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买了回家也只敢在屋里穿一下给肖楚北看。
没一会儿,空荡荡的房间变得温馨起来。
厅的茶几上,也摆上自己喜欢的花,还有一套的茶杯。
再挂上印染着蓝色的叶子的窗帘,一下子,感觉都不一样了。
早上还冷冷清清,充满破旧感的房子,温馨了许多。
院子里,摆上几盆小花点缀一下。
厨房里面,米油盐酱醋,都一一摆放出来。
林筱若忙活了一阵,刚坐下逗弄孩子,就听到有人敲门。
她心想,应该是苏向荣跟苏明锐过来了。
打开门,果不其然是他们两个。
他们身后的司机,手里还拎着一堆东西。
林筱若笑容灿烂地说:“外公,明锐,快进来。”
门口的街坊好奇地打量着他们,这几人刚刚是开着车子过来的。
车子就停在路边,没想到是来找新搬来的小林。
听到林筱若喊人,街坊更是相信,这个新来的小林不一般。
苏向荣嗯了一声,带着人进屋。
而苏明锐则是望着林筱若有些失神,这么多年过去,林筱若一如初见的美艳动人,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他身后的司机提醒了一下,苏明锐连忙跟上去。
苏向荣一进屋,就听到屋里孩子笑得嘎嘎乐的声音。
他不由得快步走到厅,果然,就看到自己两个曾外孙,一人站一边,手里抓着珠帘在玩。
初初跟夏夏看到陌生人,现在也没之前那么害怕。
特别是夏夏,踉踉跄跄地走到苏向荣脚边,小嘴叭叭地喊着:“外公,抱,抱。”
又指着珠帘:“抱,夏夏,玩。”
很显然,这是将苏向荣错认为林震生了。
苏向荣看着跟肖楚北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孩子,内心柔软成一片。
他刚想要抱起夏夏,又走过来一个孩子。
初初也走过来,扯着夏夏,不让他跟陌生人玩。
“妈妈,夏夏,笨,笨”
夏夏转身,巴咂巴咂嘴,听不清说什么,但两兄弟很快就打起来了。
这可把苏向荣给心疼坏了,他想要让他们兄弟两个别打了。
而苏明锐跟林筱若站在一旁,看得直乐。
林筱若忍住笑意,蹲下来,拍拍手掌,对他们两个说:“初初,夏夏,妈妈抱抱。”
听到林筱若的声音,初初转头看向她,似乎觉得自己不该打弟弟。
而夏夏小嘴一瘪,哇的一声哭出来,看起来委屈极了。
林筱若手一伸,将他们两个搂入怀里,轻声哄着:“怎么还哭鼻子了。”
“妈妈不是让你们好好待着吗?”
两兄弟叽里呱啦一顿说不清,林筱若却熟练地喔,喔,这样啊。
拉着他们两个说:“来,这是你们的曾外祖父,跟妈妈喊,太外公。”
初初跟夏夏乖巧地喊:“太外公。”
外公他们喊得很熟练了,加一个字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苏向荣激动地将他们一块抱坐在椅子上:“欸,太姥爷今天给你们带了好多东西过来。”
“快,拿过来给孩子看看。”
司机立刻上前,将手里的东西都放下。
全部都是孩子的玩具,有些新有些旧。
苏向荣拿起先是拿出两个红包,对林筱若说:“这是给初初跟夏夏的见面礼。”
“谢谢外公。”
林筱若双手接过来,没打开直接收起来。
苏向荣又拿出一个旧的拨浪鼓,晃动好几下。
逗着孩子说:“一些是以前你们爸爸玩的玩具,太姥爷都给你们保存得很好。”
夏夏抓着拨浪鼓,玩得开心。
初初则是好奇地想要去抓其他玩具。
林筱若说:“外公,不如将玩具都放隔壁,让他们两个自己玩。”
“那边是专门让他们玩的地方,也有不少肖楚北自己做的玩具。”
苏向荣听她这样说,也就同意。
司机立刻提着玩具,跟着他们来到偏厅。
只见地板上铺着一张旧被子,被子上是玩具。
苏向荣几人都有些困惑,怎么铺在地上。
林筱若连忙解释说:“地板冷,我将家里不用的两床被单拼到一块,在里面塞了稻草。”
“这样孩子可以在屋里学爬走,他们从小用惯了,我顺便带了过来。”
“每隔一段时间,再将里面的稻草取出来晒,床单洗干净就行。”
她说完,接过司机手里的玩具,放在上面给孩子们玩。
有些暂时不适合的,她又收了起来,等孩子再大点才拿出来。
三人坐回正厅里,苏向荣欣慰地看着林筱若,她将孩子们照顾得很好。
苏明锐佩服地说:“还是表嫂聪明。”
“外公,明锐,喝水。”林筱若给他们倒了一杯水。
“刚搬过来没几天,也没别的好招待。”
苏明锐笑嘻嘻地说:“没事,我们刚刚都买了。”
“待会让老张搬下来就行。”
“表嫂,你都不知道,自从表哥打电话到家里,说你被录取后,爷爷就整天忙着到处炫耀。”
“过年的时候,整个大院的老爷子,都被爷爷给烦到不想来我家做。”
林筱若腼腆地笑笑,她爸爸也差不多。
听林若竹说,那天她打电话回去之后的一段时间,厂里的人,看到林震生都怕。
因为林震生聊天聊着聊着就开始炫耀他家女儿考中了京大。
“能考上也是运气好,刚好有朋友手里有复习材料。”林筱若说。
“对了,他在华大,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次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
“这次还是省状元,改天介绍给你认识。”
苏明锐眼眸闪烁了一下,说:“好啊,刚好我们才来,也没什么朋友。”
“你朋友叫什么?”
林筱若说:“他叫江少安,他对象录取的学校也在附近。”
听她这样说,苏向荣两人对江少安还有几分好奇。
“你们怎么认识的啊?”
林筱若想了想,解释道:“他家落了难,就剩下他一个,刚好跟我一个朋友认识。”
“后来我差不多要生产了,就想着找人顶替我几个月。”
“我朋友就介绍他给我过来顶岗,巧的是接连有同事生产,他就在邮局里面干了快一年。”
“要不是因为要参加考试,估计这会,他已经转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