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本地的造船业规模如何,近两年可有什么变化,你且说来我听听。”
董尚义得知星岛近期状况后,便立刻联想到了与之相关的造船业。限制一个地区海运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肯定少不了造船业。
不过与董尚义预判有所差异的是,星岛大区对造船业一向极为重视,船厂规模在马六甲周边地区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而且近两年因为跟特战师合作的关系,对战船的需求增加,所以星岛船厂也一直处于扩建状态中。
有一点与吕宋大区类似的是,星岛大区的造船业也大部分集中于核心地带,出了星岛这个地方之后,辖区内的其他地区就没什么像样的船厂了。
但就造船产能而言,星岛还在吕宋之上,毕竟这里正好处在连通东西方世界的黄金航道上,航运业的发达程度要远胜吕宋。
只是相对目前增长过快的需求,本地的造船产能的确已经无法满足,所以才会造成运力不足的状况。
救急的办法并不复杂,一是寻找具备运力的伙伴合作,增加临时运力;二是将造船订单分摊转包给有产能的地区;加快新船下水交付的速度。
而星岛也的确是采取了类似的措施,联系了临近的安南金兰港等地,租用当地货船和水手,并且向当地船厂订购了一些新船。
但这些措施仍未能从根本上化解星岛大区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海上运力也还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
董尚义听到这里,隐隐猜到几分自己获得特殊礼遇的原因。或许星岛已经获知了自己在吕宋访问期间的情况,认为福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星岛解决海运方面的问题,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到访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这对于福建来说当然是好事,如果星岛正好需要福建在海运方面提供协助,那么董尚义就可以省事不少,不用再拐弯抹角跟对方协商合作条件了。
既是如此,董尚义对这次会面也是分外重视,赶紧沐浴更衣,还特地在午饭后小憩了两个小时养足精神,然后亲自整理好带来星岛的各种礼物,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带着随从人员前去赴宴。
这场专门为迎接董尚义而举办的欢迎宴会设在距离迎宾馆不远的一处宴会厅中。
据商栈掌柜介绍,这里本就是官方举办接待活动的场所,不过一般只用于接待外国首脑和国内高官,通常一年也难得启用几次。
至少在年内,还是首次在这里举办有罗、谭两位大人物同时出席的宴会。
董尚义的级别,充其量在福建域内能算高官,要放在海汉国内来衡量,就属于开会坐不进前三排的小人物了。但如今在星岛所得到的待遇,可以说时时处处都是跨级别了。
谭天磊已经提前在宴会厅外等候,见董尚义到了,便带他进去,为他介绍今天出席宴会的人物。
首先为其引见的,当然就是罗杰和谭举任两位地方大员了。
这两人一武一文,在星岛搭档执政已有二十多年,如今早已成了星岛官方的象征。而星岛今时今日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也与他们二人的付出密不可分。
董尚义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快步上前,以下官之礼觐见二人。
罗杰率先伸出手去,扶住躬身行礼的董尚义:“董大人从福建来我们这穷乡僻壤之地,一路上舟车劳顿辛苦了!”
谭举任也开口道:“去年国庆期间,曾与许大人在杭州匆匆一会,不知他近来可好?”
董尚义连忙应道:“多谢二位大人关心!许大人也很是挂念二位,命下官访问星岛,使命之一便是向二位传达他的问候。备有些许薄礼,希望二位大人笑纳!”
董尚义说罢,从随从手中接过礼单,双手恭恭敬敬地呈上。
罗杰和谭举任倒也没有推辞,接过来礼节性地打开了一眼,便随手递给了身后的侍从,淡淡地谢过了许裕拙的好意。
而出席宴会的陪,却都是些年轻面孔,由谭天磊介绍之后,董尚义才知道这些年轻官员几乎都是星岛高官的子弟。
这种情形意味着本地的军政大权基本是被有限的几个大家族把控着,这倒是跟福建有几分相似。
而这个群体中,一眼望去都是汉裔,倒是没有看到外貌特征明显的其他族裔,不似吕宋那般混杂有各种族裔。
席间闲谈到这个话题,谭举任作出了解释:“星岛本地的汉人比例其实跟吕宋相差不大,甚至可能还要更低一些。但汉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且又没有文化的隔阂,所以在仕途上会走得更顺一些。”
董尚义一边默默点头,一边却是在琢磨,与其说是受教育程度高,倒不如说是出身好,其他族裔哪能有在场这些年轻官员的家世背景。
顺着这个话题谈及了董尚义在吕宋的见闻,说到了专门管理西班牙人的西裔管理局,而星岛却没有这样的专门机构。
罗杰解释道:“星岛人口构成复杂,汉人之外的其他族裔,也没有哪个比例特别高,所以也无需特殊对待,海汉律法之下一视同仁!”
董尚义此时发现,星岛的执政风格,显然是与吕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吕宋对族裔的差别更为重视,甚至为此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而星岛这边则是有意在淡化族裔的差别,既不对其加强管理,也不给予特殊待遇,但通过牢牢把控上层权力,确立了汉裔人口的地位。
这两种执政策略,哪一种更好,董尚义一时也辨不出高下。不过有一点他可以确认的是,无论吕宋还是星岛,对福建所能提供的协助都十分感兴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闲话扯完,谭举任便主动谈及了正题,询问福建是否有兴趣将海贸生意的范围扩大到马六甲海峡。
董尚义一听是正事来了,赶紧放下筷子认真应道:“不瞒谭大人,下官正是为此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