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晨将刘权贵安顿在招待所:“刘叔,我去找村长谈事情,夕晴晚一点会到。您先休息。”
“去吧去吧。”刘权贵洗了把脸,走出招待所,辨认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自己住的的招待所竟然就是当年知青点的宿舍。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远处。青山连绵起伏,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这晴天绿水的景象,与他记忆中灰色昏暗的画面截然不同。
刘权贵情不自禁地沿着村里的主路走去。村里的布局大致还是当年的模样,只是大多住户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又多盖了两层。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房屋,让他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
他走走停停,目光在周围的景物上流连,试图寻找着过去的痕迹。
像是被什么神秘的力量指引着,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棵大榕树下。这棵榕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刘权贵背靠着榕树,缓缓席地而坐。他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的轻抚。风轻轻地吹着,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他沉浸在回忆中,不知不觉睡着了。在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睁开眼睛,迷迷糊糊看见有个女孩,亭亭玉立,正微笑着向他走来。那女孩的面容是那么熟悉,那么美丽。
“沈瑶……”他不禁呼唤着。
“爸,你怎么在这睡着了。”夕晴的声音传来,让刘权贵瞬间回过神来。
他看着女儿,眼神中仍残留着一丝恍惚:“夕晴你来了。这么快。”
“是啊。”夕晴微笑着,伸手将他扶了起来:“那边有座桥,过了桥是素女祠,是乡亲们自发为我姥姥建的,香火还挺旺的。”
“带我去看看。”
他们沿着村边小路向前走去。左手边,村庄里一排排住房错落有致,右手边,是大片的庄稼地。现在正是秋季作物生长的季节,地里长满了杆粗叶茂的玉米。玉米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刘权贵的目光落在田间的杂草和拥挤交错的玉米杆叶上,他的眼神变得深邃,陷入了回忆之中。他想起了当年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玉米地里挥汗锄草,艰苦劳作。
“以前我就是在这里,上大工,赚工分。”刘权贵感慨道。
“过去好多年了吧。”夕晴轻声问道。
“二十年了。以前生产队里都是黄泥巴路,下雨天总是一身泥泞。”
“这大路是新上任的汪村长刚修的。”
“我记得附近应该有口大水塘。”刘权贵的目光在周围搜索着。
夕晴朝前方指了指:“水塘里没有水了。村长说打算让想养鱼的村民承包。”
刘权贵走近一看,水塘附近杂草长得一人多高。
“记得当年挖塘时,我还累得晕倒过。现在看来,这水塘怎么比想象中要小了许多。”
父女两走走停停上了村里那座小平桥,刘权贵伸出手,轻轻摸着桥栏杆,一步一步缓缓往前走。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佝偻着背的白发老头子,他肩上担着扁担,那扁担随着他的步伐微微晃动着。刘权贵好奇地凑近仔细瞧,却被老头狠狠地瞪了一眼。
老头那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警惕。
“山根叔!”刘权贵惊喜地喊道。没想到过去二十年了,他竟然还能一眼认出他来。
山根叔又瞪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了身边的夕晴身上,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布满皱纹的手比划着什么。
夕晴微微摇了摇头,又朝他摆摆手。老头子也笑着朝她摆摆手,然后挑着扁担慢悠悠地走了。
夕晴转头对刘权贵说道:“山根叔公上了年纪,耳朵听不见了。”
“他跟你比划什么呢?”刘权贵有些好奇。
夕晴弯眸一笑:“他让我去他家吃饭,我说吃过了,不去了。”
“我记得他以前可吝啬了,我偷了他半块馍馍,被他拿着扁担愣是追了二里地。”刘权贵回忆起往事,一脸苦笑。
“那时候物资匮乏,粮食就是命,现在生活好了。”
过了桥,一座古朴的素女祠出现在眼前。
刘权贵双手合十,神色谨慎地走了进去。
他的神情充满了敬畏和虔诚:“神医婆婆,我是阿贵。我来了,我来忏悔,我做错了很多事,我要赎罪。”
刘权贵不停地给神像磕头,每一下都重重地落在地上,仿佛要把心中的愧疚都释放出来。
夕晴连忙伸手拦住了他:“爸,不要这样,给我姥姥上柱香就行。”
刘权贵接过三根香,手微微颤抖着。他拜了三拜,小心翼翼地把香插进香炉,眼中满是虔诚。
夕晴走到门口,拿起水壶,给祠堂的几株植物浇水。水珠洒在绿叶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刘权贵胡乱地抹了一把脸,坐在台阶上说道:“我在看守所的时候,梦到过神医婆婆,她骂我不守信用,骂我没好好照顾你,骂我没志气。”
“都过去了,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夕晴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轻轻地说着。
“对了,你说的王婶住哪里?”刘权贵还没忘记自己来这儿的主要目的。
“她躲在娘家,不在村里,咱们先回招待所,等连晨落实干果厂的情况后,再去找她谈。”
刘权贵点点头,一边缓缓地走着,一边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
傍晚时分,连晨与汪村长一同来到招待所,汪村长设宴款待众人。
众人走进房间,围坐在桌旁。汪村长清了清嗓子,说道:“厂房车间都已经整理干净,乡里县里也都报备过了。办厂的流程需要的材料,我也都向隔壁曹村长请教过了。等设备到齐,就可以招工了。”
“之前茶叶加工厂拖欠工资的事还没解决,他们会愿意来工作吗?”夕晴微微蹙起眉头,有些担心。
“放心,这事我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连晨似乎早就想到了办法。
汪村长接着说道:“县里要求,招工不能全要村里人,还得招一部分乡里县里的人。”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