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赵氏和林静欣这两个人,林静漪委实是喜欢不起来的。
赵氏是原主四房的婶婶,平时好吃懒做,还有偷鸡摸狗的毛病,家里的鸡蛋红糖什么的,都被她偷去吃掉了,还喜欢嫁祸给原主,经常在林老太太面前挑拨,害得原主替她挨打。
林静欣是赵氏的女儿,年龄还小,但已经学会了她娘的蛮不讲理,性格霸道刁蛮,想吃什么东西就必须吃到嘴上,否则就要打滚撒泼哭闹,还经常仗着赵氏护短,欺负林小风。
林静漪问赵氏:“四婶说这些东西都是你买的,有什么证据?”
赵氏支支吾吾了半晌,又嘴硬反问:“你说这些东西是你买的,又有什么证据?”
林静漪回答:“东西是我从镇子上货郎那里买的,婶子若是不信的话,我们就去找货郎对峙,再者,我在回来的时候,遇到隔壁村的宋书生,东西还是他帮忙拿回来的,他可以作证。”
一听林静漪要跟她对峙,赵氏更加心虚:“老娘忙得很,没功夫搭理你!”
说着,就拉起林静欣想往内屋里走,却被林静漪抢先一步拦住。
“婶子平日里偷拿我们三房的东西,我爹和我娘看在都是亲戚的份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了,可这些东西是我买给小风的,婶子一个长辈拿小辈的东西不嫌丢人么?”
说着,又看了一眼赵氏还没来得及收走的东西:“婶子若是肯把东西交出来,这件事就算了,若是不肯,咱们就去村长和里正那里说说清楚,婶子应该知道偷盗东西是什么罪过。”
赵氏拉着林静欣站在屋中进退不得,最终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天喊地地控诉:“我不活了!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就是错信了那个天杀的话,才嫁进这么个人家来……”
赵氏的父亲是赵家村的村长,在年轻的时候也曾是被很多人追求的存在,原主的四叔林大河平日里油嘴滑舌,尤其擅长讨姑娘喜欢,一来二去,把赵氏哄得团团转,最终嫁进林家。
可惜林家太穷了,还有个林老太太这种泼辣不讲理的婆婆,赵氏刚嫁进来没多久就后悔了,每次在林家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像现在这样闹着回娘家去,林家的人也都习惯了。
听到赵氏的哭闹声,林老太太带着钱氏和林静香匆匆赶来:“作死的蹄子,你给谁哭丧呢!”
刚要开口骂赵氏,一瞥眼却看到站在赵氏屋中的林静漪和李氏,登时愣了愣,沉默下来。
赵氏哭着跑到林老太太身边,告状道:“娘,这个傻子欺负我,我在这个家是过不下去了!”
经过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林老太太对林静漪可谓是恨之入骨,现在总算是抓到了她的把柄。
不由将愤怒到红通通的眼睛望向她,闪出一抹凶狠:“遭雷劈的下贱玩意儿,刚拿捏完大娘,又来欺负你四婶,你这是要上天了,当老娘是死了不成?老娘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说着,就举起拐杖朝着林静漪砸过去,林静漪正要阻拦,却见眼前闪过一个人。
李氏抢先挡在林静漪的前面,替她挨了一下子,向林老太太乞求道:“娘,不要再打静漪了!”
“好哇,你们三房一个个的都反了天了,今儿老娘连你们娘俩儿一块收拾!”
见李氏为林静漪挡住拐杖,林老太太更是气得跳脚,再度举起拐杖冲上来。
林静漪不经意往外面一瞥,却看到她爹林大成站在门口,探出一颗头,又缩了回去。
见此情景,林静漪心中冷笑,把李氏拉过来:“奶奶不问缘由就对我喊打喊杀的么?”
她又看向赵氏道:“四婶偷拿了我们三房的东西,我只是想讨要回来而已。”
“谁……谁偷你东西了……”
赵氏心虚地嘴硬:“你说我偷你三房的东西,哪个看见了?”
林静漪淡淡回答:“小风看见了。”
这时,林小风也畏畏缩缩地站出来,道:“奶奶,我真的看见了,四婶从我们家出来……”
林静漪又接着道:“奶奶若是不信的话,我还有证据,以前家里丢的那些红糖和鸡蛋……”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氏胡搅蛮缠哭喊着打断了:“娘,你就放任这个傻子这么欺负我么?我娘家是什么样的身份,我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至于偷家里的红糖和鸡蛋么……”
说着,还不动声色地往土炕边走去,似乎想坐上去继续哭喊。
这一举动被林静漪看在眼中,她瞬间想起原主的记忆,以前原主路过四房家的时候,曾看到赵氏偷偷摸摸往土炕底下藏着什么东西,不过幸亏原主是个傻子,连赵氏都不曾防备她。
她抢先一步拦住赵氏,转身伏在地上,往土炕底下摸了摸,果然在缝隙里看到一个簸箕,里面藏着的全是没吃完的红糖和鸡蛋,簸箕旁边还放着一个瓦罐,只有寻常的盐罐大小。
林静漪心中狐疑,连同簸箕和瓦罐一起拿了出来,将瓦罐往地上一倒,里面竟然全是铜钱。
赵氏的整个脸色都不好了,急忙畏惧地看向林老太太:“娘,你听我解释……”
林老太太盯着瓦罐里的铜钱,瞬间爆发出怒骂声:“好你个作死的蹄子,敢偷老娘的东西!还敢背着老娘藏私房钱!真当这个家里你是老大了?你们四房这是反了天了想分家么?”
赵氏被林老太太举着拐杖打得抱头鼠窜,急忙辩解道:“娘,这些东西是我娘家兄弟送来的,银钱是我的嫁妆……嫁妆银子我们能自己收着的,你不能连我们的嫁妆都搜罗去啊……”
林老太太咬牙呸了一声,继续怒骂道:“你当老娘是瞎子还是聋子,你娘家兄弟小半年没来了,你这鸡蛋是金的,能搁半年都不会坏?再说你有多少嫁妆,老娘还能不知道?怪不得家里时常丢东西,原来是被你这个嘴烂生疮的腌臜玩意儿偷了,村长家可真是好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