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除了藜麦粥,还包了很多薯粉饺子,这个他们以前吃过,用木薯粉包的皮,也很好吃。
王胖子端起藜麦粥吸溜了一口,指着饺子问:“啥馅儿的?”
“酸菜肉。”小青又端上来一盘饺子,冒着热气,散发着酸酸的菜香、鲜鲜的肉香。
还有一碟凉拌马齿苋,一碟腌过的水芹菜,一碗金黄油亮的蒸咸鱼。
王胖子在一个刚出锅的薯粉饺子上咬了一个小口,拎着皮往里吹两口气,吹凉之后先嘬一口汤汁,将饺子吸得扁扁的,再松开,又吹一口气,让它再凉一点,再整个放进嘴里,用牙齿将皮、肉、菜碾得稀碎,品尝殆尽。
“嗯!这酸菜馅儿真开胃,配粥一绝啊!”秀兰夹了根儿菜马齿苋,咯吱咯吱嚼起来。
李金库看着一盘又一盘的薯粉饺子,又看看小青和小龙,问道:“你们这是从几点起来忙活的?”
经常做饭的人,深知一大早就吃到刚出锅的饺子意味着什么。
小青脸红了一下,似是被看穿了什么,顾左右而言它,“没多早,金库哥你尝尝味道对不对。”
他们营地统一六点起床,青龙白虎四人不到五点就起来忙活,得亏他们手脚麻利,不然这么多饺子再有一个小时也弄不完。
四人这几年过得行尸走肉、浑浑噩噩,现在突然活了过来,就感觉特别有干劲儿,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想浪费。
肖恩边吃边讲了发展圆木匠技艺的想法,众人一听是为造船做准备,深以为然。
早饭后,肖恩就把老刘等几个人叫了过去,都是擅长木匠活儿的,给他们讲解了一番箍桶的步骤。
木桶的桶壁由一圈木板围成,再用两、三道竹圈从外围箍住,最后再塞上桶底即可。
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如何将桶壁箍得严丝合缝、不漏水。
木桶不漏水,主要依靠木料的两个性质,一是木料吸水之后会膨胀;二是木料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在挤压之下会轻微变形。
只要木板之间缝隙足够小、箍得足够紧,木料吸水膨胀后就能将缝隙挤住,达到不漏水的效果。
所以,传统箍桶工艺是不需要用胶水的。
木桶的形状一般都是桶口大、桶底小,只有做成这种形状,最后用竹圈箍桶时,可以从桶底套进去往上推,越推越紧,这样就能保证箍得紧。如果是上下一样粗的直桶,竹圈就不好做,稍小就套不上,稍大就会松。
通常尺寸的木桶,比如直径三十、五十厘米左右,其侧壁一般由二十块木板拼成,再小一点的桶,也可以分成十六块;再大一点,也可以分二十四块或更多。
以二十块为例,刚开始制作时这些木板都是平的,每块木板都是一个梯形,上宽下窄,上边的宽度为顶面周长的二十分之一,下边的宽度为底面周长的二十分之一。
二十块木板先拼成多边形,拼好后再将内壁、外壁分别刨成圆形。
但是,木板都是有厚度的,相邻两块木板之间要想贴合,它们侧边就需要倾斜一个角度。
难点就在于如何确定这个角度,有一个笨办法:
用圆规画两个同心圆,尺寸与桶口一致,外圆与桶口的外圈一样大,内圆与桶口内圈一样大,两个圆所形成的圆环就代表桶壁。通过圆心,将圆环作二十等分,再将木板的一端抵在一段圆环上,就可以看出木板两边分别需要削多大角度。
有更简单的办法,需要用一种工具,叫“夹尺”(见“作者有话说”附图),夹尺是圆木匠的代表性工具。
夹尺由两根直尺组合而成,其中每一根直尺的中线上,每隔一寸(或一厘米、一恩米)打一个小圆孔。
夹尺靠零寸的一端要长出一段(三、四厘米),这一段要切掉一半,只保留中线以外的一半。
如果要制作半径为十寸的桶,就将两根尺子叠起来,将十寸的孔对齐,临时穿一根钉子固定。
然后打开夹尺,用零寸的一端夹住木板两侧,并反复修整木板两侧,令其与夹尺内侧贴合。
夹尺不仅可用于制作圆桶,也可以用于制作任意多边形的器物,只要确定多边形的中心到的距离,就可以直接加工木板,省去了画圆、等分的步骤。
木板加工好之后,还需要在侧面栽竹钉,以增强连接强度,通常至少要栽两个竹钉。
栽钉的方法与平板拼缝是一样的,在相邻两块木板的接缝处打孔,将两头尖的竹钉选钉入一侧,再将另一块木板侧面的相同位置也打孔,再钉在一起。
全部连接好之后,再套上竹圈箍住。
竹圈要事先用长竹篾编制,一般选用宽五毫米左右的竹篾,先按尺寸绕两圈,再将竹篾一头穿进其中一个圈,将另一圈套过来,继续穿竹篾,如此反复穿插,直至竹圈达到五条竹篾的宽度。
竹圈箍好之后,用圆刨将木桶外壁的棱角刨掉,用月牙刨将内壁刨圆,用平刨将桶口、桶底刨平。
最后锯一块圆形的桶底,刨圆后塞到桶底压紧。
如果需要提手,提前在桶壁上选择面对面的两块木板,加工时留长一些,箍好后再穿一根横梁即可。
选材方面,制作木桶一般以杉木居多,也有用泡桐、柏木、香椿木、橡木。其中杉木分布范围较广,在华国南方很多省都有分布,他们这个岛上也不少。
讲完了箍桶的原理和步骤,肖恩又宣布了一个决议,就是后续他们做出的木桶、木盆等圆木匠器物,每个都由公中补贴2贝利,补贴期限暂定3个月,以鼓励大家学习制作木桶。
听肖恩讲了两个小时,蹲在地上的几人本来已经脑袋发胀、昏昏欲睡,一听说有补贴,顿时来了精神。
于是大家纷纷振作起来,开木料的开木料,做夹尺的做夹尺,编竹圈的编竹圈。
阳光明媚,风纹丝不动。
营地旁边的山谷中,三头半大的野猪正在觅食,李金库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独自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