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曼如笑吟吟地看着他,调侃道:“没想到啊,你个死胖子居然肯将肚乐丝送人,真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以王胖子的性情,对于这种情趣之物,他向来是极其地看重。
虽然他们有肠衣可以用,但是使用效果与现代科技的产物相比,还是差得远。
即便如此,王胖子也没让秀兰拿出肚乐丝来用。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舍不得。
他想留着以后慢慢回味,比如一年用一个。
而这一次,他直接一口气拿出两个送人,而且是送给陌生人,属实出人意料。
王胖子却不以为意,“切!你们懂什么,这叫英雄惜英雄,我看那老赵的弹弓绝不是随便玩玩儿,而且我觉得他人品也不错,因此想结交一下。”
他们最近一直想扩大队伍,如果老赵真的很厉害,那自然是要拉拢一下。
两个套子换一个朋友,不亏。
沈曼如也猜到了他的想法,所以刚才并没有阻拦他,反而因为他忍痛割爱而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众人正要散去,又来了一个人。
一个小伙子,看样子只有十八九岁,长得挺白净、帅气,只是非常消瘦,气质也有些忧郁。
沈曼如有点诧异,这人看着眼生。
这人也是林达领着进来的,林达介绍道:“曼如姐,他自称是前几天刚加入谢叔一伙的,他之前跟着几个同学在东边沙滩求生,结果那几人都没活下来,他是运气好,偶然被老谢救了,不然也饿死了。”
听她这样一介绍,王胖子想了起来,“哦我想起来了,前两天老谢是提过这个事儿,说他刚救了个小孩儿,想必就是他了。”
那小伙子走到跟前,向众人鞠了一躬,喏喏地打招呼:“沈……沈姐姐好,我叫林阳,是谢叔让我来的,我想……想请你们帮忙做个东西。”
看他这么懂礼貌,一口一个姐姐,沈曼如心生好感,见他似乎有点紧张,便宽慰道:“林阳你好,不必这么气,我们比你也大不了几岁,有什么事你说就是了。”
听她这么说,林阳心里稍松,他从腰间掏出一串贝利道:“我这里有10贝利,想问一下,能不能帮我做一个蜂箱?”
听到蜂箱二字,众人心头一喜,这可是新鲜玩意儿。
李金库尤其感兴趣,连忙问道:“林老弟,你要蜂箱是想养蜂吗?你会养蜂?”
听李金库这么问,林阳脸上一红,皱眉道:“其实……其实算不上会,我家里是养蜂的,我爸妈会,我从小看他们养,大概知道一些,最近在岛上发现有蜜蜂,所以,我想试试,只是……我只有10贝利,不知道够不够?”
10贝利想换一个蜂箱,其实是不太够的,他们之前发布的广告,一个小方桌都要20贝利。
毕竟他们六人目前是唯一一伙掌握木工技术的人,而且手工木作确实很费人工,最普通的小方桌也差不多需要两个人干一天才能完成,如果要求做工好一点,两三天都搞不定。
不过,相较于养蜂技术,这一点点贝利就微不足道了。
他们岛上目前还没有稳定的蜂蜜供应,如果有人会养蜂,那就意味着,以后大家都有蜂蜜吃了!
白雷雷喜欢吃甜,想到蜂蜜,不由得舔了舔嘴唇。
李金库自然也明白这里头的利害关系,他忽然站起身,走过去拍了拍林阳的肩膀,“林老弟,只要你能养成蜜蜂,这蜂箱我们送你都行!”
作为农业专家,李金库对养蜂也有所了解,但他只学过一些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养过,眼下有这样一个人,养蜂的把握就大多了。
“我也了解一些养蜂知识,你看这样行不行,这段时间你先住在我们这儿,咱俩一边制作蜂箱,一边交流养蜂技术,把养蜂这个事情做成,你看如何?”
林阳听他这么说,大喜过望,听李金库这意思,似乎是要将他留下来。
他刚加入老谢那边没两天,连个自己的窝棚也没有,那10贝利其实也是老谢借给他的。
眼下对方答应收留他,哪怕只是临时的,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所以林阳想也没想就答应了,“那我就谢谢哥哥姐姐们了!”
说完又要鞠躬,被李金库拦住了,李金库搂着他的肩膀问道:“你吃饭了没?吃了?要不再垫垫,做木工挺费力气的。”
李金库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这个小伙儿靠谱,他们肯定要拉他入伙,毕竟岛上现在还没有糖,如果他们有了蜂蜜,那又是一桩造福岛友的好买卖。
看着二人勾肩搭背的样子,沈曼如非常满意,只是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又皱眉问林达:“刚才那林阳说,和他一起的本来有好几个同学,后来全死了?”
林达点点头,“是的,这种事他应该没必要撒谎。”
说到这里,林达的表情也非常落寞,她想起自己也有几个同伴死得很可惜,有的再坚持两天就能获救了。
“正值青春年华,太可惜了!“
沈曼如叹气道:“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去附近找一找,看还有没有其他幸存者。
一是咱们现在有能力了,出于人道主义,能帮的还是要帮一帮;
二是人多力量大,人越多,人才就越多,劳动力就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生存。”
前期他们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心思管别人,里奥那八人刚加入时,也险些出现食物不足的情况。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贝利发行之后,促进了岛上众人的劳动分工,使大家更多地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从而整体提升了生产效率,现在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大幅提升,起码温饱已不再是问题。
相反,他们现在急缺劳动力,岛上已知人口还不到50人,还是太少了,很多技术、产品他们有想法却没有时间去尝试。
从林阳的事能看出来,保不齐岛上其它地方还有一些落单的零散人员。
这座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目前为止他们也没有探索完,甚至只探索了一小部分。
从沙滩上分别向东、向西他们都派人走过,走了几公里后,最终都是被一道高耸的悬崖挡住,悬崖一直延伸到海中数百米。
从海里倒是可以游泳绕过去,但是在没有持续后勤补给的前提下,谁也没有孤身绕行的勇气和必要。
谁知道另一边是什么,有没有危险,好不好生存,回不回得来。
至于树林方向,他们目前已经深入到四五公里了,地势越来越高,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尽头。
自从第一次遇到野猪,被追得几近绝望之后,他们再也不敢贸然深入未知区域,每次出去只推进一小部分,毕竟岛那么大,而命只有一条。
王胖子提议道:“这种跑腿儿的事,要不咱就发告示让其他人去找吧,给点儿跑腿儿费就是了,犯不着咱自己费劲。”
节省人力是一方面,万一对方有歹心,想谋财害命,那被害的也是别人,死道友不死贫道。
肖恩也赞同王胖子的主意,“咱们自己派人去找的话,为确保安全,至少得两三个人同行,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
沈曼如点点头,“嗯,你们说得没错,那咱就发告示,每发现一个新的幸存者,奖励8贝利吧,让大家量力而为。”
“那我再写两份告示?”秀兰正要去找笔墨和竹简,他们的告示要中英文各一份。
“先等等,我还有个提议。”王胖子拦住秀兰,“我觉得咱有必要设置一个集市了。”
“哦?你是说……”沈曼如稍微一想,就明白了王胖子的意思。
“没错,不管是谁想做买卖或者发告示,如果每次都是逐个营地传递,效率太低了。
今早来这两个人就是例子,他们要将三个营地全跑一遍才能通知到所有人,如果遇到有些人不在营地里,根本通知不到。我们逐个接待他们也挺费劲的。
不如就在附近找一片空地,开辟成集市,想买卖东西的可以直接去集市交易。
然后在集市上设一个公告栏,谁有需求就在上面贴广告。”
王胖子这个主意很好,他们最近和其他营地交易,每次都要派人送竹简,对方来人也需要接待,有时聊半天也说不清楚,确实不太方便。
“这个主意不错,那这个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再找两个帮手一起,选个地方开辟一块空地,立个公告栏。”
沈曼如拍了拍王胖子的肩膀。
“没问题。”王胖子答应着。
“行,没事儿大家都去忙吧。”
这些事儿都聊完,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沈曼如遣散众人,让大家投入工作。
白雷雷来到之前的科研区,这里现在暂时改称纺织区,有四个女的已经在干活了。
只见她们每人手里都捏着两根细竹签,正在用麻线织衣服。
见到白雷雷过来,四人连忙打招呼:“白姑娘早!”
“姐姐们早啊。”白雷雷回答。
这四人都是老谢营地的人,被他们雇来打麻线、织衣服。
上次温锅宴,沈曼如得到镜子之后,终于发觉她们的衣服实在是过于精简了。
如果不出门、不见外人其实也还好,但是发行贝利之后,各营地之间往来频繁,穿得太少实在是不像样子。
于是温锅宴之后不久,他们就雇了几人专职打麻线、织衣服,重点织一些T恤、短衫、短裤、裙子,除了六人自己穿以外,有多余的还可以外销。
我国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用麻织布的技术,有一种布非常轻薄透气,适合夏天穿着,被称作“夏布”,其制作工艺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
但是夏布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沈曼如他们经过商量,还是决定采用针织工艺,直接用麻线针织成衣服,这样就省掉了织布、裁剪、缝制的过程,也不需要建造织布机,比较适合小批量生产。
毕竟他们现在人数规模有限,岛上天气炎热,穿不了多少衣服。
而且针织的衣服有弹性,能更好地贴合身材,不影响活动,干活穿很方便。
四人目前有两人在打麻线,两人在织衣服。针织非常消耗人工,从打线到针织,四个人差不多需要四天才能织出一件短袖薄衫。
只是眼下白雷雷只能干着急,他们几人已经在天天加班赶工了,奈何他们这种纯手工针织,目前只能达到这个效率。
四人中有一位年纪稍大的,姓孙,她看出来眼下她们的效率太低,达不到东家的要求,于是她叫住白雷雷,“白姑娘……”
白雷雷从沉思中回过神儿来,“哦,孙大姐,什么事?”
“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大姐语气有点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