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短跑:赛道之王 > 第663章 刘祥往事
    片刻后,“啪!”比赛的的电子枪声在场内响起。

    位于第五道的李枫瞬间从踏板上弹出,然后快速往前冲!

    其他选手也快速冲出。

    已经拿到开门红的李枫自然无需再拿一次,这一枪他按照舒服的节奏去跑。

    在出弯前,他轻松跑出了自己的优势。

    进入直道后,就是李枫的个人秀了,最后以20秒22轻松拿下。

    第二名是法国的马龙-德文尼什20秒49,柯林斯第三,牙买加的马文-安德斯第四20秒85。

    随后第四组上场,胡开在第三道出发,情况如赛前所料一样,轻松晋级。

    胡开随着其他选手一起跑,后程有降速,20秒82小组第三晋级。

    随后第五组,尤塞恩-博尔特登场,给他的画面和欢呼也不少。

    毕竟是跑出了9秒50的传奇运动员。

    然后第六组,华莱士-斯皮尔蒙20秒46轻松拿下小组第一。

    张培蒙在第七组登场。

    又一个中国运动员登场让观众心情很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看到红色短跑服总是让人心情激动!

    张培蒙也很稳健,牢记李兵的安排。

    在最后一段也是紧跟对手的步伐,20秒76小组第三晋级。(真实是张培蒙21秒06止步第一轮。)

    在男子200米第一轮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理跑道,然后布置栏架。

    在11:10男子110米栏第一轮准时举行。

    中国队的纪伟在第一组。

    刘祥的劲敌,古巴运动员戴伦-罗伯斯也在这一组。

    6月份他在国际田联大奖赛俄斯特拉发站以12秒87的成绩夺得110米栏金牌,并打破了2006年刘祥在瑞士洛桑创造的12秒88的世界纪录。

    让无数人为之侧目。

    本届奥运会田径项目,除了李枫对决博尔特之外。

    刘祥能否击败罗伯斯,夺回世界纪录也是备受关注。

    很快110米栏的第一组比赛就鸣枪开始,经过十多秒的角逐。

    罗伯斯13秒39小组第一。

    纪伟发挥也不错13秒57晋级。

    他是中国跨栏项目上除刘祥,史东鹏之外的第三高手!

    然后第二组…第三组,史东鹏发挥稳定,13秒53小组第四晋级。

    然后第五组…刘祥在第六组,也是最后一组。

    这个项目的关注度不算差,但很多国家都没有参与,所以参赛人数相比于短跑也较少一点。

    最后一组选手里,除了刘祥之外,其他都算是无名之辈,如果跟刘祥比得话。

    李枫在场下盯着这场比赛。

    他们刚刚比完都没走,等刘祥比完,然后才一起回奥运村。

    在原时空,刘祥没有完成这场比赛,李枫对此印象深刻。

    因为那时候,刘祥是中国田径的唯一排面!

    那时李枫也了直播,他清晰的记在比赛开始前的导播镜头下,就能明显看出刘祥的状态非常不好,腿疼。

    站在起跑器前他也是多次拍打腿部,试图让腿精神点,面部表情也很痛苦。

    就在发令枪响,选手冲出不到两秒,裁判再次鸣枪,示意有人抢跑,需要重赛。

    而这时冲出去的刘翔一脸痛苦,单脚跳了几下后,低着头慢慢往回走。

    期间多次低头抚摸自己的腿,然后他并没有像其他运动员一样走回起跑线。

    而是退出了田径场。

    当时全场对面这一突发状况都显得不知所措,霎时间一片寂静。

    看台上的观众们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眼见刘翔没有再出现,随着时间观众席开始窃窃私语。

    然后体育场大喇叭播出一则消息:

    “刘祥因为腿伤已经正式退出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

    这种情况让现场,这个9万多人的体育场突然变得鸦雀无声。

    直到下一秒。

    看台上一个观众将矿泉水瓶子砸到跑道的空地上,瞬时更多的瓶子伴随着咒骂飞了出来,现场开始混乱。

    有些人开始高呼退票,让刘祥出来解释,道歉,但是刘祥始终未出现。

    很多观众在咒骂和哭泣声中提前退场。

    而场外那些手里还攥着后面决赛的黄牛们更是欲哭无泪。

    其实在比赛开始前,刘祥以及教练组,甚至国家队内部相关人员,都知道刘祥腿伤严重。

    但当时刘祥身上背了十多个代言,根本不可能让你退赛。

    后来孙嗨平在一段采访中提到:

    “我把刘祥的伤情汇报给有关领导,但是领导处于大局考虑,要求不能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在比赛的前两天,大批记者围观他训练,就有人看出刘翔脚部有问题,状态不佳。

    在小范围讨论后,媒体收到体育总局新闻报道处“封口令”。

    要求对外口径一致为刘翔训练效果出色,竞技状态极佳,非常有信心拿下金牌。

    可实际上到比赛当天,那个残忍的以痛止痛的治疗也无济于事。

    刘祥只能以用脚狠踢墙来麻痹脚步的疼痛,之后就发生赛场上退赛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