取一个好印象和好名次。

    若是考虑不周,答得不合皇帝心意也就罢了,但要是其中再夹杂一些不合时宜的甚至让皇帝生气的东西,那就不是丢了进士之位这么简单了,搞不好那是要掉脑袋的!

    大家现在已经是把进士的身份揣在兜里了,差的只不过是名次而已。

    状元、榜眼、探花,固然人人都渴望。

    但总也不至于为了搏个出位,不小心再把命送了,那岂不是血亏。

    因此,朱元璋念完第一道题目,声音好像还在众宫殿之间慢慢悠悠回荡,但台下数百贡士,个个缄默不言,只把脑子转得飞快,尝试用自己寒窗苦读十载积累的底蕴,来找到这道题目的最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