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两日,赵媒婆再次登门,听宋家有意结亲,笑容更是灿若一朵花。
安排见面一事,当天下晌就有了消息。
转天刚好是逢集日,让李庆有守在铺里,宋腊梅远远看一眼。
徐氏找到赵春兰,想让她一道陪着宋腊梅去镇上:“我原想着叫艳红跟我一块去,博文见凉气这两天不舒坦缠着她不松手,实在脱不开身。”
博文是她的小孙子才两岁,徐氏极疼爱,不忍见他哭闹。
赵春兰一口应下:“我也是她嫂子,她能有个好亲事,我心里也高兴着呢。”
喜月犹豫着问徐氏:“大娘,我能去吗?”
杜巧娘先不乐意了:“你去做什么?怎么哪哪都有你?”
“我想去卖帕子,再说我一次也没去过镇上呢。”
徐氏先是一愣,后又笑了:“去也成,你们小姑娘有话说,回头她心里真实想法,你得如实告诉我们。”
喜月点头:“我绝不瞒着。”
徐氏知道欢儿是杨家路上捡来的,见她想去又不敢开口的样子,心里多少有些同情。
“你们三姐妹一道去,可得好好帮腊梅掌掌眼。”
欢儿一下子高兴起来,头点的如同小鸡啄米。
大清早起来,两姐妹就换上才穿过一回的新衣,仔细把头发梳好。
用过早饭徐氏领着几人去镇上。
一路上宋腊梅都紧张的捏着帕子,这可事关她终身的大事。
喜月更多的则是想着帕子能卖几个钱。
娘不同意给她置东西,她就自己想办法赚钱。
听徐氏说纵横两条大街把镇子分成四块,街道就叫南北、东西大街。
李家的豆腐铺子开在东西大街的东大街道上。
镇北就是大集市,看着十分热闹,摆摊卖什么的都有。
要先办正事,没有多停留,朝南行去。
南北大街的正道足有一丈多宽,两旁是各种铺子。
有那三层高的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比老家镇上的房屋精致的多,喜月看的津津有味。
被欢儿扯着往东边拐。
越是靠近李家铺子,宋腊梅越是紧张,脸上又红起来。
徐氏安抚她莫要紧张,李庆有并不知道她们会何时来。
虽是不知道,李庆有卖着豆腐,眼睛不住进外面看。
那日去三姐家,姐弟两人在他前面走着,后面经过两人去的那家院门前,看清她样貌,他就起了意。
原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娘这回答应的很痛快。
他心里激动着呢。
李婆子这也是没办法,自打她拆散郑家那门亲,再相看人家李庆有就推三阻四的。
好不容易他又相中一个姑娘,她打探过样貌性子都不错,做活也麻利。
虽家中情况复杂些,倒也不影响什么。
这才同意。
“呶,那卖豆腐的就是。”
一行人打从铺前过,徐氏小声提醒着。
宋腊梅只看一眼,就垂下头。
喜月盯着看好几眼,就发现那李庆有正望过来。
显然发现了她们。
听她这样说,宋腊梅紧张的两腿发颤,路都要不会走。
喜月和欢儿一边一个搀着她:“腊梅姐别紧张,他又不吃人。”
徐氏与赵春兰小声说:“瞧着做活麻利的。”
“笑眯眯的看着也和气。”
说话间一条街走到头,再由原路返回去。
这回宋腊梅羞的脸都没抬起来。
就觉得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脸上,恨不得头埋成驼鸟。
待离开东大街,她脸上的红才散去一些,总算没那么紧张。
当街,徐氏也不好问她意见。
只等回去再说。
喜月要卖帕子,就找去布铺。
绣艺虽不是太精巧,布铺娘子也收了。
除去成本,三张帕子卖了十五文。
欢儿已经很高兴,喜月却苦起脸,绣这些时候,还不如打柴赚的多。
徐氏笑着安慰:“柴可不好卖出去,你这帕子却能越绣越好。”
喜月苦笑着没言语。
心道若是靠绣帕子赚够添东西的钱,只怕自己也能出嫁了。
还做个屁的买卖。
也没有心思再逛,一行人朝家去。
路上,徐氏就问宋腊梅觉得他人如何。
宋腊梅只匆匆看一眼,长相不出色,人也不高大,感觉一般。
但心知家境好,人又长的好,就轮不到自个。
思量再三,点了点头。
徐氏欣慰笑笑,拉着她的手:“你能嫁个好人家,我对你娘也就有交代了。”
欢儿抿着嘴不说话。
喜月想完自己的心事,抬头就发现她不是很高兴。
撞一下胳膊:“你咋啦?想要什么东西?”
欢儿扯着她落后几步,才小声道:“我瞧腊梅姐不是太中意的样子。”
喜月了然:“论长相他确实配不上腊梅姐。”
又是一桩权衡利弊的亲事。
就如同她娘。
心下有些戚戚,赚钱的冲动更是强盛。
手中有银子,是不是就能少受命运摆布?
以后对亲事更有话语权?
赵媒婆下晌又来了,听宋家点头,道着恭喜笑呵呵去了。
徐氏就与宋常贵商量嫁妆的事。
床、箱子、柜子都可以找人先打起来。
喜月在屋里听着,就听宋腊梅喃喃道:“这么快。”
欢儿忍了又忍,终是没忍住,小声说:“腊梅姐,你真的想好了吗?”
宋腊梅轻轻摇头:“我也不知道,大伯娘他们都说好,我想着应该不会错吧。”
喜月皱起脸:“得你觉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可都答应了下来,再说下一家也不定就有这个好。”
她淡淡的说:“就这样吧。”
喜月就觉得心里憋闷的厉害,一辈子的大事,怎么能就这样吧?
可又不能因此去说不好的话,让宋腊梅心里更难受。
咬唇不作声。
从西间里出来,被徐氏叫住,朝外走去。
等来到院门口,徐氏问喜月:“你腊梅姐可说了什么?”
喜月如实回答:“她说就这样吧。”
徐氏也由小姑娘过来的,深知爱俏是人的本能。
让喜月她们自己去玩,自己去了西间里。
宋腊梅正坐着发愣,徐氏过去坐到她身旁,开口就劝道:“大伯娘是过来人,这过日子看的是人品,会不会对你好,有没有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