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分司,找场地,执照审批等等,林三七都全权交给了岭南堂公司总经理林天华,以及分公司经理林海。
想办那几个许可证,中间有什么猫腻林三七不想知道,他可是副科级干部,是d员,充满了正义感,最见不得这些肮脏交易。
他这次亲自跑到东北,主要的目的是两个,一个是成立东北分公司,解决人参来源问题。第二个就是购买高产粮食种子,输送到1960年。
东广省虽然地处温热带,这种天气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连水稻都可以一年种三季。
但随着东广省经济的发达,农业等第一产业比重越来越低,种的田也越来越少,所以东广省没有实力强劲的种子公司。
哪怕有这种公司,主要也是以杂交水稻为主。
可就1960年十三陵那样的气候土壤条件,水稻肯定是不可能种植的,惟有种玉米、小麦、番薯之类的产量高,耐干旱的粮食品种,那首选肯定是有北大仓之称的东北了。
丰收种子公司营业部。
这是东北实力最强的一家种子公司,主攻的品种就是以玉米和小麦为主,在国内非常有名。
林三七和尹涟漪两个人在种子公司营业部里像参观博物馆一样,走走停停,对于城里孩子来说,对农业生产充满了好奇。
尹涟漪还有点不理解,奇怪地问道:
“嗳,林三七,咱们不是做药材生意的吗?你哪怕要考察也应该考察药材市场吧?怎么突然对农业也有兴趣了?岭南堂准备转型吗?”
林三七没有回答,只是看着眼前这么多粮食种子品种由衷感慨了一句:
“唉,亩产70斤啊,涟漪,你能想像,农民像伺候小孩一样伺候庄稼,辛苦忙碌半年,最后一亩地只能收70斤玉米,那是怎么样的绝望啊。”
营业厅里,一个戴着眼睛,正在指导工作的中年男子听到林三七的感慨就是一愣,随口问道:
“这位老板,你是说一亩地只能收70斤玉米吗?这怎么可能?产量怎么会这么低?哪怕随便撒一把种子,收获的时候也不止70斤啊。”
林三七苦笑道:“就是70斤,我是亲眼所见,所以说农民真是难啊。”
眼睛中年男子有点惊讶:
“这么低的产量,我只听说过历史上那three年自然灾害有过,现在可真没听说过哪里还有这么低的产量,哪怕是甘肃最缺水的武威地区,那边的玉米亩产量平均也超过了500公斤。”
林三七心想,我说的就是three年自然灾害时间的事情。
突然,林三七眼睛一亮,急着追问道:
“请问,您刚刚说甘省最缺水的地方玉米亩产量起码都有500公斤?”
甘省林三七是知道的,这个地方是有名的缺水,哪怕是省城兰州周边的山上也是光秃秃的,很少有植被。
当初那部让人流了无数眼泪的《隐入n烟》林三七也看过,那边的农村因为降雨太少,农民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哇。
像武威地区,一生只洗几次澡在那里绝对不是传说,这里的居民日常的用水更是反复多次的使用。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说一个甘肃农村的父亲去探望在浙省工作的儿子,结果大半夜找不到老头了。
等第二天天亮了,儿子才在河边找到父亲。
当时父亲指着眼前的河水心疼地说道:“这么多水都白白流掉,太可惜了。”
由此可见,水,已经成为了甘肃人民心中的执念,在这样的地方种出来的粮食,那肯定、必须是抗干旱品种呀。
林三七心想,自己这回是找对方了,1960年的北方可不就是不下雪也不下雨,大面积长时间的干旱,导致庄稼都难以存活嘛。
“请问您是……”
那个中年男子笑笑:“我是丰收种子公司的副总,叶国勇。”
“叶总你好,我叫林三七,我这次过来就是想来购买一些耐干旱的种子,您一看就是行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可推荐的?说实话我买种子也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受人之托,想替农民们找个出路。”
叶国勇这才认真起来。
他相信林三七的话,因为从林三七的言谈举止,以及身边女秘书的漂亮程度,都表明眼前这位年轻人绝对不是普通农民,或者哪个村干部。
这样的公子哥来买粮食种子,显然不可能自己拿回去种地,那么最有可能就是帮助别人。
从事农业工作的科研人员,最能体会农民的苦,叶国勇一下子就产生了共鸣,也对林三七肃然起敬。
“林老板是吧,推荐种子问题不大,不过你得跟我说说你要种在哪个地区,因为每个地区的土壤土质、气候温度、水源水质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所以得根据地区不同挑选不同的种子。”
林三七心想咋种个地还这么多讲究,不是把种子扔到土里就行了嘛,看来真是隔行如隔山呀。
但他又不是明说自己是要穿越到1960年的,看来只能打哈哈了。
“叶总,我准备带去的地区呢,跟咱们首都昌平是一模一样的,您就按昌平的环境来帮助挑选一款种子,要求就是能抗旱,非常干旱的地方,另外最好是产量越高越好。”
“昌平啊?”
叶国勇想了一下,
“如果说产量的话,玉米肯定比小麦要高,比如这个龙高l2,是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高产育种室培育的一种玉米品种,该品种产量高,不易倒伏,抗旱能力也可以。
但如果真的要抗旱的角度讲,小麦肯定比玉米更耐旱,比如这个郑麦119,育期200天左右,长方型穗,长芒白壳,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耐后期高温。
所以你到底是想要产量更高的玉米,还是耐旱性更好的小麦,是要有所取舍的。”
林三七追问道:“这两个品种之间产量有多大差距?”
叶国勇又心算了一下回答道:
“一般来说,同样的昌平土地,同样的干旱,龙高l2玉米的亩产量大约在800~1000公斤,如果是黄淮地区,亩产能达到1300公斤以上。而郑麦119的亩产量大约是在300~500公斤之间。”
从口感上来讲,肯定是小麦粉更好吃,但人都要饿死了,肯定挑选产量更高的,这个选择题并不难做。
林三七接着又问出了一个相当外行,但又相当重要的问题:
“叶总,你这龙高l2玉米能留种吗?”
林三七想的是,如果龙高l2玉米产量真有那么高,那中医院农场的种出来的玉米完全有可能被当作种子推广开去。
到时一传十,十传百,如果在1960年的全国都推广了龙高l2玉米,那全国粮食产量不就可以翻几番了?可以少饿死多少人呐。
林三七的想法是好的,可惜现实是骨感的。
叶国勇听后呵呵笑了起来:
“看来林老板平时应该不常关心农业呀,一般来说,我们种子公司生产的粮食种子,无论是玉米还是小麦、水稻,几乎都是杂交技术,还有部分转基因技术。
这样一来,我们的研发就有一个专利在里面,所以是不允许留种的。如果硬要留种,第二年种出来的粮食完全达不到第一年的产量,可能三分之一都不会到。”
尹涟漪在旁边听得奇怪了,脱口而出:
“为什么?古代的育种,不就是第一年收获的粮食里挑选出来的嘛,代代如此,怎么现在不行了?”
叶国勇对美女的好奇还是很有耐心回答的:
“你说的是普通种子,可以一代代培育下去,但杂交品种不一样,这些种子从开始就采用了绝育技术,所以完全不能当种粮用。如果可以当种粮,那我们种子公司早就亏到家了。”
林三七一听,大失所望。
站在商人的角度来讲,这样做无可厚非。
种子研发都是有成本的,公司投入巨大,当然要利润最大化,所以给种子绝育,逼得农民年年购买种子,可以一年一年的赚钱。
但是站在林三七的角度讲,这样就没办法推广到全国去,也没办法缓解饥荒,顶多只能解决中医院农场的粮食危机。
叶国勇不知道林三七的心思,还在继续介绍:
“像这个龙高l2玉米种子,已经是我们的第三代技术了,光这一只产品,我们就投入了上亿元科研经费,不赚钱不行啊,否则以后的项目都没办法开展了……”
突然林三七脑袋里响起“叮”的一声,找到灵感了。
“叶总,你是说这个龙高l2玉米是第三代产品,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们手上还有第一代,第二代的技术储备?”
叶国勇不知道林三七心里所想,随意点头道:
“对呀,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也要适应市场,需要推出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
林三七强压心中欣喜,继续套话道:
“那你们这第一代技术应该很落后了吧?亩产能达到多少公斤?”
叶国勇脱口而出:“第一代产品是20年前的技术了,亩产大约是500公斤左右吧。”
林三七突然急切问道:“叶总,这第一代玉米种子技术,你们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