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
李世民穿着一袭天子冕旒,摆好姿势,目光威严有神。
阎立本正在为天子画像,专注认真。
李承乾与魏征先后脚进入,也没有打搅,自己找地方坐下。
他一般是不会独自面对李世民的,都会带上其他大臣。
大多数都是魏征。
跟李世民一对一,李承乾会很不习惯的。
时间一点点流逝,李世民少有晃动的时候,可见他对此事是有多上心。
终于。
阎立本收笔,绘像结束。
“我先去换套衣服。”
李世民在内侍的搀扶下起身,看得出来身子有些麻木,行走不便的。
“陛下不先过目?”
阎立本问道。
“我相信你的画艺。”
李世民丢下这句话,阎立本会心一笑,把画像给太子与魏征看。
两人都很是满意,不愧是出自阎立本之手。
不久后,李世民出来也对画像很是认可。
“太子,为了这画像,我是坐了快两个时辰啊。”
李世民说道。
“陛下对百姓挂念,想来百姓知道,也是感激涕零。”
李承乾说道。
“陛下爱民如子,莫过如是。”魏征也捧了一句。
李承乾却是纠正,道:“孤不太喜欢爱民如子这话。”
“百姓本就是天子的子民,何来如子一说?”
魏征眨了眨眼睛,不这么说,还怎么区分呢?
褚遂良的笔也停了停,还是落笔,如实记载。
李世民含笑,道:“太子所为何事来?”
“陛下。”
“你该出去走走看看了。”
李承乾道出他的来意。
魏征事先是并不知道的,听闻也有点诧异。
“深入民间,深入军队,百姓看得到陛下,感受陛下的恩德,将士们也瞻仰到陛下圣颜,感受到威严。”
李承乾道:“陛下久居深宫,处理百件事,远不如在民间走一遭。”
“听听百姓的想法,看看将士们的军容。”
李世民是个很喜欢狩猎的君王,经常会外出打猎,解解闷。
但他却不怎么去民间。
李世民大为意外,他摸不清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要去民间走走?”
他试探性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对!”
李承乾直白的回道。
魏征道:“殿下,陛下怎么能随意离开长安,身系社稷安危,朝中无主,国事如何运转。”
李承乾道:“若是朝中无主,国事就停摆了,那要三省六部的主官干什么?”
“他们是在尸位素餐,一无是处吗?”
“如果是这样,事事指望陛下,还要他们干什么?”
“陛下在宫中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下面的人汇报上来的。”
“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陛下如何辨别真伪?”
“若不去民间,如何知道实情,如何知道百姓所想?如何看到百姓的生活?”
他肯定是要李世民出去的。
这不关其他,只有一条打破历来帝王不能轻率离京的荒唐限制。
若是其他帝王还不好搞。
但李世民不同,他是马上皇帝,他想出去就出去,根本不用太过在意朝中的言论。
视察北地,李世民不是说去就去了嘛?
“殿下,不是这么回事。”
魏征不知道如何解释,难道说天子之所以在长安,是要把权力给攥在手中吗?
放权。
帝王最为忌惮,最为害怕的就是这样。
一旦放权,可能会酿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魏征,你别说了。”
李世民笑道:“太子说的也没错,我在宫禁中,是待得烦了。”
“正好,太子提议,那我也就出去看看。”
瞌睡来了送枕头。
他早就想出去了,只不过是一群大臣聒噪的他厌烦,才罢休的。
“陛下,万望三思啊,天下可离不得陛下。”魏征道:“陛下可不要忘了隋炀帝多次巡游,带来的后果。”
“什么离不得,我不在长安,这天下就不太平了?”
李世民不悦的说道:“真是笑话。”
“你也危言耸听了,我与隋炀帝岂能一样?”
“这次,我想好了,太子监国,大臣都不带。”
“陛下!”
李承乾出声道:“我也要出去。”
嗯?
李世民犹豫了,他想着太子在朝中监国,自己就能放心出去。
哪曾想太子也要走。
这怎么能行。
“太子,你要我出去,你也要出去,这朝中大小事,谁来决断?”
“你不要逗着我玩。”
李世民有点生气的说道。
“陛下是不放心中枢?还是不信任朝中大臣的能力?”
“他们处理不好朝中事务吗?”
李承乾三连问,李世民不由沉吟,道:“那大事如何处置?”
“三省六部诸公共同商议。”
“他们若是拿不定主意的呢?”
“共同表决。”
李世民:“?”
“我相信诸公的才干与能力,不管多大的事情,他们都是能妥善解决的。”
不是这个问题啊。
他们能解决。
还要我这个天子干什么,还要你这个皇太子干什么?
李世民有点狐疑,谁给太子灌了什么迷魂汤,难道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你这言论,着实可笑。”李世民没好气的评价道。
“敢问陛下,一人能处置多少事?最后又是多少事,是大臣处置的?”
李承乾道:“再者,快马传报,陛下也照样能够知晓。”
他知道,最重要的是决断权。
帝王不把决断权抓在手里,放给他人,不亚于帝王形同虚设。
如何彰显帝王的无上权柄呢?
但难道人必须要在京师,决断权才有吗?
那才真的是笑话。
帝王的无上权柄,应该是不管人在何处,都是无可取代,无法忽视的。
这其中本来就是一个思想误区。
而且还是人为造成的假象。
因为,只要把帝王限制在京师这一亩三分地,京师之外看不到,听不见,全凭下面的禀报,那外面才真不在帝王威严之内。
反而是那些地方官吏,在地方为所欲为,强取豪夺。
蒙蔽圣听是怎么来的?
就是吃准你帝王在长安,不知道地方的具体情况。
他们自己就能拍板决定。
李世民不出去,李承乾又怎么能出去呢?
所以,从李世民开始,就要打破帝王不得轻易外出的规矩。
就是要让李世民到处跑,到处去走。
朝廷中枢,难道还能因为李世民不在,什么事情都不干了?
这个世界离开了谁,不照样转啊。
不转,那才是有问题。
“此外,朝中商议出来的大小事,凡是参与的,执行的,拟定的,皆要悉数签字。”
“这样,不管事后有什么问题,都可有迹可循。”
流程,留痕,一切都有规矩章程来办。
好的事后褒奖,坏的事后也可追究。
跑?
只要签字了的,榜上有名的,一个也跑不了。
李世民陷入沉思,他一时很难做出决断来。
“太子,要不还是你留下?”
他商量的口吻说道。
对李承乾,李世民是越来越放心的。
不沾染兵权,只管朝中事务,根本不担心他做不好监国。
“陛下,你要去山东,我就去江南。”
“你要去江南,我就去山东。”
李承乾道:“出,我是要出去的。”
李世民很是头疼李承乾这样的态度。
怎么油盐不进呢?
“魏征,你觉得呢?”
魏征很不爽,刚才让住嘴是你,现在让我开口的是你?
想到我了啊?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魏征偏头,不理会李世民。
这个乡巴佬!
李世民瞪了魏征一眼,问道:“褚遂良,你以为呢?”
“陛下,历朝来是有这样的规矩,但我大唐现在是秉持着探索开拓的精神,不代表我大唐不能。”
“陛下龙威盛天,民心所向,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看看天下,也可能是百姓期盼的。”
褚遂良道:“当然,一时间走山东,江南,是有点远了。”
“不如先在长安范围内看看?”
这是折中的建议。
既让天子外出了,但又不远。
“也好。”
“太子觉得如何?”
闻言,李承乾一笑,知道迈出这一步,不是那么轻易的。
李世民有顾虑,百官也有点没主心骨。
帝王出行,哪次不是靡费巨大的呢。
对朝廷地方也有不小的负担。
但事情要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帝王不是非要出行就铺张浪费,始皇帝南巡,说他好大喜功,奢靡无度,耗资巨大。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既有支出,那必定有人所得。
不可能平白消失了吧,但花出去的钱,去哪里了呢?
“正好,陛下可以去老王头家里看看,顺带着把他画像给他。”
“这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李承乾说道。
“那好,就先在长安看看。”
李世民道:“这次出行,我不会铺张浪费的。”
“大臣,嫔妃什么的,都不用跟随,一切从简从便。”
魏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陛下与太子要是一起决定的事。
朝中大臣想反对,都无从下手。
他希望其他大臣能够劝说李世民改变主意。
但显然是不可能的。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知晓后,也没有劝动。
反而是被李世民耳听面命了一番。
随之而来的是大唐帝国报,报道了圣天子视察长安各地的消息。
一时间,长安各地官府那叫一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