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69章 总督海务大臣
    内殿。

    严绍庭心里嘀咕着,不由腹诽了起来。

    自己和老张只是说万国来朝,大明能有机会控扼天下诸国。

    到了老道长这里。

    万国就变成了万邦。

    虽然意思看着差不多,但其实却相差甚远。

    万国,这说明是和大明平等地位的。

    万邦,则在老道长心里,是将诸国看成了低大明一等的藩属下级。

    不过也挺好。

    至少这个饼给老道长喂进肚子里了。

    严绍庭当即斩钉截铁道:“只要朝廷上下一心,不生朝令夕改,且有能臣督办此事,则此事必成,则陛下必将高坐皇极殿(下注),享万邦使臣来朝叩拜!”

    张居正亦是拱手附和:“臣盼万邦来朝,我皇为万邦共主,宣我中原王道仁政!”

    两人一前一后,相互呼应。

    道台上,嘉靖已经是满脸红光,仿佛真的看到了严绍庭和张居正为他所描绘出的万邦来朝的场景。

    嘉靖不由歪头侧目,满脸笑容的看向了吕芳:“吕芳啊,你说咱们大明朝真的能有那一日吗?”

    吕芳始终伺候在一旁,对严绍庭和张居正的话自然是听在耳中记在心里,默默的在一旁思索着。

    这时候见到皇帝询问。

    吕芳当即转身颔首,笑着说:“主子爷和严宾客、张大学士讨论的事情,奴婢哪里能听得懂。只不过当初奴婢还未入宫的时候,家里的柴米也确实都是从镇上那寥寥几家商户购进,若是他们涨了价奴婢家里就算是骂上两句,也还是要拿着钱钞去将东西买回来。若是家里没了钱钞,便只能是挑着粮食或家母织的布去换。”

    什么叫聪明人。

    老吕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啊。

    严绍庭瞄了拿自己家昔年的事情来说事的吕芳,心中不由的称赞了一番。

    嘉靖脸上的笑容更盛:“是了!是了!便是你说的这个道理,我大明地大物博,所产之物便是最物美价廉的,柴米油盐姜醋茶往后要多产,要薄利多销,让海外诸国都离不开我朝所产的东西。若是这些人不听话了,咱们就断了他们的生计!”

    不过吕芳这时候却又说道:“只是奴婢听着方才严宾客所说的话,却还是有一些疑点,实在是奴婢愚钝,一时间难以想明白……”

    说着话。

    吕芳的脸上露出尴尬自嘲的笑容,眼神却是快速的看了严绍庭一眼。

    严绍庭会意,立马拱手道:“吕公公有何不解之处,尽管说来,下官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嘉靖瞧着吕芳对这事还有疑惑,便当即挥手道:“你且问明白了他,朕也好看的更明白些,看看这到底是不是个好法子。”

    吕芳则是拱手颔首,朝着嘉靖作揖施礼。

    随后转身,也朝着严绍庭拱手作揖。

    “严宾客,咱家只是有些想不明白,我朝当下开海,也只是与海外的王公贵族或是大商人通商。可若要做到严宾客所说的节制海外万国,却需要将我朝所产货物买到诸国百姓手上。而海外诸国百姓,恐怕比之我朝百姓不如多矣,手中哪里钱粮购买我朝所产货物?”

    严绍庭心中不由点了点头。

    吕芳这个问题问的好啊。

    有时候一个主意或许是好主意,但若是操办的不得当,好主意也会变成坏事情。

    严绍庭佯装思量,沉吟片刻,方才开口:“吕公公所问实乃切中要点,不过这件事情其实也好办,在下官看来不过是三策可解。”

    这时候不等吕芳开口,嘉靖便已经是立马问道:“何为三策可解?”

    严绍庭立马转身,笑着说:“回禀陛下,一策为我朝派遣使臣常驻诸国,携带金银腐蚀当地王公权臣,使我朝商贾及货物能通行当地。

    “二策为我朝各市舶司增开兑市,民间商贾于海外若遇当地百姓无钱购买,可用任何有价之物购换,我朝商贾将货物带回于市舶司所开兑市与其他商贾兑换。

    三策我朝派遣使臣自当再派属官、兵丁辅佐护卫,可考察一地原料是香料、木材或矿石等物,使当地可用数量最多一物与我朝商贾所携货物兑换,朝廷从中取价采购,给予商贾金银钱钞方便行事。”

    若是有后世人在场的话。

    定然会惊呼,严绍庭此刻所说的头一策,可不就是满满的鹰酱外交做派。

    而至于第二策和第三策,就是大宗期货交易和以物易物的法子。

    嘉靖却是皱眉,面带迟疑道:“朝廷派遣官员常驻海外诸国?此举,我中原历朝历代可从未有过。”

    嘉靖的话说的没有错。

    虽然中原历朝历代都有官员出使,但却从来都没有常驻一地的事情。

    严绍庭淡淡一笑:“但诸国却有派遣使臣常驻我朝的事情,现如今还有不少番邦小国使臣待在京中。虽然我朝若是常驻使臣于海外诸国,但其形势却是不同的,这些官员需要掌握诸国情形,更需要配合我朝官民通商各地,而若是一国发生动乱,更需要尽快禀报朝廷,届时我朝壮大的水师战船便能立即抵达平息动乱,宣扬我朝王道仁义。”

    熟不熟悉?

    若是有后世人在场,肯定会狂点头。

    严绍庭的说法,那可是街边孩童都见识过的。

    不过。

    似乎是想到了老道长的顾虑,在老道长尚未开口前。

    严绍庭便已经抢先说道:“当然使臣安危最是重要,微臣谏言可从五军都督府及军中选拔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再辅以征辟待官生出海坐镇一国,为我朝盛世效力。”

    指望朝中那帮现有的官员们能作为使臣出国常驻一地?

    那可是要了那帮人的命。

    在这些人看来,谁成了要出国的使臣,那就是被皇帝发配流放的事实。

    不!

    比之发配流放还不如!

    因为发配流放还可以在大明境内。

    出国当使臣?

    连大明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但启用五军都督府和军中的人就不一样了。

    这帮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军令如山的性子,更何况军伍中人出镇海外使臣,也能更好的维系大明的利益。

    毕竟,军伍中人就算是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那也多少都是个暴脾气。

    更何况。

    严绍庭想了想,若是自己没记错的话,某一个时期其实也是大量的以军中人充当使臣的。

    嘉靖还在思量着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利弊。

    吕芳瞅了两眼,便惊叹着开口道:“主子爷,这可是个好法子啊。若是让咱们大明军中之人出镇诸国,最是能护着咱们大明出海通商的百姓了,咱们大明在外面的腰杆子也定是硬邦邦的!”

    这话虽然看着是夸明军。

    但其实也是在告诉嘉靖,朝廷里的文官出国常驻一地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嘉靖却没有立马开口,而是罕见的面露郑重,沉吟着思量当下这个问题。

    严绍庭也不急切,反倒是好整以暇的扭头看向旁边还跪在地上的张居正。

    原本在自己的计划里,这件事情还需要往后放。因为还是那句老话。

    攘外必先安内。

    朝廷当下还有各种问题存在,远没有达到能上下一气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但既然张居正愿意冒头,那这个担子不妨按在他肩上。

    至于功劳?

    只要这个法子是自己提出来的,而自己又是最懂这件事情究竟该如何操办的人,那么功劳就不会少了自己一份。

    而张居正也看到了严绍庭正在盯着自己。

    他的眼里露出了一抹感激。

    因为若是自己猜的没错,这件事严绍庭必然会举荐给自己。

    而他也从这件事情里看到了另一个机会。

    一旦这件事日后产生的利益足够大,一旦那些出海担当使臣的人到任回朝,必然是要受到重用的。

    而这些人培养起来,远比自己当下在朝中所有人眼皮子底下一点点的培养变法派,来的更加容易。

    用海外的利益来倒逼朝廷变法革新。

    瞬间。

    张居正就明白了严绍庭的真正图谋。

    即便严绍庭没有想到这一层,但自己却看到了这个可能。

    只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嘉靖却是缓缓开口:“兹事体大,一旦朕今日允了你所谏此法,则朝廷必然要随之更张,用以何人于此事,朝廷各部司如何权衡,朕……”

    嘉靖不是傻子。

    同样看出了这件事其中所能带来的利益和利弊。

    可以说,自己一旦点头同意。

    那么朝廷里就会出现一股新的力量。

    凡是被委任到这件事情上的官员,必然会牢牢的把控着这件事带来的利益和权力,到时候朝廷里就会多出诸多争斗。

    就在老道长犹豫迟疑的时候。

    严绍庭也适时开口:“陛下,此事谋的是我朝万世之事,所以当下也不必急于一时。微臣以为,当下可先遣朝中能臣南下,督办水师及通商海外一事。毕竟朝廷当下已经开海,海外事宜分担于各司实在不宜管辖,难免会生出掣肘。

    不如全海外之事于一人一职,督办水师建造战船护卫通商海外,于此便可自水师遴选能人以护卫出海商贾之名义,先行常驻南洋诸国,继而一步步延伸至葱岭以西诸国及欧逻巴诸国,待成事之时再改为我大明使臣。”

    嘉靖当即会心一笑,目光暧昧的看向严绍庭:“朕记得,如今那个大明对外商号的差事,便是你担着的吧。”

    有了严绍庭这番话,在嘉靖看来,这就是严绍庭在给自己揽差事和权力。

    然而。

    严绍庭下一秒便立马连连摇头,而后面露苦涩的抱紧双拳:“启禀陛下,臣在朝中如今担的差事实在太多,早已让微臣力不从心。若是陛下准允,臣倒是想将对外商号及开海事宜都交付出来。”

    嘉靖双眼眯起:“哦?虽然朕知你非是眷恋权柄之人,但你愿意将自己一手促成的差事都交出来给旁人?”

    听到这话。

    严绍庭当即昂首挺胸,右手猛的一挥身前官袍,屈膝跪在了地上。

    只是他的脑袋依旧是高昂着的。

    “陛下,微臣在朝为官,当差做事,都是陛下信任。即便这些差事是微臣促成,但若无陛下隆恩,微臣又如何能操办这些差事?只要能为我朝开盛世,便是叫微臣今日开始就闲赋在家,微臣也心甘情愿!”

    嘉靖没想到,自己不过是稍稍试探一句,严绍庭就有如此大的反应。

    他不由心生怀疑。

    难道是自己想多了?

    他不由伸出手:“你且起来,朕不是这个意思。”

    严绍庭却未曾起来,反倒是拱手抱拳:“微臣知晓陛下圣明仁德,非是猜忌臣下之君。不过微臣今日所谏,若陛下准允,微臣还想再谏一言,望陛下能一同准允。”

    嘉靖这会儿心中对严绍庭的反应可是相当欣慰。

    当即挥手道:“你尽管说来。”

    严绍庭这才脸色稍稍松动了一些:“微臣以为,若陛下当真准允微臣今日谏言之事,则朝廷当于东南出海之地,增设一总督海务的大臣,专办一切海上之事,方便协调各方,权衡利弊,直奏陛下。”

    见严绍庭说的认真。

    嘉靖终于是确信,自己刚刚是想多了。

    他的语气愈发缓和起来:“你说的不无道理,只是……”

    说着话。

    他的目光,还是落在了严绍庭身上。

    若是当真论起要在东南增设这个总督海务的大臣,那么严绍庭就是最佳人选。

    但是朝廷里还有那么多事情。

    自己又不愿意放他南下啊。

    这小子平日里鬼点子最多,放他南下若是自己遇到事情,找谁商议去?

    严绍庭这时候目光一转,心知老道长大概是已经被自己说动了。

    这个总督海务大臣的事情,大抵是能成真了。

    于是,严绍庭便佯装疑惑道:“陛下可是在思虑,该由朝中何人出任总督海务大臣一事?”

    嘉靖点了点头:“此事虽是新设,可若增设,便执掌我朝一应海外之事,不可不慎重选才。”

    这可是关系到自己成为那个万国使臣前来朝拜的天下共主的事情啊!

    总督海务大臣,岂能随便选任!

    严绍庭这时候微微一笑。

    “陛下。”

    “其实总督海务大臣一职人选,非是难事。”

    “微臣以为最佳人选,当下便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

    月票月票

    …………

    注:《明实录·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三》甲申更名奉天殿曰皇极华盖殿曰中极谨身殿曰建极文楼曰昭阁武楼曰武成阁左顺门曰会极右顺门曰归极奉天门曰皇极东角门曰弘政西角门曰宣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