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南宋权相 > 第二百一十三章秦桧开窍
    秦桧的心思千回百转,搜肠刮肚,想要找出合适的话来回复赵构。

    赵构等着,想要看看,自己信任的这个宰相,对眼下的局势是怎么判断的。

    若是这金兵的调动就是为了南侵,那之前所讨论的议和、为议和所做的诸多事情,便都是屁话、都是白费功夫了。

    秦桧若是现在就直接点头说,金兵就是要开战,赵构怕是会直接让他辞官回家。

    秦桧这种人,心底里是绝对自私自利的,若是能够灭了大宋,获得千万两的黄金,秦桧一定第一个揭竿而起。

    对于秦桧来说,即便是临安城破了,他也可以转头就拜在金兀术门下,做一个闲臣,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秦桧知道,眼下情形不明,金兵是不是真的要南下还不确定!

    只要金兵没有渡过淮河,一切都好说。

    况且,即便是渡过了淮河,议和也还有的谈!

    大不了,再将边界往南移动一点点。

    让金人多占去几座城罢了!

    “圣上,微臣以为,此事应该慎之又慎,这些消息不过是岳飞在边军探查到的!真实性不可考!”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继续给使团送去密信,催促进展。同时,快马加鞭,将铁火雷运送到颍州!”

    “此外,微臣已经派出了两名枢密院参将,潜入平城,只要他们传回消息,便可确认这些事情的真假。”

    “圣上,议和之事,乃是金宋两国永远和平的大计,想必金人不会轻易反悔。即便是最后金人无德,失信于圣上,失信于我大宋,其中也必有关窍!”

    “圣上可差岳飞先暗中部署边军防卫,做好防守。”

    秦桧这一手既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又含混其词地说了议和,最后还劝说让岳飞准备。

    合着他把所有的关系都摘得干干净净,不担任何责任。

    赵构听他说了好些话,却最后只注意到了最后一句,让岳飞做好防守。

    赵构沉吟一声,“如今正是腊月,金人若是南侵,我两淮一带的百姓,怕是就过不好这个年了!”

    “你兼管着六部、枢密院这些事情,决不能让金人大军南下,危及两淮军民!这件事还需要你去做,你去安排!”

    “行了,你快快去办,明日申时来见朕。”

    秦桧从大殿中走了出来,出了和宁门,对着亲随说道,“你回去,立刻让刘恒来公房见我!”

    秦桧从皇宫回到中书门下,召集来了诸多官员,都是他的幕僚参政。

    “今天宫里,官家有旨意,第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和金人的议和!可是,边军却探查到,完颜亨死了,金兵正在准备南下。”

    “你们说,这个怎么办呢?”

    六个官员都震惊了,“大人,刚才所言,可是真的?要是真的,这议和还议个什么劲儿?立刻召集兵部、枢密院,联合下令备战!”

    “对啊,大人!这种时候可不能含糊!要是金人打过来了,后果不堪设想啊!应该让岳飞的边军调动起来了!”

    两个参政已经着急地站起来说话了。

    金兵踏破中原的杀威他们心有余悸,从汴梁一直逃到了临安,终于安稳了下来。

    若是铁浮屠直接渡河而来,一路南下,就要又颠沛流离了。

    秦桧知道这些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他不怕金兀术来,这些幕僚们怕。

    “你们不用怕,有老夫在,天塌不下来。”秦桧先是安慰了众人几句,然后又缓缓说道:“你们觉得,若是开战,我大宋有几成胜算?”

    众人沉默了。

    一个坐在最下手的人轻声说道:“若是让岳飞来迎敌,粮草供应又充足的话,可有六成把握将金人挡在淮河上!”

    “可能有四成的把握,能够渡过淮河,打下淮北沿岸的一些城池。”

    这也是其他人心里的想法。

    “那就是说,咱们拼了命,也是能够守住的,既然这样,还怕什么?”秦桧自信地说道。

    听了这话,六个参政看秦桧的眼神不一样了,是崇拜,是服气,是找到了主心骨的感觉。

    “对,相爷说得对!”

    “大人,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大人说的对,咱们不怕!”

    听着几个人恭维的话,秦桧很是受用,“立刻命令枢密院,派中亮、中卫、左武、右武大夫,带神武后军兵符速去庐州。”

    “此外,再让兵部调配三万军士半个月用的粮草、冬衣、锅灶,送到庐州去。让他严密防守淮河一线。”

    “这些事情,你们先去做,老夫明日向圣上请旨。”

    秦桧说完,众人立刻开始执行。

    淮河以北,这个时候白茫茫一片,有些地方下的雪还没有消融,空气中迷漫着草灰,天空的阴云遮蔽了阳光。

    在颍州、徐州中间的三百里平原之上。

    正有一大片金兵营帐。

    这里正是金兀术率领的四万大军驻扎地。

    营地各处升起了数不清的道道炊烟,金兵们正在起火做饭。

    从归德城来的一队运粮车,正在缓缓朝着大营而来。

    队伍前面的是三名骑马的金兵。

    金兵背后则是牵引着马车的三十多名农夫。

    这些人战战兢兢地看着周围拿着刀枪的金兵。

    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推着粮车,跟旁边的人说道:“爹,咱们这是到哪儿来了?”

    前面的那个佝偻着背的,是他的父亲。

    父亲名叫章秋三,儿子名叫章左泉。

    父子二人,一个牵马,一个推车,这架马车,就是他们全家赖以为生的工具。

    “别问,跟着走就是了!”老汉低声说道。

    “闭嘴!不许讲话!”(金人语)

    一个金兵走过来厉声指责道。

    两个人急忙低下头,被这些金兵驱赶着向前。

    在这对父子后面的十多辆马车,都是和他们一样的人,被征调来拉这粮。

    这些人自己出马车、出人力、自带干粮。

    干好了没有一个铜板,一粒米。

    干坏了就是白刀进,一命呜呼。

    这些人缓缓走着,终于到了营中。

    走来两个军需官,让他们把一袋袋粮食和草料都搬到了一处草棚内。

    父亲章秋三老了,哪还扛得动,就在车前帮着卸,将粮食抬到章左泉背上。