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用这些兵马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时,他们还能听自己的吗?
“啊什么啊?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不必再做商讨。”
朱棣阴沉着脸,显然已经下定决心。
朱高煦虽然心里很不服气,但看到朱棣那副吓人的表情,也只能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陛下英明!”
朱高炽则是高兴的不得了,没想到天上还真掉馅饼了。
这个军事制度一实行,他这个太子获利算是最大。
首先,朱高炽身体肥胖,多有疾病,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兵权。
可他的两个弟弟却都掌控兵权。
现在老爷子还健在,朱高煦和朱高燧自然是老实听话,可一旦老爷子驾鹤西去,谁还能阻挡得了他们?
如果能将军队的思想和行动分开,让他们时刻清楚自己要为大明而战,就会大大降低兄弟俩作乱的风险。
朱高炽作为大明太子,将来的储君,其实就代表大明。
将士们为大明而战,说白了,就是为朱高炽而战。
除了洪武和永乐一朝之外,大明其他各个朝代的掌权人,也都在想方设法的进行军制改革。
一直以来,军制的核心理念都是以文治武,这就对武人非常不公平。
因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人是他们,而不是那些坐在营帐里高谈阔论的文官。
凭什么这些文官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要指挥他们去战场上送命?
可一旦实行文武并济的军制,思想和行动彻底分开,武人们至少可以有机会摆脱文官的掣肘和束缚,可以毫无思想包袱的在战场上大展身手。
当然,任何事情只要一涉及改革,都会遇到很多的阻碍。
这一次的军制改革也不例外。
自明英宗以后,大明朝的军权就掌控在文官手里,他们自然不想让出部分权力给武人。
不过,由于天幕的存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先进制度的存在,信息已经透明化,这已经成大势所趋,文官根本无法阻挡。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明朝各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都无法抗住舆论的压力,都或多或少的选择让步。
甚至连崇祯一朝也是如此。
崇祯皇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疯狂进行军制改革,以文官搭配武将的方式,重新配备大明军事力量的统帅主官。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的疑心病也大大好转,可以放心大胆的相信在外征战的统兵将领。
在一番改制之下,崇祯统治下的朝局,竟缓慢的稳定下来,虽无法与天幕里的朱由检相提并论,但也算在夹缝中求得一些生存之道。
山海关营地。
主帅营帐内,陈新甲与诸位将领打完招呼后,便直奔袁崇焕而来。
“督师可是在为满清八旗补给来源发愁?”
陈新甲的一句话,直接点在了袁崇焕的命脉上。
袁崇焕猛然抬头,惊讶的说道:“陈大人如何知道?”
陈新甲摇摇头:“不是我,是陛下。”
说完,他便拿出一封书信,递给袁崇焕。
“陛下!?”
一听到这两个字,营帐内的战将们全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眼睛都亮了。
经过陈新甲长时间的思想改造后,满桂、赵率教、祖大寿、吴三桂等山海关战将,早就对朱由检这个少年天子充满了崇拜和感激。
朱由检登基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就解决了他们长达几十年粮饷短缺的问题,让他们不必再饿着肚子打仗,也不用再为饷银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